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27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12728.7
申请日:2021-10-18
申请人: 广州悦达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以芒萁层片覆盖酸性岩质高陡边坡进行生态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高压喷浆机在岩质高陡边坡上形成水泥砂浆隔离层;高压喷播培育基质层;采用低压喷浆的方法将生物质混合基质喷涂在基质层上,生物质混合基质由芒萁原叶体、草籽、微生物菌剂和植物生长激素和浆质基质组成;先覆盖一层可降解纤维网,再覆盖一层50%遮荫网;生物质混合基质喷播后8周内保持覆网状态,雾化喷施保持湿润;芒萁孢子形成后,每个月浇施特定的微生物混合菌液,8周后移走遮荫网。本发明能在岩质边坡形成强耐酸、耐旱、具有金属富集功能和较强水土保持功能的生物层‑芒萁层片,解决破损酸性岩质高陡边坡环境生物治理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5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318456.9
申请日:2021-11-08
申请人: 广州悦达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H4/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芒萁原叶体绿色球状体组培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材料收集和保存、外植体材料灭菌处理、芒萁孢子诱导萌发、GGB初代培养、GGB继代培养、GGB保存。本发明在芒萁孢子的诱导萌发中,指出有利于提高孢子萌发率的收集时间,通过调整萌发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诱导孢子快速萌发和生长成片状原叶体;在GGB初代培养中,以片状原叶体为培养材料,调整培养基营养成分、细胞分裂素类型和浓度,抑制片状原叶体向成熟原叶体发育,诱导含有叶绿体的初生分生组织细胞大量增殖,生成原叶体绿色球状体;GGB继代培养中调整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营养成分,一个月质量增殖倍数为2.27~13.58,大大提高了GGB生产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18456.9
申请日:2021-11-08
申请人: 广州悦达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H4/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芒萁原叶体绿色球状体组培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材料收集和保存、外植体材料灭菌处理、芒萁孢子诱导萌发、GGB初代培养、GGB继代培养、GGB保存。本发明在芒萁孢子的诱导萌发中,指出有利于提高孢子萌发率的收集时间,通过调整萌发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诱导孢子快速萌发和生长成片状原叶体;在GGB初代培养中,以片状原叶体为培养材料,调整培养基营养成分、细胞分裂素类型和浓度,抑制片状原叶体向成熟原叶体发育,诱导含有叶绿体的初生分生组织细胞大量增殖,生成原叶体绿色球状体;GGB继代培养中调整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营养成分,一个月质量增殖倍数为2.27~13.58,大大提高了GGB生产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35654.1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7C251/78 , C07C249/16 , A61K31/165 , A61P35/02 , A01N37/28 , A01P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酰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油茶炭疽病、软腐病中的应用。该酰腙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由香茅醛和4‑叔丁基苯甲酰肼经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备制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腙类化合物,其针对白血病的IC50可达到6.1μM,为白血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用于油茶炭疽病菌株抑制实验中的EC50(mg/L)可达到3.55,用于油茶软腐病菌株抑制实验中的EC50(mg/L)可达到3.26,为控制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香茅醛和甲酰肼经过一步反应的合成方法,具有产率高、原材料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等优点。#imgabs0#式I。
-
公开(公告)号:CN1160360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44232.8
申请日:2023-04-03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61K31/4741 , A61P35/00 , C07D491/0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该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由2,4‑二羟基喹啉与柠檬醛反应合成得到中间体,然后与对叔丁基苯硼酸或2‑萘硼酸反应制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喃并喹啉酮类化合物,其针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可达到7μM以下,为宫颈癌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同时,本发明针对性提出了一种硼酸参与的选择性N‑芳基化的Chan‑Lam偶联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所存在的高温、需要使用强碱和昂贵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44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06970.0
申请日:2022-09-09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23N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竹笋的剥皮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上放置有竹笋,竹笋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竹笋一端设置有环切机构,竹笋上方设置有第二切割刀,环切机构用于对竹笋进行环形切割,第二切割刀用于沿着竹笋的轴向划开竹笋表皮,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挤压杆,挤压杆一端抵住竹笋,挤压杆另一端与安装在底板上的铰支座转动连接,挤压杆通过第一弹簧与侧板相连接,挤压杆一侧设置有凸轮,凸轮在驱动机构驱动下带动挤压杆旋转,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凸轮旋转,凸轮再带动挤压杆旋转,位于竹笋两侧的挤压杆挤压竹笋,从而自动将竹笋固定住,方便将不同大小的竹笋固定住,装置适用性高,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6943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144500.4
申请日:2020-10-23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N65/08 , A01N45/00 , A01N43/12 , A01N43/90 , A01N43/22 , A01N43/16 , A01N65/12 , A01P1/00 , A01G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柑橘类黄龙病的方法及其药剂,属于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药剂包括猕猴桃根茎提取液和植物生长激素;方法包括S1、配制植物生长激素溶液;S2、取猕猴桃根茎干料,配制猕猴桃根茎提取液;S3、将植物生长激素溶液和猕猴桃根茎提取液混合得到治疗药剂,采用树干输液的方法进行施药。本发明通过发掘传统中药价值,结合现代生长调节剂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受黄龙病菌为害的树体树势,对黄龙病有十分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使植株获得对黄龙病的抗病性,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3694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44500.4
申请日:2020-10-23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N65/08 , A01N45/00 , A01N43/12 , A01N43/90 , A01N43/22 , A01N43/16 , A01N65/12 , A01P1/00 , A01G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柑橘类黄龙病的方法及其药剂,属于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药剂包括猕猴桃根茎提取液和植物生长激素;方法包括S1、配制植物生长激素溶液;S2、取猕猴桃根茎干料,配制猕猴桃根茎提取液;S3、将植物生长激素溶液和猕猴桃根茎提取液混合得到治疗药剂,采用树干输液的方法进行施药。本发明通过发掘传统中药价值,结合现代生长调节剂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受黄龙病菌为害的树体树势,对黄龙病有十分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使植株获得对黄龙病的抗病性,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0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1262517.3
申请日:2016-12-30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7D239/74 , C07D239/91 , B01J3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碘代芳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2‑芳基喹唑啉作为反应底物,使其与碘代丁二酰亚胺在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六氟锑酸银的催化作用下,经碳氢键活化碘化过程,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2小时而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收率较高,反应的化学选择性优秀,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本发明所公开的产物均为新化合物,便于分离提纯,可适合于较大规模的制备。所得产物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以及潜在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835654.1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C07C251/78 , C07C249/16 , A61K31/165 , A61P35/02 , A01N37/28 , A01P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酰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油茶炭疽病、软腐病中的应用。该酰腙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由香茅醛和4‑叔丁基苯甲酰肼经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备制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酰腙类化合物,其针对白血病的IC50可达到6.1μM,为白血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用于油茶炭疽病菌株抑制实验中的EC50(mg/L)可达到3.55,用于油茶软腐病菌株抑制实验中的EC50(mg/L)可达到3.26,为控制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香茅醛和甲酰肼经过一步反应的合成方法,具有产率高、原材料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等优点。#imgabs0#式I。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