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源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9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10275391.9

    申请日:2012-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5 G06F1/30 H02J7/0065 H02J7/0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电源装置,使与微机电压配线连接的电容器小型化。车载用电源装置包括作为车载电源的蓄电池(200)、继电器(201)、输入侧电容器(203)、串联调节器电路(10)和输出侧电容器(300),与微机(900)连接。串联调节器电路(10)包括N沟道型MOSFET(100)、作为FET的输出控制电路的栅极电压调整电路(101)、栅极电压保持电容器(102),利用栅极电压调整电路(101)来调整电容器-GND电压(栅极电压)(102B),由此,将输入侧电容器电压(203B)变换为输出侧电容器电压(300B),向微机供给微机电流(900A)。

    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14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8602.8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端子数和布线数的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电路(3),其包括用于驱动具有多个相的电动机(120)的逆变器电路(5)和驱动器(10UH、10UL、10VH、10VL、10WH、10WL);输出用于控制驱动电路(3)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2);和数量少于电动机(120)的相数的信号线(8),其与控制电路(2)和驱动电路(3)相连接而将来自控制电路(2)的控制信号传输至驱动电路(3)。

    负载驱动控制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0945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380073766.6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负载驱动斜率控制装置,其能够降低EMI噪声,并且降低驱动用晶体管的接通断开时的电力损失和发热,在过温度时防止驱动用晶体管的过温度损坏。本发明的负载驱动控制装置具备:驱动用晶体管,其驱动负载;预驱动器,其经由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接通断开控制端子来进行驱动;电容,其与所述预驱动器的输入侧连接;第1电流源,其通过第1信号控制接通断开,并产生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的电流;以及第2电流源,其通过第2信号控制接通断开,并产生对所述电容进行放电的电流,通过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或放电使所述预驱动器的输出电压变化,通过所述预驱动器的所述输出电压使所述驱动用晶体管进行接通断开,通过使所述驱动用晶体管进行接通断开,使驱动所述负载的电压波形的上升和下降的斜率为线性。

    负载驱动控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0945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80073766.6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负载驱动斜率控制装置,其能够降低EMI噪声,并且降低驱动用晶体管的接通断开时的电力损失和发热,在过温度时防止驱动用晶体管的过温度损坏。本发明的负载驱动控制装置具备:驱动用晶体管,其驱动负载;预驱动器,其经由所述驱动用晶体管的接通断开控制端子来进行驱动;电容,其与所述预驱动器的输入侧连接;第1电流源,其通过第1信号控制接通断开,并产生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的电流;以及第2电流源,其通过第2信号控制接通断开,并产生对所述电容进行放电的电流,通过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或放电使所述预驱动器的输出电压变化,通过所述预驱动器的所述输出电压使所述驱动用晶体管进行接通断开,通过使所述驱动用晶体管进行接通断开,使驱动所述负载的电压波形的上升和下降的斜率为线性。

    车载用电源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988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275391.9

    申请日:2012-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5 G06F1/30 H02J7/0065 H02J7/0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电源装置,使与微机电压配线连接的电容器小型化。车载用电源装置包括作为车载电源的蓄电池(200)、继电器(201)、输入侧电容器(203)、串联调节器电路(10)和输出侧电容器(300),与微机(900)连接。串联调节器电路(10)包括N沟道型MOSFET(100)、作为FET的输出控制电路的栅极电压调整电路(101)、栅极电压保持电容器(102),利用栅极电压调整电路(101)来调整电容器-GND电压(栅极电压)(102B),由此,将输入侧电容器电压(203B)变换为输出侧电容器电压(300B),向微机供给微机电流(900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