-
公开(公告)号:CN10445948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91172.8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利用极化电流评估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绝缘的方法:S1,将一直流高压电源(10)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分别与所述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样品(11)的线芯与金属屏蔽层直接相连,输出电压-1kV,产生电缆极化电流;样品包括新品及各种不同老化程度电缆;S2,利用微弱电流检测计(12)连接在回路电压端上检测电缆样品的极化电流,传送至并通过电脑(13)进行实时保存极化电流数据;S3,利用扩展德拜模型对极化电流进行拟合获取模型参数,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到0.001~0.5Hz低频下的介质损耗谱,通过对比不同电缆的介质损耗谱,对相对老化程度进行评估。本发明测试流程简便,无破坏性,对局部严重缺陷反映灵敏,从老化机理上对XLPE电缆的整体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3094.1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静态端部效应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并根据初级线圈的三相电流,提取初级三相绕组中的基波负序电流和直接耦合正负序电流,并将其分别变换到各自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中进行闭环控制,从而抑制负序电流和直流耦合电流,以补偿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的静态端部效应;针对电机静态端部效应产生机理,推导脉振反电动势的表达式,并将其合成作为电压参考矢量前馈补偿到初级绕组中,以进一步抵消静态端部效应产生的负序电流和直接耦合电流,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本发明能有效抑制因静态端部效应在初级绕组中产生的负序电流和直接耦合电流,提升电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7625.X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双馈独立发电系统转速及电机参数并行辨识方法,属于发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控制绕组电压和电流带入全阶观测器模型中更新电流观测值和磁链观测值;再将电流观测值、磁链观测值和电流误差值带入转速自适应调节机构更新转速的辨识值;再将电流观测值和电流误差值带入控制绕组电阻自适应调节机构更新电阻的辨识值;再将电流观测值、磁链观测值和电流误差值带入控制绕组自感自适应调节机构更新自感的辨识值;最后直至转速的辨识值、电阻的辨识值和自感的辨识值收敛后输出。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控制绕组电阻、控制绕组自感和转速的并行辨识,提高了转速观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0085.6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7/11 , G01R19/00 , G01R3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相导线电压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分别使用三相非接触传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获得待测三相导线进行开关操作前后的电场信号波形和母线电压信号波形,所述开关操作为将所述待测导线投入母线运行或从母线上切断;基于所述电场信号波形和所述母线电压信号波形,计算耦合系数矩阵,所述耦合系数矩阵包括待测三相导线和三相非接触传感器之间的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其它导线与三相非接触传感器之间的耦合系数矩阵;基于所述电场信号波形和所述耦合系数矩阵,计算所述待测三相导线暂态过程的电压波形。该方法可以提高暂态电压波形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696903.2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398 , E21B7/0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的迭代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破岩需求,确定岩石与液体介质种类以及钻孔直径;确定伏秒特性,绘制实际工况下岩石与液体介质的伏秒曲线;破碎电极电场优化,对破碎电极电进行迭代优化,使得破碎电极电场分布满足破岩需求;输出电压脉冲优化,对驱动源设计进行迭代优化,使得输出电压脉冲满足破岩需求。本发明从实际破岩需求出发,通过有限元仿真与电路仿真软件分别对破碎电极与驱动源设计进行优化,为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提高高压脉冲破岩系统的设计效率,降低系统的设计成本,提高系统的破岩效率、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对于不同工况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085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9236.9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23/492 , H01L25/0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硅片晶闸管型强流开关、开关装置和开关电源。本申请,通过采用AlSiC片连接基座与硅片,形成芯片单元,相邻的芯片单元之间共用一个AlSiC片,多个芯片单元叠加形成多硅片晶闸管型强流开关主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的铜基座,本申请使用采用AlSiC制备而成的基座,因其具备质量更轻的特点,能够减轻了多硅片晶闸管型强流开关的重量,同时,由于使用采用AlSiC制备而成的基座具备热膨胀系数可调的特点,能够减少了多硅片晶闸管型强流开关受热所带来的内部膨胀不一带来的开关内部损伤问题,提高多硅片晶闸管型强流开关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078862.7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P9/00 , H02P9/14 , H02P101/35 , H02P101/15 , H02P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刷双馈直流发电系统最小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无刷双馈电机发电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测算发电系统参数,以发电机功率绕组角频率为变量,建立系统损耗解析模型;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系统损耗解析模型,获取最优功率绕组角频率;将变速恒频发电方法结合最优功率绕组角频率,实现无刷双馈直流发电系统变速变频发电,进而对无刷双馈直流发电系统进行最小损耗控制。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离线辨识、在线查表法或纯粹的在线迭代法,更能反映发电系统特征,动态响应迅速,可靠性高且鲁棒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715295.6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脉冲电源中器件与模块运行域协同优化的方法以及系统,属于脉冲电源领域,其包括:S1根据脉冲电源运行工况,对其组成器件进行初步选型,获得初选器件集合,S2将步骤S1获得的初选器件集合作为初始种群,采用遗传算法对器件集合进行优化,获得器件最优集合,进而获得最优器件运行域,S3将单个器件的最优运行域交合形成对应第一级分模块的最优运行域,S4将当前级分模块的最优运行域与剩余的单个器件的最优运行域交合形成下一级分模块的最优运行域,直至穷尽所有的单个器件,最终获得整个脉冲电源总模块的最优运行域。本发明能解决强流脉冲电源中各器件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矛盾问题以及各器件之间的选型契合度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87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852187.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373 , G06F30/367 , G06F111/06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晶闸管型强流开关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的评估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脉冲电流和脉冲晶闸管的热网络模型,计算瞬态结温,获取脉冲晶闸管的结温升数据;基于脉冲电流和脉冲晶闸管的接触微元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熔铝分析,获取脉冲晶闸管的熔铝分析数据;基于寿命预测模型和脉冲晶闸管的结温升数据和熔铝分析数据,获取脉冲晶闸管的预测寿命;基于脉冲晶闸管的预测寿命和寿命指标,获取评估结果。通过在脉冲电流作用下计算瞬态结温以及分析熔铝,进而预测脉冲晶闸管的寿命,若预测寿命符合寿命指标,则确定晶闸管结构、通流能力以及寿命三者达到平衡,实现准确地评估脉冲晶闸管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282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40470.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3K7/02 , G05B13/02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高电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激波调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水中金属丝电爆炸试验所获取的电参数和激波波形数据;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添加激波物理约束,并基于预测需求调整激波波形数据中不同数据对损失函数贡献的权重,确定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损失函数,然后通过预处理的数据对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权重和偏置满足精度要求,得到激波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电参数输入到激波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以激波强度需求值为目标,通过反馈过程调整相关电参数,进而实现激波调控。本申请可通过回路电参数进行激波的调控,尤其是在现阶段对水中金属丝电爆炸产生激波的物理机制研究不完善的情况之下,更快速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