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8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9369.X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装置中,即使在电解质含有环状磺酸酯作为添加剂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进行而发生的电池容量的降低(即能够提高循环耐久性)的手段。在具有包括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含有电解质的隔膜的发电元件的电气装置中,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具有通式:[LiαNiβ]3a[NixMny‑rMrCoz]3bO2所示的组成、可嵌入脱嵌锂离子的层状晶体结构的锂镍类复合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含有环状磺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6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6868.3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66 ,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2220/20 , H01M2300/0085 , Y02T10/7011
Abstract: 对于将人造石墨颗粒等碳材料用于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而言,提供能够抑制在充放电时由电解质导致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局部反应、提高电池的容量维持率的手段。通过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来实现,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含负极、电解质层和正极,所述负极包含碳系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前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为0.96g/cc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00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4917.8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0212 , H01M2/36 , H01M2/3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H01M10/424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填充有电解质的封装材料;集电体,其容纳在封装材料中,且所述集电体形成有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层并与该电极层电连接;设置在集电体上的绝缘层;和,设置在绝缘层上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电极层的活性物质且对该活性物质具有还原能力的低电位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195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080105376.2
申请日:2020-10-01
IPC: H01M4/36
Abstract: [课题]提供:能充分改善使用了包含硫和磷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和高镍系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初始容量和循环耐久性的手段。[解决方案]具备发电元件的二次电池中,所述发电元件是依次层叠有正极、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而成的,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由所谓高镍系含锂的复合氧化物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含有硫和磷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述负极包含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距离前述含锂的复合氧化物的颗粒的表面深度100nm以内的表层区域,使选自由B、P、S和Si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添加元素以高于Ni的摩尔浓度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1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55457.2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集电体、以及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的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而且,在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负极活性材料粒子间配置有绝缘材料(氧化铝粒子、聚氧化乙烯、苯乙烯丁腈橡胶胶乳等),使得不发生波及整个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渗流通过引起的导电性。在二次电池中,能够在确保电池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抑制内部短路引起的短路电流的发生及与之相伴的电池的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17088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80019361.3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1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包含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发挥充分的循环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由正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叠而成的发电元件,所述正极在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满足下述条件(1)~(4)中的至少1个:(1)电池的直流电阻[Ω]除以电池的面方向的热阻[(m·K)/W]所得的值为0.05以上;(2)电池的直流电阻[Ω]除以电池热容量[J/K]所得的值为0.080×10‑6以上;(3)电池的容量[Ah]除以电池的面方向的热阻[(m·K)/W]所得的值为880以上;(4)电池的容量[Ah]除以电池热容量[J/K]所得的值为0.050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3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80023171.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备:发电元件以及加压构件,所述发电元件具有:正极,其是含有能吸储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配置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而成的;负极,其具有负极集电体、且充电时锂金属在前述负极集电体上析出;和,固体电解质层,其夹设于前述正极和前述负极之间、且含有固体电解质,所述加压构件对前述发电元件沿层叠方向以规定压力进行加压,其中,俯视前述发电元件时,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外周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还靠近内侧,且在前述固体电解质层与前述负极集电体对置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1功能层,所述第1功能层具有电子绝缘性和锂离子传导性、对于与前述锂金属接触引起的还原分解比前述固体电解质还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8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580019369.X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装置中,即使在电解质含有环状磺酸酯作为添加剂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进行而发生的电池容量的降低(即能够提高循环耐久性)的手段。在具有包括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含有电解质的隔膜的发电元件的电气装置中,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具有通式:[LiαNiβ]3a[NixMny‑rMrCoz]3bO2所示的组成、可嵌入脱嵌锂离子的层状晶体结构的锂镍类复合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含有环状磺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6170884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80019361.3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1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包含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发挥充分的循环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由正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叠而成的发电元件,所述正极在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满足下述条件(1)~(4)中的至少1个:(1)电池的直流电阻[Ω]除以电池的面方向的热阻[(m·K)/W]所得的值为0.05以上;(2)电池的直流电阻[Ω]除以电池热容量[J/K]所得的值为0.080×10‑6以上;(3)电池的容量[Ah]除以电池的面方向的热阻[(m·K)/W]所得的值为880以上;(4)电池的容量[Ah]除以电池热容量[J/K]所得的值为0.050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00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34917.8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0212 , H01M2/36 , H01M2/3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H01M10/424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填充有电解质的封装材料;集电体,其容纳在封装材料中,且所述集电体形成有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层并与该电极层电连接;设置在集电体上的绝缘层;和,设置在绝缘层上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电极层的活性物质且对该活性物质具有还原能力的低电位构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