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01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59615.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承插接口球墨铸铁顶管包括:管体、承口和插口,它还包括:顶推承力环,所述顶推承力环设置在承口底部垂直于管轴线的环面上;本发明的离心铸造承插口球墨铸铁顶管的方法包括:制造与承插口球墨铸铁顶管的承口相对应的砂芯;在上述砂芯承口底部垂直于管轴线的环面对应位置,套装顶推承力环;将上述套装顶推承力环的砂芯安装于离心浇铸机的芯架上;对砂芯和管模之间的空间和管模的管壁进行离心浇筑;待离心浇铸后,将承插口球墨铸铁顶管从管模中拔出,清除承插口球墨铸铁顶管中的砂芯;顶推承力环在铸管正常工艺环节添加顶推承力环,其成型率高,结构稳定,额外成本低,顶推承力环本身为刚性部件,可将顶推过程的轴向力整体传递给管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82553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55440.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41/00 , B22D43/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它包括:扇形区和出渣区,出渣区在扇形区的上端,在扇形区由依次相连的浇口圆弧、三角直挡板、三角底挡板、包底挡板和扇形挡板组成,在扇形区内还装有挡渣板,浇口圆弧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向出渣区方向凸起的圆弧,挡渣板和扇形挡板均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扇形挡板的圆弧占其所在半径上圆的40~70°的圆弧,挡渣板到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半径为扇形挡板到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半径的1/5~1/3,挡渣板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夹角大于扇形挡板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夹角,本发明的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可以保证等角速度翻包时任意单位时间段内流出的铁液是等量的,使流出扇形包的铁液得到净化,降低渣块造成的铸造缺陷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72441.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铁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球墨铸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 3.50~3.80%、Si1.60~1.90%、Mn 0.20~0.80%、P≤0.08%、S≤0.06%、Sn 0.02~0.06%、Cu0.04~0.10%,以及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eq 3.90~4.40%。本发明在提高球墨铸铁管强度和塑性的同时,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825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710255440.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它包括:扇形区和出渣区,出渣区在扇形区的上端,在扇形区由依次相连的浇口圆弧、三角直挡板、三角底挡板、包底挡板和扇形挡板组成,在扇形区内还装有挡渣板,浇口圆弧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向出渣区方向凸起的圆弧,挡渣板和扇形挡板均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扇形挡板的圆弧占其所在半径上圆的40~70°的圆弧,挡渣板到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半径为扇形挡板到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半径的1/5~1/3,挡渣板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夹角大于扇形挡板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夹角,本发明的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可以保证等角速度翻包时任意单位时间段内流出的铁液是等量的,使流出扇形包的铁液得到净化,降低渣块造成的铸造缺陷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95825.9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9/08 , C21D1/26 , C21D11/00 , C21D9/00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34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离心球墨铸铁管退火系统及其工艺,属于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领域,在原退火炉和退火工艺的基础上,增设压缩空气冷却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识别退火炉出炉管子的规格并准确测量每支出炉管子的温度,并依据测量得到的管子的规格和温度,通过算法控制,自动调整送出的压缩空气流量,使得每种规格的管子按照既定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同时出炉管子的温度测量值反馈到温度控制系统,实时调整退火炉快冷段和缓冷段的风量,使得出炉管子的温度符合目标要求值。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管子的出炉温度及出炉后的冷却速率,使得管材组织内获得15%‑25%左右的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提高管材抗拉强度的同时,略微降低了管材的断后伸长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38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71913.8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心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离心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离心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方法,可以在铸态下直接获得铁素体基球墨铸铁管,无需传统工艺中的热处理工序,从而有效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传统热处理工艺容易导致球墨铸铁管出现的产品尺寸和质量不一致等问题,更关键的是,在省去传统热处理工艺的前提下,还显著提高了球墨铸铁管的性能,制备的球墨铸铁管的抗拉强度为600MPa~650MPa,屈服强度为440MPa~525MPa,延伸率大于12%,明显高于GB/T 13295标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4610.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内顶推球墨铸铁管,包括具有承口(10)和插口的球墨铸铁管本体(1)以及设置于球墨铸铁管本体(1)内的顶推承力结构(2),顶推承力结构(2)为由开口环形体(21)和弧形段(22)连接而成的闭合环形体,开口环形体(21)包括用于与弧形段(22)配合的预制开口(210),承口(10)内设有与顶推承力结构(2)配合的环形槽(12),顶推承力结构(2)的外壁与环形槽(12)的内壁配合。本发明内顶推球墨铸铁管通过将其顶推承力结构设计成由开口环形体和弧形段连接而成的闭合环形体,极大的简化了球墨铸铁本体与顶推承力结构之间的装配工序,降低了装配成本,提高了内顶推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634221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820691.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顶推球墨铸铁顶管及其装配工具,包括具有承口(10)和插口的球墨铸铁管本体(1)以及设置于球墨铸铁管本体(1)内的顶推承力结构(2),顶推承力结构(2)为由开口环形体(21)和弧形段(22)连接而成的闭合环形体,开口环形体(21)包括用于与弧形段(22)配合的预制开口(210),承口(10)内设有与顶推承力结构(2)配合的环形槽(12),顶推承力结构(2)的外壁与环形槽(12)的内壁配合。本实用新型内顶推球墨铸铁管通过将其顶推承力结构设计成由开口环形体和弧形段连接而成的闭合环形体,极大的简化了球墨铸铁本体与顶推承力结构之间的装配工序,降低了装配成本,提高了内顶推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45574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570919.1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承插口球墨铸铁顶管包括:管体、承口和插口,它还包括:顶推承力环,所述顶推承力环设置在承口底部垂直于管轴线的环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砂芯上套装顶推承力环,解决了在离心铸造工艺上为顶管添加便于承受顶推力的结构;顶推承力结构设置与插口相配合的槽体,便于在安装过程中插口端的落位,防止在顶推过程中因为非轴心力的作用造成铸管的偏斜;顶管通过热金属与顶推承力环离心作业过程中的熔铸,在铸管正常工艺环节添加顶推承力环,其成型率高,结构稳定,额外成本低,顶推承力环本身为刚性部件,可将顶推过程的轴向力整体传递给管身。(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217883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113147.2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4B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铸管外套水泥的涂抹设备,属于铸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升降平台、第一支撑平台、抹平轮以及第一驱动结构;升降平台上具有用于与铸管内周壁接触的限位结构;第一支撑平台位于升降平台的正上方,且第一支撑平台上具有用于避让铸管和升降平台的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与铸管对齐;抹平轮转动设于第一支撑平台上,抹平轮上具有与第一避让孔对齐的第二避让孔,第二避让孔的内周壁与铸管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涂抹空间;第一驱动结构设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抹平轮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申请上述混凝土加工方式,可以采用成型周期短的干硬性混凝土,并且无需带着模具养生,对铸管的吊装较为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