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97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072555.7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F16C33/58 , F16C33/64 , F16C33/66 , B23K26/38 , B24B29/02 , B24C1/00 , B24C3/32 , B24C11/00 , C09K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外圈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加工方法,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滚动体,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所述强化研磨层的表面设有一组或多组沿轴承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微织构结构,所述每组微织构结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所述凹坑呈局部球状,所述凹坑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滚道表面的切线。方法为根据球轴承的设计尺寸,加工出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进行强化研磨加工,再进行清洗;使用多轴联动激光加工系统进行快速激光铣削加工,制备一组或多组沿轴承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微织构结构,所述每组微织构结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使用超声波清洗再进行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11060566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939396.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加工轴承外圈滚道的强化加工机构及设备,该加工机构包括加工料斗、装夹机构和圆周喷射机构,所述加工料斗位于圆周喷射机构上方,所述圆周喷射机构包括离心转轮和旋转驱动电机。该加工设备包括强化加工模块和循环供料模块,所述强化加工模块包括加工箱体和强化加工机构,所述循环供料模块包括液体供料机构、固体供料机构和固液分离机构,所述液体供料机构包括存放容器、第一输送管道和输送泵,所述固体供料机构包括供料斗、第二输送管道和输送器;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筛网,该分离筛网位于供料斗的底部和存放容器的开口之间。本发明不仅实现对轴承的外圈滚道的强化加工,还实现持续不断的循环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612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939399.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持续加工的轴承强化研磨设备,包括强化加工模块和循环供料模块,所述强化加工模块包括防护箱体和旋转装夹机构,所述循环供料模块包括高速喷头、液体供料机构、固体供料机构和固液分离机构;所述液体供料机构包括存放容器、第一输送管道和输送泵;所述固体供料机构包括料斗、第二输送管道和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首端连通在存放容器上,其尾端与第二输送管道的尾端汇合后连通至高速喷头;所述料斗位于防护箱体和存放容器之间;所述固液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料斗的底部连通于存放容器的开口处的分离筛网。该轴承强化研磨设备不仅能够进行持续不断的循环加工,而且有效地减少管道堵塞的现象,实现分类回收和多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002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65759.1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24B3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研磨加工设备的进料装置及进料方法,其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料罐的进料口处的过渡腔体以及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挡料件、第二挡料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以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齿条以及安装在减速电机的主轴上的齿轮;所述第一挡料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挡料件与所述齿条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减速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架与所述齿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进料装置可以在不对储料罐进行泄压的前提下实现将物料或研磨料加入到储料罐中,从而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44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09246.1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持续探测的湿度探头,包括连接头和金属感应片,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数据线连接,另一端与金属感应片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头上与金属感应片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藏泥槽,所述金属感应片的一端穿过藏泥槽固定嵌在连接头中,所述藏泥槽的开口朝向与金属感应片的延伸方向平行。该湿度探头不仅能够埋在土壤中采集湿度信息,即使被误拔出土壤外,也能继续获取到土壤中的湿度,既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湿度,又能有效地节约用水和用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9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734497.5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G01B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壁轴承套圈的外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工作台、设置工作台上的定位机构、测量机构以及反抵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测量中心,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Y轴定位机构以及X轴定位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扭簧比较仪以及用于调节扭簧比较仪在工作台上沿着Y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测量调节机构;所述反抵机构包括设置在Y轴定位杆与扭簧比较仪的测量头之间的反抵杆以及用于调节反抵杆沿着Y轴导向槽进行移动的反抵调节机构。该装置使用扭簧比较仪对轴承套圈进行测量时,能够减小薄壁轴承套圈在测量中存在的测力误差和偏心误差,从而提高薄壁轴承套圈的外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97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72555.7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F16C33/58 , F16C33/64 , F16C33/66 , B23K26/38 , B24B29/02 , B24C1/00 , B24C3/32 , B24C11/00 , C09K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外圈滚道表面带有微织构的球轴承及其加工方法,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滚动体,所述轴承内圈的滚道表面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面均设有强化研磨层,所述强化研磨层的表面设有一组或多组沿轴承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微织构结构,所述每组微织构结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所述凹坑呈局部球状,所述凹坑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滚道表面的切线。方法为根据球轴承的设计尺寸,加工出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进行强化研磨加工,再进行清洗;使用多轴联动激光加工系统进行快速激光铣削加工,制备一组或多组沿轴承的轴向方向排列的微织构结构,所述每组微织构结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凹坑;使用超声波清洗再进行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11078855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997529.8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金属板件表面的微织构加工设备,包括加工箱体、装夹机构以及电磁加速机构,所述加工箱体内设有与待加工金属板件的加工平面的形状相同的内腔,该内腔内设有多个紧密排列的直圆管,所述直圆管的内腔构成加工通道,每个加工通道中均设有用于高速撞击加工的钢珠;所述装夹机构将待加工金属板件装夹固定在加工箱体的顶部;所述电磁加速机构包括脉冲螺旋线圈和脉冲电源,所述脉冲螺旋线圈环绕在加工箱体的外侧壁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脉冲螺旋线圈所处的位置位于放置在加工通道中静态下的钢珠的位置之上。该微织构加工设备采用全新的加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以及加工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53919.9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重抗切消形无心磨削装置及加工方法,该磨削装置包括用于对薄壁轴承套圈进行磨削的磨具和用于对薄壁轴承套圈进行稳定夹持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主夹持机构和辅助夹持机构,所述主夹持机构包括电磁无心夹具;所述辅助夹持机构包括电磁线圈和中心缓冲夹具;所述中心缓冲夹具设置在正在磨削加工的薄壁轴承套圈的内侧;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正在磨削加工的薄壁轴承套圈的上方。本发明不仅可以抵消薄壁轴承套圈的重力以及磨削产生的切向力,能够有效防止薄壁轴承套圈在磨削加工时产生挤压变形,还能提高自身的润滑性能和抗载荷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406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908586.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涂写式金属工件表面强化研磨加工方法及设备,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工件装夹在电磁无心夹具上,使高速喷头和涂写头对准于工件的加工表面;(2)启动旋转驱动机构,使电磁无心夹具带动待加工的工件进行转动;(3)启动混合涂写装置,将研磨粉和研磨液混合,并通过涂写头将混合研磨料涂写在工件表面上,研磨液将研磨粉粘附在工件的表面上;(4)启动高压喷射装置,将钢珠高速地喷往工件表面,高速的钢珠直接撞击研磨粉,通过研磨粉对工件表面进行强烈的冲击,使工件表面形成强化研磨层。本发明不仅能保证强化研磨加工效果更加均匀,而且还可以防止研磨料在工作环境中扩散而造成污染,同时避免工件表面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