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三相电能表试验接线端子排

    公开(公告)号:CN117424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21990.7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用型三相电能表试验接线端子排,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的端子排,由导电端子和塑料绝缘外壳两部分组成。导电端子的一端为带牙螺丝,另一端外边是正六边形或圆形、里边是可插标准测试线香蕉插头的插孔,导电端子使用纯铜材质一体式加工,表面镀镍防止氧化,用于替代电能表自带的接线螺丝,现场使用内六角套筒像传统拧螺丝一样安装。该端子排使用时,无需再用传统的鳄鱼线夹去夹接线螺丝的螺帽,直接使用两端均为标准M4香蕉插头的测试线,一端接仪器设备,另一端直接插入经改造的电表箱接线孔中,实现接线可靠性和接线力度的一致性,同时因塑料绝缘外壳的模块化设计,其线序为固定线序,避免了接线错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一种基于接线盒设计的微型智能防窃电安全检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73102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931218.8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接线盒设计的微型智能防窃电安全检测器,包括:接线盒;电表;接线盒与电表电性连接,接线盒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接线的引线孔;接线盒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用户私自错误接线的防拆装置,防拆装置包括平行于接线盒端面设置的防拆盖,防拆盖上设置有多个限位齿,每个限位齿均垂直于端盖表面,每个限位齿均沿着与引线孔垂直的方向插入接线盒内部。用户在不使用正确的接线方式进行接线时无法将防拆盖盖合,达到物理防拆卸目的,同时通过接错线无法合盖的方式减少工人维修、安装时的接错线的情况出现,避免因工人的错误接线导致客户用电量计算错误的情况出现,减少用户的损失。

    一种微型多功能功耗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1263052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1478748.4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多功能功耗测试仪,包括市电220V输入插座、市电220V输出插座、电流钳接口、电压钳接口、控制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压信号采集模块、电流信号采集模块、DSP信号运算模块、ARM控制模块、高精度晶振、485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微型多功能功耗测试仪的内部电路单元的连接进行结构设计,可实现测量、观察、记录各类用电设备功率消耗状况,并可独立进行校准和检定,校准精度高;方便对各类用电设备进行功率消耗测量而无需依附于专用检定装置的功率输出才能进行测量;测试仪既能单独使用也可和功率检定装置组合在一起使用。

    一种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施封器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421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21734.1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施封器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该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施封器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枪管;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有不完全齿轮和滑块,枪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推杆和与不完全齿轮配合的齿条;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出部,第一推出部将枪嘴中的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推至枪嘴出口;齿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出部,第二推出部将枪嘴出口中的电能计量封印推出;该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包括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施封器、终端和电能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施封器可以实现自动施封,将该卡扣式电能计量封印施封器应用于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能对施封过程进行自动记录,克服了人工操作方式的弊端。

    非入户串户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8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95487.1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入户串户检测装置,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电磁场检测结构和绝缘杆,所述电磁场检测结构用于感应入户线周围电磁场变化并发出警报;所述绝缘杆连接于所述电磁场检测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电磁场检测结构到入户线的距离。本发明中电磁场检测结构用于感应入户线周围电磁场变化并发出警报;绝缘杆连接于电磁场检测结构,用于调节电磁场检测结构到入户线的距离;使用该检测装置可在不进入客户家中即可核对入户线与电表是否对应,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检测人员的检测时间,同时检测装置不与入户线接触,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