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燃料箱排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0344493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28247.0

    申请日:2004-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轮摩托车的燃料箱排油构造,将点火线圈(138)安装在燃料箱(51)下方的座椅轨道(16)上,用罩部件(136)覆盖该点火线圈(138)的上方,用在该罩部件(136)上设置的软管保持孔(281),保持排油软管(56)。可以通过覆盖点火线圈的罩部件兼用于排油软管的保持,可以削减零件数。另外,因为用罩部件的软管保持孔保持排油软管,所以无需变更排油软管即可完成,作为排油软管,可以利用市场销售的产品。因此,可以抑制两轮摩托车的成本提高。再有,若用罩部件保持排油软管,且将排油软管直接连接到排油管上,则相对于排油管,排油软管不会偏离,可以切实地将排油软管连接到排油管上。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269682C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310124267.3

    申请日:2003-12-29

    Abstract: 在车架上支承配置在设置于该车架前端的头管的前方的合成树脂制的前罩的机动二轮车中在维持支承强度的同时、谋求车架侧的撑杆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同时防止外罩的外观性降低。外罩(31)由外罩(38)和安装在该外罩38的内侧的内罩(39)构成,内罩(39)的下部安装在固定于下降管(8)上的下降管撑杆(85)上,外罩38的后部安装在搭载于主构架(7)上的燃料箱(23)上,外罩(38)的前部通过中间夹设物(43)支承在固定于头管(6)上的头管撑杆(47)上。

    摩托车的消音器罩的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603587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627.5

    申请日:2004-09-14

    Abstract: 排气消音器具有消音器主体和从该消音器主体的后端面向后方伸出的尾管,在利用消音器罩覆盖该消音器主体的外面的一部分的摩托车上,消音器罩和消音器主体在外观上具有整体感,外观感觉良好,并且可以确保侧部罩和消音器主体的外侧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隙。消音器罩(C)由侧部罩(Cs)和后部罩(Cr)构成,该侧部罩(Cs)至少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外侧面,横截面呈圆弧形状;该后部罩(Cr)与上述侧部罩(Cs)的后端部形成一个整体,大致全面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后端面,并且尾管(P)穿过该后部罩(Cr)。将该尾管(P)偏置在相对于消音器主体(Mm)的纵向中心线(L)的外侧,以使该侧部罩(Cs)和消音器主体(Mm)的外表面之间直径方向的间隙(s)在该消音器主体(Mm)的最外侧为最大,并且尾管(P)穿过后部罩(Cr)的大致中心的位置。

    机动二轮车的侧罩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19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626.0

    申请日:2004-09-14

    Abstract: 为提供在驾驶员夹膝行驶时可产生防止发动机热量传到脚部之效果、且罩整体上有一体感、外观良好且商品价值优良的侧罩,本发明的配设于车座(S)下侧的侧罩(C)由覆盖车座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罩本体部(Cm),和从该罩本体部(Cm)前端向头管(H)侧成尖细状一体延伸并覆盖燃料箱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尖细延伸部(Ca)构成,由该尖细延长部(Ca)覆盖发动机(E)的上部侧方。

    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29778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336292.7

    申请日:2012-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3/00 B62J31/00 B62J37/00 F01M11/04 F01M1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在设在了燃料箱(21)下方的覆盖车身下部的底盖(20)的朝左侧偏置了的位置,朝上方突出地设置大致筒状的第一放泄接头(61),将从配置在了燃料箱(21)上方的供油槽(44)在燃料箱(21)的侧方通过并朝下方延伸的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插入第一放泄接头(61)进行卡定。在第一放泄接头(61)的底部设置排出孔(64),供油槽(44)的剩余燃料从这里确实地被排出到车外。这样,使放泄孔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大小,而且,使得不论车身的倾斜状态怎样变化,都能确实地排出液体。

    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2977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36292.7

    申请日:2012-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3/00 B62J31/00 B62J37/00 F01M11/04 F01M1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在设在了燃料箱(21)下方的覆盖车身下部的底盖(20)的朝左侧偏置了的位置,朝上方突出地设置大致筒状的第一放泄接头(61),将从配置在了燃料箱(21)上方的供油槽(44)在燃料箱(21)的侧方通过并朝下方延伸的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插入第一放泄接头(61)进行卡定。在第一放泄接头(61)的底部设置排出孔(64),供油槽(44)的剩余燃料从这里确实地被排出到车外。这样,使放泄孔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大小,而且,使得不论车身的倾斜状态怎样变化,都能确实地排出液体。

    机动二轮车的车座支承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0453389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127267.8

    申请日:2005-12-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限制车座后部的下沉。机动二轮车由设于车身后部的横板(151)承受作用于车座(16)的车座载荷;其中:在设于横板(151)的作为第1载荷支承部的中央倾斜部(161)的后方使横板(151)立起,形成立起部(162),在该立起部(162)设置作为第2载荷支承部的后部车座载荷支承部(162a),特别是由后部车座载荷支承部(162a)支承坐在车座(16)的后部的同乘者产生的车座载荷。

    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0404358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127263.X

    申请日:2005-12-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为课题,该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即使是在通过侧罩覆盖车体后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看到头盔保持架。在以下的机动两轮车(10)中,所述机动两轮车(10)在车身架后部(170)上设置覆盖后轮(122)侧方的保护部件(46),通过该保护部件(46)从后轮(122)保护乘员,在保护部件(46)上设置头盔保持架(18)。具体地说,是使保持架托架(157)从将保护部件(46)安装在车身架(17)侧的后部撑杆(152)向下方延伸,在该保持架托架(157)上,将头盔保持架(18)配置为比后部撑杆(152)低一级。

    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796219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27263.X

    申请日:2005-12-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为课题,该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既使是在通过侧罩覆盖车体后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看到头盔保持架。在以下的机动两轮车(10)中,所述机动两轮车(10)在车身架后部(170)上设置覆盖后轮(122)侧方的保护部件(46),通过该保护部件(46)从后轮(122)保护乘员,在保护部件(46)上设置头盔保持架(18)。具体地说,是使保持架托架(157)从将保护部件(46)安装在车身架(17)侧的后部撑杆(152)向下方延伸,在该保持架托架(157)上,将头盔保持架(18)配置为比后部撑杆(152)低一级。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532110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28246.6

    申请日:2004-03-10

    Abstract: 在车身后方设置用于覆盖设于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侧方的后罩板(66),在该后罩板(66)上开设开口部(354),用于在将上端安装部(345)安装于车身侧时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以侧罩(65)覆盖该开口部(354)的侧方。可防止同乘者的腿部接触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另外,由于仅取下侧罩、即使不取下后罩板也可从开口部插入工具松开将上端安装部安装于车身侧的螺母,进行后缓冲器单元的装拆,故可提高其维护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