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53019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480021995.4
申请日:2004-06-2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94 , G01N27/40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660)包括:燃料电池主体(100),其具有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隔膜(114)、附着到固体电解质隔膜(114)的燃料电极(102)和氧化剂电极(108);燃料存储单元(664),其存储液体燃料(124);聚合物隔膜(665),其具有质子导电性并设置在燃料存储单元(664)中;包括第一电极端子(666)和第二电极端子(667)的浓度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聚合物隔膜(665)的质子导电性的变化来检测燃料存储单元(664)中的液体燃料(124)的醇浓度;以及浓度测量单元(670)。
-
公开(公告)号:CN101431158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77424.X
申请日:2004-11-1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 H01M8/1011 , Y02E60/523 , Y10T137/4673 , Y10T137/4757 , Y10T137/87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盒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100)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有燃料盒(1220)。燃料盒(1220)设置有连接部分(1225),以及燃料电池(100)设置有装配连接部分(1225)的装配部分(1205)。燃料电池(100)对所装配的燃料盒(1220)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232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80016262.0
申请日:2006-05-0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0273 , H01M8/0606 , H01M8/0668 , H01M8/1011 , H01M8/1233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于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并且效率很好地排出所产生的CO2,其具备: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与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个面接触而被配置的阴极;与另一个面接触而被配置的阳极;分别与阴极及阳极接触而被配置的阴极集电体及阳极集电体;配置于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由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和上述阳极集电体夹持的密封部件;把液体燃料汽化而向上述阳极供给的燃料供给控制膜;以及把通过在该阳极的电反应而生成了的生成物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部。排出部是在上述密封部件上形成的通气孔。
-
公开(公告)号:CN1830112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80021995.4
申请日:2004-06-2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94 , G01N27/40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660)包括:燃料电池主体(100),其具有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隔膜(114)、附着到固体电解质隔膜(114)的燃料电极(102)和氧化剂电极(108);燃料存储单元(664),其存储液体燃料(124);聚合物隔膜(665),其具有质子导电性并设置在燃料存储单元(664)中;包括第一电极端子(666)和第二电极端子(667)的浓度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聚合物隔膜(665)的质子导电性的变化来检测燃料存储单元(664)中的液体燃料(124)的醇浓度;以及浓度测量单元(670)。
-
公开(公告)号:CN1799160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80015238.6
申请日:2004-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催化剂层(112)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114)之间提供有中间层(161)。所述中间层(161)包括含质子酸基团的芳族聚醚酮和催化剂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79155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80013799.2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Y10T117/10 , Y10T117/1004 , Y10T117/1012
Abstract: 通过用激光束(103)照射石墨杆(101)侧面,蒸发碳产生烟羽(109)。通过回收管(155)将蒸发的碳引入碳纳米角回收室(119),并且蒸发的碳回收成碳纳米角聚集体(117)。含有液氮(151)的冷却槽(150)设置在回收管(155)内。冷却槽(150)将烟羽(109)控制在低温,并且当碳蒸汽通过回收管(155)时,冷却槽(150)冷却碳蒸气。冷却的碳蒸气回收成碳纳米角聚集体(117),这样控制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656634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3812382.7
申请日:2003-05-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B01J21/18 , B01J23/42 , B01J23/89 , B01J37/024 , B01J37/08 , H01M4/8605 , H01M4/8828 , H01M4/926 , Y02P70/56 , Y10T428/2991
Abstract: 在含有碳粒2和催化物1的燃料电池用担载催化剂的粒子的碳粒2和催化物质1之间设有粘接层3。由此,得到催化物质与担载其的碳粒的接触电阻小、并且抑制了催化物质的凝聚的燃料电池用担载催化剂的粒子,使用该粒子的燃料电极用催化剂电极及燃料电池的输出高、耐久性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890835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480036691.5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9/02 , F17C2201/0104 , F17C2201/0185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61 , F17C2223/033 , F17C2223/035 , F17C2223/043 , F17C2225/0123 , F17C2225/033 , F17C2225/035 , F17C2227/0302 , F17C2265/031 , H01M8/04082 , H01M8/04208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321
Abstract: 改善了使用容纳有液体燃料的燃料盒的燃料电池的操作性能。燃料盒(1400)容纳有液体燃料(124)。燃料盒(1400)包括气液分离膜(1408),所述气液分离膜将燃料容纳部分(1402)分为液体容纳室(1402a)和气体容纳室(1402b)。由液体燃料蒸发所得的燃料气体容纳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中。排气管(1410)连接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上,容纳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中的燃料气体通过排气口(1414)排放到燃料盒(1400)外。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232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680016262.0
申请日:2006-05-0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0273 , H01M8/0606 , H01M8/0668 , H01M8/1011 , H01M8/1233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于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并且效率很好地排出所产生的CO2,其具备: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与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个面接触而被配置的阴极;与另一个面接触而被配置的阳极;分别与阴极及阳极接触而被配置的阴极集电体及阳极集电体;配置于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由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和上述阳极集电体夹持的密封部件;把液体燃料汽化而向上述阳极供给的燃料供给控制膜;以及把通过在该阳极的电反应而生成了的生成物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部。排出部是在上述密封部件上形成的通气孔。
-
公开(公告)号:CN100477352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480031864.4
申请日:2004-11-05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Inventor: 木村英和 , 真子隆志 , 梶谷浩司 , 小林宪司 , 秋山永治 , 吉武务 , 佐藤英行 , 渡边秀 , 西教德 , 久保佳实 , 加藤公明 , 矶部毅 , 和田正弘 , 神田荣子 , 浜田和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9 , H01M8/006 , H01M8/0232 , H01M8/0247 , H01M8/0256 , H01M8/1007 , H01M8/1097 , H01M8/2404 , H01M8/24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包含多个单元电池的燃料电池的单元电池高集成化,同时使燃料电池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在固体电解质膜105的两面上设置一对电极片材100a、100b,构成多个单元电池,位于所述固体电解质膜两侧上的相邻单元电池的燃料极和氧化剂极通过贯通所述固体电解质膜的导电部件108串联连接,所述电极片材100a、100b中,由树脂部102支撑配置在一个平面内的多个燃料极110a、110b或氧化剂极112a、112b。因为导电部件108沿着电池的层叠方向延伸,所以不需要额外外的空间,可以实现燃料电池的小型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