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44009.X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连接部件的焊接;S2、在施工现场进行挖槽以形成第一槽段,将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与第一钢筋笼焊接;S3、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一钢筋笼吊装在第一槽段内;S4、在施工现场进行挖槽以形成第二槽段,且在对第二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将多条袖阀管焊接于第二钢筋笼中;S5、将袖阀管和第二钢筋笼吊装在第二连续墙槽内,且将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与第二钢筋笼焊接;S6、往第一槽段和第一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往第二槽段和第二连续墙槽内浇筑混凝土;S7、在第一连续墙的表面和第二连续墙的表面连接多个旋喷桩。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968230.0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农兴中 , 翟利华 , 王凌 , 柳宪东 , 顾锋 , 阚少德 , 卢小莉 , 陈彦晖 , 朱文彬 , 何冠鸿 , 袁泉 , 阳彬武 , 黄子进 , 陈晓岚 , 韦永美 , 祝徐敏 , 欧林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纶纤维布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盾构隧道的加固区域计算芳纶纤维的用量并画出剪裁图,按剪裁图剪出所需的芳纶纤维布;根据加固区域的分布,在盾构隧道的表面打出粘贴作业所需的墨线;对盾构隧道的管片进行修复处理,并在墨线区域涂布底胶;拌和浸渍树脂,将浸渍树脂均匀涂在底胶的表面;沿着墨线粘贴芳纶纤维布,并在芳纶纤维布上表面涂布第二层浸渍树脂;检查芳纶纤维布的粘贴状况,对于不合格的区域进行补贴作业,并对芳纶纤维布进行表面养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芳纶纤维布加固方法,该芳纶纤维布加固方法施工周期短,操作简便,且对于盾构隧道的加固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2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69354.0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农兴中 , 翟利华 , 王凌 , 柳宪东 , 顾锋 , 阚少德 , 卢小莉 , 陈彦晖 , 朱文彬 , 何冠鸿 , 袁泉 , 阳彬武 , 黄子进 , 陈晓岚 , 韦永美 , 祝徐敏 , 欧林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片裂缝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沿盾构隧道查找管片上的各处裂缝以及碎裂区,并在各处裂缝和碎裂区做上辨识标签;在裂缝上钻有多个圆孔,孔深10-15cm,孔径为1.0cm,孔距为30cm;在各个圆孔内均埋设有灌浆管,并用大力胶封闭裂缝的缝面,使得灌浆管与圆孔压贴紧密;沿各处裂缝均匀涂刷环氧界面剂,并采用早强水泥埋灌浆管,压填紧密;依次对各个圆孔内的灌浆管进行施灌环氧浆液注浆修复,施灌压力为0.6-0.8Mpa;依次对各个圆孔内的灌浆管进行二次或多次重复灌浆,确保注浆效果;在碎裂区,沿各处碎裂区采用环氧砂浆填充修补,达到碎裂区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44008.5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涌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发生涌水的基坑进行抽水,初步确定涌水点的方向和位置;S2、在靠近所述涌水点的基坑处设置多条排水管;S3、在靠近所述涌水点的基坑处堆积多个沙包,使所述沙包将所述涌水点覆盖;S4、根据步骤S1确定的涌水点的方向和位置,对靠近所述涌水点的素桩进行钻孔注浆,充填扩散在砂层中;S5、在所述素桩和所述连续墙之间进行钻孔得到多个灌注孔,且对所述灌注孔进行注浆,充填扩散在砂层中;S6、对设于所述连续墙中的注浆管进行钻孔注浆,充填扩散在砂层中。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涌水点进行注浆时缺乏均匀性、对土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善效果不佳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4306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684892.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王迪军 , 罗文静 , 李志南 , 孙元广 , 罗信伟 , 刘文武 , 简狄权 , 陈骏 , 王凌 , 翟利华 , 王位赢 , 黄全强 , 梁俊 , 卢小莉 , 陈彦晖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侵限的快速检测及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隧道的断面的边缘上选取若干测量点;获取至少两个用于判断隧道侵限的比对距离的实测值;所述比对距离包括:所述测量点与测量基准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测量点的高程;所述实测值是通过对现实隧道进行测量获取的数值;将比对距离的实测值与该比对距离的设计值进行对比:若实测值小于设计值,则为侵限;若实测值大于等于设计值,则不侵限;所述设计值是通过对设计隧道进行测量获取的数值。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对圆形隧道提出多点测量距离的比对方式,解决原测量中心点的数据不准确、不直观问题。创建盾构圆形隧道侵限检查表法,能简单、快速判断圆形隧道建筑限界是否侵限,并通过检查表直观反映建筑限界侵限值。通过隧道侵限检查表数据,可快速拟合实际隧道,进一步判断设备限界与实际隧道之间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88425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73851.3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减振等级的预制浮置板轨道,包括盾构管片、基底、调整层、预制轨道板和用于减振的隔离层;基底设置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底部,调整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预制轨道板设置于所述调整层的内部,且与调整层的顶部齐平;隔离层设置于所述预制轨道板与所述调整层的接触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预制轨道板与自密实钢筋混凝土调平层完全隔离,可快速将其起吊,将隔离层由既有的土工布更换为减振垫,以实现轨道减振等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通过预埋排水管,结构简单,解决了预制轨道板中部限位凸台与传统排水暗沟设置位置冲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09451.4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雷振宇 , 史海欧 , 罗文静 , 李志南 , 王凌 , 蒋盛刚 , 吴嘉 , 王仲林 , 翟利华 , 阮莹 , 梁俊 , 王位赢 , 黄全强 , 简狄权 , 陈骏 , 陈彦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 , G01B11/0608 ,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限界检测装置,包括横梁和两个立柱组成门式框架结构;两个立柱上分别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可上下移动的纵移机构,每一纵移机构均可单独操作;每一纵移机构还包括有横移装置,横移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伸缩;横移装置的工作端设有水平限界检测板和红外测距探头,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横向距离;横梁上水平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伸缩的纵移装置,多个纵移装置的工作端均与纵向限界检测板连接;纵向限界检测板的底端面设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垂直距离。本发明提供的限界检测装置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限界检测,节省了人工劳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212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32117.7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电动风阀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线路中央级监控系统、站级控制器、上位监控系统控制器、智能电动风阀控制箱、智能电动风机控制箱、网络通信总线;所述智能电动风阀控制箱内设有智能电动风阀控制器,所述智能电动风阀控制器电性连接有若干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电性连接有风阀执行器,所述风阀执行器连接有电动风阀,所述智能电动风阀控制器还通信连接有显示器。本发明能节省配电回路数量和电缆数量,并且电动风阀控制箱内元件少、接线简单,从而能极大限度地减少车站土建规模,便于实现风阀能源和电能质量管理,便于风阀的运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8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968726.8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农兴中 , 翟利华 , 王凌 , 柳宪东 , 顾锋 , 阚少德 , 卢小莉 , 陈彦晖 , 朱文彬 , 何冠鸿 , 袁泉 , 阳彬武 , 黄子进 , 陈晓岚 , 韦永美 , 祝徐敏 , 欧林夏
IPC: E21D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 , E21D1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盾构隧道外侧形成搅拌桩;在搅拌桩与盾构隧道之间设置注浆孔,在注浆孔安装袖阀管,并将单向阀安装于袖阀管的上端;注浆孔与袖阀管外壁形成的间隙采用速凝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在注浆孔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地段进行补孔注浆。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盾构隧道加固方法,对于盾构隧道的加固效果良好,且能避免隧道地层隆起,保证地铁轨道平稳性,进而保证地铁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968229.8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利华 , 农兴中 , 王凌 , 柳宪东 , 顾锋 , 阚少德 , 卢小莉 , 陈彦晖 , 朱文彬 , 何冠鸿 , 袁泉 , 阳彬武 , 黄子进 , 陈晓岚 , 韦永美 , 祝徐敏 , 欧林夏
IPC: E21D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密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环管片的标准块上钻注浆孔,注浆孔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且呈对称结构的第一组注浆孔、第二组注浆孔和第三组注浆孔;在各注浆孔安装袖阀管,并将单向阀安装于袖阀管的上端;注浆孔与袖阀管外壁形成的间隙采用速凝水泥砂浆进行封堵;由下至上依次于第一组注浆孔、第二组注浆孔和第三组注浆孔进行对称注浆;注浆完成后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地段进行补孔注浆;注浆施工结束后立即清洗袖阀管,注浆机和搅拌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压密注浆方法,能提高注浆效率,保证隧道两侧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地铁平稳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