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09036.0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通过菌株分离、母种培养基筛选、培养条件筛选和代料培养基筛选实验,最终以PDA+棉籽壳粉培养基和PDA+麦草粉作为母种培养基,野生稠李蘑菇菌丝体生长速度最佳,分别为2.86 mm/d和3.08 mm/d,菌丝长势亦较强,显著优于其他种类培养基;同时筛选出满足要求的代料培养基2种,完全可以满足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野生稠李蘑菇菌株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仅解决了野生稠李蘑菇菌株在普通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长势弱,不便于作为菌种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的技术问题,而且为野生稠李蘑菇菌种开展人工驯化栽培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种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的专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78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9186.6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毛柄钉灰包的专用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通过菌株分离、基础培养基、母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筛选试验,得到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专用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按照质量体积比计包括:胰蛋白胨5-15、酵母粉4-6、NaCl 8-12、木屑粉20-30、燕麦粉20-30、琼脂粉15-30和蒸馏水800-1500。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毛柄钉灰包菌丝体生长速度可达0.52-0.64mm/d,菌丝长势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见报道有关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适合的专用培养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专用培养基及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的培养方法,能够满足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要求,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方面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农林害虫调查取样和统计计数的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36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1424.7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一种农作物害虫的调查取样和统计计数的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害虫为叶螨,所述方法包括: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放入自封袋,并将所述自封袋置于采样箱中保存;将所述采样箱带回室内,测定叶片面积;检查不同叶螨的种类和不同螨的虫态,并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叶螨数量。本方法可以准确的记载叶螨在植物单位面积上的数量,为叶螨类害虫进行田间调查取样及准确的统计计数提出了较好的方法,对叶螨的成灾规律、发生规律及在生产实践中害虫的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人体绿色、安全、环保,可以较为安全的进行叶螨的运输,解决了依赖化学熏蒸剂进行保存运输中毒性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11670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08254.7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通过菌株分离、基础培养基、母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筛选试验,得到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按照质量体积比计,包括:胰蛋白胨5‑15,酵母粉4‑6,NaCl 8‑12,营养土20‑30,芦苇基质20‑30,琼脂粉10‑30,蒸馏水800‑1500。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毛柄钉灰包菇菌丝体生长速度可达0.51‑0.64mm/d,菌丝长势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见报道有关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适合的培养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野生毛柄钉灰包菌株培养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能够满足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要求,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方面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