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减速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072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080887.5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提供一种最终减速装置,其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提供到2个润滑处、可提高动力传递效率。最终减速装置具备:装置壳体;齿圈,其扬起装置壳体内的润滑油;轴承以及轴承部,它们将2个驱动轴分别支撑为可自由旋转;以及天沟板,其将由齿圈扬起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天沟板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壁部;第1引导壁部,其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以及第2引导壁部,其配置在第1引导壁部的下侧,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

    驻车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9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378515.0

    申请日:2013-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3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机构,其能够顺利地降低驻车杆向解除位置回归时的冲击。驻车机构(1)具备:与驻车齿轮(3)卡合的驻车杆(5);以及对驻车杆(5)赋予缓冲力的缓冲部(11)。缓冲部(11)具备第1缓冲部件(18)和第2缓冲部件(19),第1缓冲部件(18)在驻车杆(5)转动到卡合位置时移动到第1位置(A),在驻车杆(5)回归到解除位置时移动到第2位置(B),第2缓冲部件(19)位于反力支承面(17a)和第1缓冲部件(18)的按压面(18a)之间。

    最终减速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726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80887.5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提供一种最终减速装置,其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提供到2个润滑处、可提高动力传递效率。最终减速装置具备:装置壳体;齿圈,其扬起装置壳体内的润滑油;轴承以及轴承部,它们将2个驱动轴分别支撑为可自由旋转;以及天沟板,其将由齿圈扬起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天沟板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壁部;第1引导壁部,其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以及第2引导壁部,其配置在第1引导壁部的下侧,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

    轴承固定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5637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035145.0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固定结构,利用被一根螺栓固定于壳体的固定部件,不会使螺栓发生松弛,能够阻止外圈旋转。轴承固定结构具备外圈(2)上的第1平面(3)、具有弯曲面(9)的固定部件(5)、以及用于固定固定部件(5)的螺栓(7)。弯曲面(9)在根据旋转方向而不同的部位与第1平面(3)接触并阻止外圈(2)的旋转。此时施加给固定部件(5)的接触载荷的方向成为通过螺栓(7)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或对固定部件(5)施加螺栓(7)的紧固方向的转矩的方向。

    轴承固定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56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035145.0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固定结构,利用被一根螺栓固定于壳体的固定部件,不会使螺栓发生松弛,能够阻止外圈旋转。轴承固定结构具备外圈(2)上的第1平面(3)、具有弯曲面(9)的固定部件(5)、以及用于固定固定部件(5)的螺栓(7)。弯曲面(9)在根据旋转方向而不同的部位与第1平面(3)接触并阻止外圈(2)的旋转。此时施加给固定部件(5)的接触载荷的方向成为通过螺栓(7)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或对固定部件(5)施加螺栓(7)的紧固方向的转矩的方向。

    驻车机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9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378515.0

    申请日:2013-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机构,其能够顺利地降低驻车杆向解除位置回归时的冲击。驻车机构(1)具备:与驻车齿轮(3)卡合的驻车杆(5);以及对驻车杆(5)赋予缓冲力的缓冲部(11)。缓冲部(11)具备第1缓冲部件(18)和第2缓冲部件(19),第1缓冲部件(18)在驻车杆(5)转动到卡合位置时移动到第1位置(A),在驻车杆(5)回归到解除位置时移动到第2位置(B),第2缓冲部件(19)位于反力支承面(17a)和第1缓冲部件(18)的按压面(18a)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