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8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32769.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宽频电参数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岩石力学参数预测方法,首先确定电学参数测量方法与力学试验联合测量方法,通过向电极施加不同频率激励信号求得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阻抗,并根据电学传感器的尺寸及距离和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阻抗计算得到相应的复电阻率,同时通过力学试验测得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力学参数。根据实验得到的复电阻率以及力学参数,利用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力学参数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多种电学测量方法与多种力学试验进行联合测量,从而建立准确的力学参数预测模型,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69334.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地碳储量的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同一坐标系统,根据不同时期的湿地分布图确定湿地的最大分布范围;获取湿地的最大分布范围内的钻孔信息,根据钻孔信息布设光纤传感器阵列;根据布设光纤传感器阵列的钻孔的地层取心信息建立分层均匀的介质模型;介质模型包括若干层间隔的钻孔储碳层和钻孔非储碳层;获取光纤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湿地微动信号,根据湿地微动信号确定波速模型;波速模型包括若干层间隔的波速储碳层和波速非储碳层;根据介质模型对波速模型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根据波速模型监测湿地碳储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湿地碳储量的检测准确度,可广泛应用于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38467.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水悬沙浓度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海沙开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海沙开采区及其临近海域的历史遥感数据、历史海水悬沙浓度数据及历史海水水声数据;临近海域为海沙开采区周围且处于设定范围内的海域;根据历史遥感数据和历史海水悬沙浓度数据确定第一计算式;根据历史海水水声数据和历史海水悬沙浓度数据确定第二计算式;获取海沙开采区及其临近海域的当前遥感数据和当前海水水声数据;将当前遥感数据带入第一计算式,得到表面的海水悬沙浓度;将当前海水水声数据带入第二计算式,得到表面以下的海水悬沙浓度。本申请可拟合出贴合实际海沙分布情况的第一、第二计算式,能准确计算出海水悬沙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6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636296.7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绕射波监测海域碳封存项目CO2泄露情况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所采集到的目标监测海域的二维海面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基于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偏移速度分析,得到偏移成像速度;将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中,分离得到绕射波数据;把绕射波数据和偏移成像速度当做成像的输入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得到最终的绕射波成像结果;基于绕射波成像的结果,确定CO2泄露区的范围。本发明提出利用绕射波成像来监测CO2渗漏情况,而绕射波包含地下小尺度异常体的高分辨率信息,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更好地确定CO2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30378.0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29/024 , G01N29/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水听器估算海草床氧气释放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海草区域任意横断面的两端分别设置声源和水听器,声源发射初始声学信号,初始声学信号经传播后定义为衰减声学信号,水听器接收衰减声学信号,根据初始声学信号和衰减声学信号计算海草区域的声波速度和衰减参数;在无海草区域按照S1的步骤制作量版,获得对应氧气含量的声波速度变化量和衰减参数变化量;将声波速度的偏差量和衰减参数的偏差量分别与声波速度变化量和衰减参数变化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海草区域的氧气释放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样简单,无需大量人工,并且采样时刻间隔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8467.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水悬沙浓度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海沙开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海沙开采区及其临近海域的历史遥感数据、历史海水悬沙浓度数据及历史海水水声数据;临近海域为海沙开采区周围且处于设定范围内的海域;根据历史遥感数据和历史海水悬沙浓度数据确定第一计算式;根据历史海水水声数据和历史海水悬沙浓度数据确定第二计算式;获取海沙开采区及其临近海域的当前遥感数据和当前海水水声数据;将当前遥感数据带入第一计算式,得到表面的海水悬沙浓度;将当前海水水声数据带入第二计算式,得到表面以下的海水悬沙浓度。本申请可拟合出贴合实际海沙分布情况的第一、第二计算式,能准确计算出海水悬沙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30386.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6F18/241 , G06F18/241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F18/00 , G01H3/00 ,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水听器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海草区域的水声信号为元素建立海草水声数据库,每个水声信号标记对应的健康度概率,水声信号和健康度概率组合为第一样本数据;从第一样本数据中选取水声信号,并从水声信号中提取第一时频特征谱,将第一时频特征谱与对应的健康度概率组合为第二样本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先建立海草水声数据库,以海草水声数据库中携带了水声信号和健康度概率的第一样本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利用水听器获取的实时水声信号输入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得到目标监测海域的实时健康度概率和健康度概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30378.0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29/024 , G01N29/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水听器估算海草床氧气释放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海草区域任意横断面的两端分别设置声源和水听器,声源发射初始声学信号,初始声学信号经传播后定义为衰减声学信号,水听器接收衰减声学信号,根据初始声学信号和衰减声学信号计算海草区域的声波速度和衰减参数;在无海草区域按照S1的步骤制作量版,获得对应氧气含量的声波速度变化量和衰减参数变化量;将声波速度的偏差量和衰减参数的偏差量分别与声波速度变化量和衰减参数变化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海草区域的氧气释放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样简单,无需大量人工,并且采样时刻间隔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84802.2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6Q30/018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咸水层封存注入井选择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建立特征参数矩阵;根据特征参数矩阵建立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基于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根据机器学习模型输出数据进行注入井选择。本发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CO2封存的注入井选择;针对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分别构建输入矩阵,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和单层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等机器学习模型进行CO2注入井型评估,能够实现CO2低成本、高效率的咸水层封存,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同时机器学习模型能够重复利用,减少了后续CO2注井工作的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66114.8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IPC: G06F18/22 ,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体古生物沉积环境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的微体古生物样品的形态特征参数矩阵;将形态特征参数矩阵输入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识别处理,得到第一种类概率矩阵;基于第一种类概率矩阵构建得到表征微体古生物样品中各个种类的微体古生物的比例的第一列向量;根据第一列向量,利用微体古生物的成果资料匹配确定目标工区的沉积相。本发明实施例将微体古生物及其沉积环境基于机器学习实现逻辑集成,能够避免人工识别由于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的准确性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进行微体古生物沉积环境识别,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