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平台脱除低含量硫化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4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722429.7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平台脱除低含量硫化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从侧向进入超重力机,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体中硫化氢含量≤300ppm,脱硫药剂从超重力机中央进入,通过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表面;在超重力机内部,脱硫药剂由填料的内环向外环流动,原料气由外环向内环流动,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沿径向做逆向接触,充分反应,硫化氢转入液相被脱硫药剂中的胺基吸收,净化后的原料气直接由出口离开超重力机。该工艺省去了脱硫药剂的再生环节,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节省了占地面积。该技术利用超重力机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有机胺脱硫剂的高效和选择性,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成撬、操作弹性大、脱硫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针对海上平台天然气中低浓度硫化氢的脱除新技术。

    海上平台脱除低含量硫化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4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22429.7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平台脱除低含量硫化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从侧向进入超重力机,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体中硫化氢含量≤300ppm,脱硫药剂从超重力机中央进入,通过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表面;在超重力机内部,脱硫药剂由填料的内环向外环流动,原料气由外环向内环流动,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沿径向做逆向接触,充分反应,硫化氢转入液相被脱硫药剂中的胺基吸收,净化后的原料气直接由出口离开超重力机。该工艺省去了脱硫药剂的再生环节,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节省了占地面积。该技术利用超重力机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有机胺脱硫剂的高效和选择性,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成撬、操作弹性大、脱硫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针对海上平台天然气中低浓度硫化氢的脱除新技术。

    一种超重力耦合微波干燥生产天然橡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1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6803.3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耦合微波干燥生产天然橡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超重力溶碳反应;S2:静置凝固;S3:脱水造粒;S4:微波干燥。本发明采用超重力溶碳技术使天然胶乳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凝固,后经短暂微波干燥形成天然生胶的工作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天然生胶的效率更高,操作更为安全绿色,所产天然生胶物理性能更为优异,所制得生胶的门尼粘度在80‑86,塑性保持率≥95%,扯断伸长率≥730%,拉伸强度≥24MPa;为天然橡胶加工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种高能效液体分散-降膜乳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53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789724.4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能效液体分散‑降膜乳化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分散相经过液体分散单元将分散相分散为液滴,带有一定速度的液滴围绕液体分散单元均匀地分布;连续相经过降膜乳化单元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均匀流动的液膜,分散相液滴在降膜壁面上与连续相进行接触并乳化,从而实现乳液的连续制备。本发明通过同时设置液体分散单元和降膜乳化单元,相比于将连续相和分散相混合之后再进行能量输入的传统方法,本发明在乳化过程中采用将连续相和分散相分开进料的形式,分散相在乳化之前就被均匀分散成液滴,此举避免了对连续相的做功,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并且在降膜壁面上分散相液滴可进行二次破碎,可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有利于分散‑降膜过程连续化和稳定操作。

    一步法制备分子筛的超重力系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4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78905.9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法制备分子筛的超重力系统装置和方法,系统装置包括外循环超重力反应器、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产品罐、循环罐、三通阀;所述外循环超重力反应器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产品出口和设置在超重力反应器外壳上的夹套;所述第一原料罐通过管道和输送泵与外循环超重力反应器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原料罐通过管道和输送泵与外循环超重力反应器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本发明中超重力反应器中填料与物料接触将动能转化为凝胶内能,且利用超重力反应器会产生纳微气泡特性,可在装置内通入不同气氛,产生的纳微气泡可作为不同的分子筛成核晶种,同时采用阶梯式升温,这能够有效降低晶化温度和大幅度减少晶化时间,节能增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