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09036.0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通过菌株分离、母种培养基筛选、培养条件筛选和代料培养基筛选实验,最终以PDA+棉籽壳粉培养基和PDA+麦草粉作为母种培养基,野生稠李蘑菇菌丝体生长速度最佳,分别为2.86 mm/d和3.08 mm/d,菌丝长势亦较强,显著优于其他种类培养基;同时筛选出满足要求的代料培养基2种,完全可以满足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仅解决了野生稠李蘑菇菌株在普通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长势弱,不便于作为菌种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的技术问题,而且为野生稠李蘑菇菌种开展人工驯化栽培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种野生环柄菇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369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183503.1

    申请日:2015-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野生环柄菇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通过野生环柄菇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环柄菇菌丝体,在母种(PDA或PSA)培养基上进行菌丝体培养和一级种扩繁,在麦粒培养基上进行二级种和三级种的制备,采用发酵料床式覆土栽培方式进行出菇。利用该栽培技术可以成功实现野生环柄菇的人工代料栽培和出菇,菌丝体在母种培养基和麦粒培养基上能够正常生长,且菌丝长势好,浓密,子实体能够正常现蕾、发育和成熟,其形态特征和口感也与野生环柄菇相似,获得类似野生环柄菇的营养、外形特征和口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农林害虫调查取样和统计计数的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36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1424.7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一种农作物害虫的调查取样和统计计数的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害虫为叶螨,所述方法包括: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放入自封袋,并将所述自封袋置于采样箱中保存;将所述采样箱带回室内,测定叶片面积;检查不同叶螨的种类和不同螨的虫态,并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叶螨数量。本方法可以准确的记载叶螨在植物单位面积上的数量,为叶螨类害虫进行田间调查取样及准确的统计计数提出了较好的方法,对叶螨的成灾规律、发生规律及在生产实践中害虫的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人体绿色、安全、环保,可以较为安全的进行叶螨的运输,解决了依赖化学熏蒸剂进行保存运输中毒性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11670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08254.7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通过菌株分离、基础培养基、母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筛选试验,得到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按照质量体积比计,包括:胰蛋白胨5‑15,酵母粉4‑6,NaCl 8‑12,营养土20‑30,芦苇基质20‑30,琼脂粉10‑30,蒸馏水800‑1500。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毛柄钉灰包菇菌丝体生长速度可达0.51‑0.64mm/d,菌丝长势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见报道有关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适合的培养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能够满足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要求,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方面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增氧发酵的方法及采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2509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6891.6

    申请日:2015-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增氧发酵的方法及采用的装置,采用特定的双孢菇培养料增氧发酵的方法,利用设置的标准化的生产装置,该装置由输氧部件、通氧部件、外罩部件所构成,输氧部件由鼓风机、定时器所构成;通氧部件由分流管、通氧管、防堵槽构成;外罩部件由塑料薄膜、支撑架构成;支撑架放在通氧管的上面,塑料薄膜盖在支撑架上,四周密封,且塑料薄膜顶端中央设置废气排放口以利用散发堆内废气。利用这种发酵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料堆内的氧气含量,促进料堆内微生物群体的有氧代谢活动,提高料堆内部温度,因此有利于提高发酵质量,缩短发酵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双孢菇培养料发酵效果,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种果园蓟马引诱剂组合物及其蓟马引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1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86995.1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园蓟马引诱剂组合物,包括葵花蜜香精0~100份、月桂烯0~100份、邻茴香醛0~100份。还提供了蓟马引诱的方法,该方法为:将果园蓟马引诱剂组合物和载体结合,得到引诱剂;制备虚拟波长为450nm~480nm的蓝色粘虫板;将引诱剂放置在虚拟波长为450nm~480nm的蓝色粘虫板上,挂在果树树冠中部,进行果园蓟马引诱。本发明基于葵花蜜香精、月桂烯、邻茴香醛等食物引诱物质混合后,配合虚拟波长450nm~480nm的蓝色粘虫板,利用其趋色性和趋食性的生物学特征将二者相结合具有显著增效作用,能够显著增加对果园蓟马的引诱作用,且具有使用方便、环保、诱虫谱广,对多种蓟马引诱效果显著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