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惯性测量单元与距离的非完整性约束的测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2555.9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与距离的非完整性约束的测斜方法,包括:在测斜仪位于目标测量体的测斜管内作业过程中,采用满足非完整性约束条件的牵引装置对测斜仪进行牵引,非完整性约束条件满足测斜仪沿测斜管移动时,测斜仪的侧向速度和垂向速度为零;并计算测斜仪的牵引速度;采用惯性测量单元采集测斜仪的惯导测量数据,得到惯导测量数据的初始编排数据集,初始编排数据集包括姿态数据、速度数据和位置数据;将测斜仪的牵引速度、初始编排数据集输入预设的卡尔曼滤波模型中进行数据滤波处理和数据误差计算,得到数据误差反馈信息;预设的卡尔曼滤波模型满足非完整性约束条件;根据数据误差反馈信息对初始编排数据集进行数据修正优化,得到测斜仪的优化三维坐标测量数据;获取目标测量体的初始三维坐标测量数据,根据初始三维坐标测量数据和优化三维坐标测量数据,计算确定目标测量体的深层位移量。本申请具有提高测斜仪的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的效果。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竖向连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768926.9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竖向连接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承载接触面特征数据以及承载接触面预留钢筋数据;获取承载剪力墙的墙体特征数据和剪力墙装配数据;计算获得剪力墙的匹配值;获得匹配合格信号;计算获得剪力墙的装配度值;获得装配合格信号;计算得到剪力墙的稳定值;将剪力墙的稳定值与稳定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剪力墙稳定待提高信号,对剪力墙的墙体特征数据进行调整,并得到剪力墙稳定信号;对剪力墙进行竖向连接,并进行混凝土填充浇筑,通过对剪力墙和承载接触面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满足标准的装配式剪力墙,避免在拼接过程中出现拼缝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出现,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预制剪力墙板间力的传递和协同工作能力。

    一种大跨人行景观桥舒适度测试与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7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1388.X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人行景观桥舒适度测试与评估方法,属于建筑检测技术领域,该测试评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布置各检测设备并检测设备性能;(2)对各组检测设备的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3)进行人行荷载振动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4)确定舒适度评估指标并构建舒适度评估模型;(5)调试减振装置参数并利用评估模型评估该景观桥舒适度;本发明能够进行自动寻参,降低工作人员操作难度,提高参数精确性,提高工作人员使用体验,同时实现了高效准确地对景观桥舒适度进行检测和评估,能够降低数据处理能耗,有效提高大跨人行景观桥的舒适性,同时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以及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自监项目风险的管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40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84263.X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监项目风险的管理系统和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通过项目管理模块对项目周期的数据进行管理,并对项目周期内的各个项目阶段进程进行处理,得到项目周期数据;项目人员管理模块对参与项目的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得到人员管理数据;项目经费管理模块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经费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经费分析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根据项目周期的数据、人员管理数据和经费分析数据进行风险指数的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基于项目风险判定算法,根据计算结果确定项目风险,并将项目风险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184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87215.1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坑、变形测量单元、报警支撑单元和驱动锁紧单元。本发明,在基坑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测量板会被挤压,带动插杆和推杆移动,推杆挤压挡板,进而使得安装有挡板的凸轮发生旋转,当凸轮旋转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拉簧拉动转盘和凸轮持续旋转,使得挡板与行程开关接触,启动报警器,且在凸轮旋转的过程中,凸轮带动顶板向外移动,顶板带动密封门移动,将报警器暴露在外面,方便进行报警操作,并且密封门移动推动末端的支撑板与基坑接触,对基坑进行支撑,并且凸轮和顶板的接触位置位于凸轮转动中心的上方,且挡板和卡槽底部接触,保证支撑板不会回缩,提高了支撑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