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44009.X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连接部件的焊接;S2、在施工现场进行挖槽以形成第一槽段,将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与第一钢筋笼焊接;S3、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一钢筋笼吊装在第一槽段内;S4、在施工现场进行挖槽以形成第二槽段,且在对第二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将多条袖阀管焊接于第二钢筋笼中;S5、将袖阀管和第二钢筋笼吊装在第二连续墙槽内,且将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与第二钢筋笼焊接;S6、往第一槽段和第一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往第二槽段和第二连续墙槽内浇筑混凝土;S7、在第一连续墙的表面和第二连续墙的表面连接多个旋喷桩。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94974.9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圆形隧道的预制板轨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座、土工布和轨道板;所述土工布和轨道板之间设有用于消除基座和轨道板的制造误差的调整层;所述轨道板的底部设有连接位,所述调整层内设有钢筋网,所述连接位与所述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板的两侧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由轨道板的侧壁、调整层的顶面和圆形隧道的侧壁围成;所述轨道板上设有两条并行的钢轨。本发明的调整层和基座通过土工布隔离设置,便于基座后期的检修和维护,同时,排水沟由轨道板的侧壁、调整层的顶面和圆形隧道的侧壁围成,增加了排水沟的截面面积,提高了排水效率,水流不与基座接触,降低了基座渗水的风险,提高了基座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425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73851.3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减振等级的预制浮置板轨道,包括盾构管片、基底、调整层、预制轨道板和用于减振的隔离层;基底设置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底部,调整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预制轨道板设置于所述调整层的内部,且与调整层的顶部齐平;隔离层设置于所述预制轨道板与所述调整层的接触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预制轨道板与自密实钢筋混凝土调平层完全隔离,可快速将其起吊,将隔离层由既有的土工布更换为减振垫,以实现轨道减振等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通过预埋排水管,结构简单,解决了预制轨道板中部限位凸台与传统排水暗沟设置位置冲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37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88932.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密集地区建筑物倾斜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待测建筑物周边的建筑物的某一高度处的两个控制点;选取待测建筑物的外立面的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观测点;在待测建筑物附近任意找一个与所述控制点、所述观测点视线通达的测量点;在测量点设置全站仪,并设置测量点为坐标原点,测量两个控制点的坐标,测量两个观测点的坐标;基于两个控制点新建二维坐标系;根据之前测量的两个控制点和两个观测点的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公式,得到两个观测点的基于新建二维坐标系的坐标;通过计算两个观测点的距离和高程差得到待测建筑物的倾斜值;本发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能保证施工测量精度的需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09451.4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雷振宇 , 史海欧 , 罗文静 , 李志南 , 王凌 , 蒋盛刚 , 吴嘉 , 王仲林 , 翟利华 , 阮莹 , 梁俊 , 王位赢 , 黄全强 , 简狄权 , 陈骏 , 陈彦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 , G01B11/0608 ,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限界检测装置,包括横梁和两个立柱组成门式框架结构;两个立柱上分别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可上下移动的纵移机构,每一纵移机构均可单独操作;每一纵移机构还包括有横移装置,横移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伸缩;横移装置的工作端设有水平限界检测板和红外测距探头,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横向距离;横梁上水平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伸缩的纵移装置,多个纵移装置的工作端均与纵向限界检测板连接;纵向限界检测板的底端面设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垂直距离。本发明提供的限界检测装置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限界检测,节省了人工劳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6420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94741.3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图优化方法与系统。本发明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可以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条件,给定的开行方案铺画快慢车运行图,并处理快慢车之间的冲突,保证运行图的可行性,同时给出运行图相关指标。并且在保证运行图合法可行的前提下给出优化运行图方案,缩短慢车停站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为快慢车运营模式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开发出相应系统,引导用户完成基础数据的输入,并显示在窗体中,方便用户确认和修改数据;确定数据后运行铺画程序,完成运行图的铺画,同时导出可视化运行图文件以及具体数据文件,方便快捷地生成快慢车运行图。
-
公开(公告)号:CN10850197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88033.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农兴中 , 雷振宇 , 翟利华 , 罗文静 , 王凌 , 蒋盛刚 , 张志亚 , 黄全强 , 吴嘉 , 王仲林 , 陈骏 , 梁俊 , 简狄权 , 胡浩 , 王位赢 , 卢小莉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设备限界检测装置,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用于使所述车体上下运动的升降滑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底盘、升降滑块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升降滑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液压装置与升降滑块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压装置带动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保证车体能够在上下方向的升降,解决车体上下方向的运动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锥齿板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带动齿轮做圆周运动,实现车体进行平面360°的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42568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69758.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6 , E21D9/0607 , E21D9/08 , E21D9/12 , E21D9/124 , E21D9/14 , E21D11/38 ,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推进地面塌陷复推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盾构机周边地层加固及降水;(2)洞内渣土清理、设备维修;(3)盾构机脱困及脱困后采取措施;(4)盾构机下穿剩余区段施工措施。及一种盾构推进地面塌陷复推支护结构,包括成排设置在盾构机刀盘前、盾体两侧及位于盾尾管片处的咬合素桩,所述咬合素桩底部与盾尾隧道顶部的间隙内灌注有用于封堵止水的化学浆液,所述盾构机刀盘及盾体的两侧与所述咬合素桩之间均开设有若干降水井。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盾构推进地面塌陷复推处理方法及其支护结构,能对塌陷渣土进行安全、快速的清理,便于对砂土掩埋的设备进行维护,并对后续的施工环境进行优化,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062650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609529.2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盾构侵限地段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包括基底、浮置板、隔振单元、短轨枕、凸台和钢轨;基底设置于盾构管片上,浮置板设置于基底上;隔振单元设置于浮置板内;短轨枕设置于隔振单元上,且顶部与浮置板顶面齐平;凸台设置于浮置板上,且中心与盾构管片的中心重合,钢轨设置于短轨枕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短轨枕的轨面与浮置板顶面设置成齐平,降低轨道结构高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浮置板板中增设凸台,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提高减震性能,提高浮置板的抗弯刚度及整体强度,弥补隔振单元内移以及浮置板变薄带来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208125055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20347476.6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雷振宇 , 史海欧 , 罗文静 , 李志南 , 王凌 , 蒋盛刚 , 吴嘉 , 王仲林 , 翟利华 , 阮莹 , 梁俊 , 王位赢 , 黄全强 , 简狄权 , 陈骏 , 陈彦晖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限界检测装置,包括横梁和两个立柱组成门式框架结构;两个立柱上分别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可上下移动的纵移机构,每一纵移机构均可单独操作;每一纵移机构还包括有横移装置,横移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伸缩;横移装置的工作端设有水平限界检测板和红外测距探头,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横向距离;横梁上水平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伸缩的纵移装置,多个纵移装置的工作端均与纵向限界检测板连接;纵向限界检测板的底端面设有多个红外测距探头,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垂直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界检测装置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限界检测,节省了人工劳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