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滑面动力渐进破坏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75231.X

    申请日:2019-12-27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滑面动力渐进破坏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属于边坡稳定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据地震作用下边坡滑面破坏演化规律,采用力学试验获取边坡岩土材料强度参数特征及其动力衰减规律,构建表征材料强度参数衰减应变软化模型与破裂面震动劣化模型,基于二分法强度折减法与最大剪应变增量确定边坡静力状态下临界状态滑面位置,进而结合滑面动力渐进破坏理论和矢量和法,在数值计算中求解地震边坡安全系数时程曲线,真实反映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状态,提高数值计算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外部激振和小波包能量谱的岩土体失稳灾害监测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352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061400.6

    申请日:2019-01-23

    IPC分类号: G08B21/10 G08B3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部激振和小波包能量谱的岩土体失稳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属于岩土工程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岩土体质量等级进行稳定性分区,选择岩土体稳定性监测点;在岩土体稳定性监测点处布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施工(生产)爆破或敲击激振的方式施加外部激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拾取外部激振的冲击波响应信号;对外部激振的冲击波响应信号小波包分解,分别计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个方向的小波包频带能量比;计算各监测点各方向的失稳预警指标即能量比累积变异P,分析其变化趋势,对岩土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警。

    一种考虑滑面动力渐进破坏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1375231.X

    申请日:2019-12-27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滑面动力渐进破坏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属于边坡稳定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据地震作用下边坡滑面破坏演化规律,采用力学试验获取边坡岩土材料强度参数特征及其动力衰减规律,构建表征材料强度参数衰减应变软化模型与破裂面震动劣化模型,基于二分法强度折减法与最大剪应变增量确定边坡静力状态下临界状态滑面位置,进而结合滑面动力渐进破坏理论和矢量和法,在数值计算中求解地震边坡安全系数时程曲线,真实反映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状态,提高数值计算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外部激振和小波包能量谱的岩土体失稳灾害监测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3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61400.6

    申请日:2019-01-23

    IPC分类号: G08B21/10 G08B3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部激振和小波包能量谱的岩土体失稳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属于岩土工程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岩土体质量等级进行稳定性分区,选择岩土体稳定性监测点;在岩土体稳定性监测点处布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施工(生产)爆破或敲击激振的方式施加外部激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拾取外部激振的冲击波响应信号;对外部激振的冲击波响应信号小波包分解,分别计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个方向的小波包频带能量比;计算各监测点各方向的失稳预警指标即能量比累积变异P,分析其变化趋势,对岩土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警。

    用于复杂赋存环境的隧洞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34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35470.1

    申请日:2024-04-30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G06F18/213

    摘要: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用于复杂赋存环境的隧洞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复杂地质条件,提取目标隧洞围岩的多级特征;通过权重匹配,得到第一套评价指标权重;再构建权重矩阵,得到第二套权重;利用层次结构模型,得出第三套权重;结合博弈论,对这三套权重进行计算,生成最终的评价指标权重组;根据风险等级,对目标隧洞围岩进行多维云模型数字特征提取,并与评价指标权重组结合,构建多维云发生器。本申请通过引入博弈论对权重的计算,解决因复杂赋存环境和多维评价指标间相互作用导致的无法直观、快速判定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的技术问题,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