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件层间增强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776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8790.4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针对目前预制件三维织造方法零部件的层间强度低、整体性差等缺点,现提出一种以导向套为支点进行导向套坎合槽错层缠绕的预制件层间增强织造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制件模型分层,在导向模板上布置具有等间距坎合槽的导向套阵列,当前层内纤维以导向套为支点,纤维分别沿0度、45度、90度、135度方向平行的导向套逐行进行编织,每一行内两个相邻导向套纤维错层缠绕,并锁紧导向套上的坎合槽,完成一层编织后,再进行下一层坎合槽之间的错层编织,直到所有层编完后,将缠绕纤维的导向套从导向柱模板取下,得到预制件。本方法特征在于导向套坎合层间加入了纤维连接,因此大大增强了层间的力学性能。

    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件层间增强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7761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458790.4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针对目前预制件三维织造方法零部件的层间强度低、整体性差等缺点,现提出一种以导向套为支点进行导向套坎合槽错层缠绕的预制件层间增强织造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制件模型分层,在导向模板上布置具有等间距坎合槽的导向套阵列,当前层内纤维以导向套为支点,纤维分别沿0度、45度、90度、135度方向平行的导向套逐行进行编织,每一行内两个相邻导向套纤维错层缠绕,并锁紧导向套上的坎合槽,完成一层编织后,再进行下一层坎合槽之间的错层编织,直到所有层编完后,将缠绕纤维的导向套从导向柱模板取下,得到预制件。本方法特征在于导向套坎合层间加入了纤维连接,因此大大增强了层间的力学性能。

    一种钢丝蠕变性能测试机

    公开(公告)号:CN10364509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736718.2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丝蠕变性能测试机,主要包括:测试机底座;固丝装置,包括上钢丝固定器及下钢丝固定器,上固丝器可沿着导向装置上下移动,适应测试不同长度的钢丝;拉力传感器安装在上固丝器上方,用于检测载荷大小并反馈给控制终端,通过加载系统控制钢丝所受的力保持恒定。安装在移动螺座上的加载横梁可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而移动,并给钢丝实加一定载荷;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测试头可随着上固丝器上下移动,实时测试钢丝的蠕变;加热装置,对钢丝加热并保持温度实验恒定;恒温箱,可维持实验时温度环境稳定。本发明提供的蠕变性能测试可连续任意载荷加载,保持实验力保持恒定,并智能调节钢丝的温度,易于采集钢丝的载荷、温度、位移,有利于进行钢丝蠕变实验研究。

    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机

    公开(公告)号:CN10251779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60621.4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机,包括:导向模板,包括多个根据预制件的几何形状布置的柱形导向体;电控三维运动机构,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与预制件的几何形状相对应的运动控制信号;三维运动输出端,根据运动控制信号形成运动轨迹;编织针,与三维运动输出端相连,使编织纤维按照预制件的几何形状在柱形导向体之间分布。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机利用柱形导向体及电控三维运动机构,使编织针带动编织线沿运动轨迹在柱形导向体之间分布形成导向模板,能够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复合材料的多维织造成形,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强度,该成形机将快速成形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工艺过程实现自动化。

    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机

    公开(公告)号:CN102517791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110460621.4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机,包括:导向模板,包括多个根据预制件的几何形状布置的柱形导向体;电控三维运动机构,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与预制件的几何形状相对应的运动控制信号;三维运动输出端,根据运动控制信号形成运动轨迹;编织针,与三维运动输出端相连,使编织纤维按照预制件的几何形状在柱形导向体之间分布。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机利用柱形导向体及电控三维运动机构,使编织针带动编织线沿运动轨迹在柱形导向体之间分布形成导向模板,能够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复合材料的多维织造成形,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强度,该成形机将快速成形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多维织造成形,工艺过程实现自动化。

    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件分层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7760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110458786.8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件分层织造成形方法,属于一种数字化驱动的复合材料三维织造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对复合材料零件CAD模型沿Z向进行分层,生成截面轮廓信息;将导向套布置在等间距阵列布局的导向柱模板上;在每一层轮廓内,以导向套支撑,将纤维沿0度、45度、90度、135度方向逐行缠绕平行的导向套,完成轮廓内部的织造,当前层内外轮廓的织造由纤维沿内外轮廓附近的导向套缠绕完成;层层织造,完成所有层织造后,将缠绕纤维的导向套取下,完成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成形尺寸大,易于实现自动化织造大型、复杂结构功能部件预制件。

    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09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07602.6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该多向织物由X-Y平面纱线、Z向纱线和热熔粘合丝组成,Z向纱线与X-Y平面纱线垂直且无交织,X-Y平面纱线可按设计要求任意角度取向;热熔粘合丝成网状分布于多向织物的上下表面,将织物上下表面的X-Y平面纱线和Z向纱线粘接在一起,从而将各层纱线约束成一个整体,构成多向织物。该多向织物的织造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并布置导纱杆阵列和绕纱杆阵列;(2)缠绕热熔粘合丝和X-Y平面纱线;(3)引入Z向纱线;(4)熔化热熔粘合丝;(5)剪断多余的Z向纱线、X-Y平面纱线和热熔粘合丝,完成多向织物的织造。

    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件分层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776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8786.8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预制件分层织造成形方法,属于一种数字化驱动的复合材料三维织造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对复合材料零件CAD模型沿Z向进行分层,生成截面轮廓信息;将导向套布置在等间距阵列布局的导向柱模板上;在每一层轮廓内,以导向套支撑,将纤维沿0度、45度、90度、135度方向逐行缠绕平行的导向套,完成轮廓内部的织造,当前层内外轮廓的织造由纤维沿内外轮廓附近的导向套缠绕完成;层层织造,完成所有层织造后,将缠绕纤维的导向套取下,完成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成形尺寸大,易于实现自动化织造大型、复杂结构功能部件预制件。

    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09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707602.6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该多向织物由X-Y平面纱线、Z向纱线和热熔粘合丝组成,Z向纱线与X-Y平面纱线垂直且无交织,X-Y平面纱线可按设计要求任意角度取向;热熔粘合丝成网状分布于多向织物的上下表面,将织物上下表面的X-Y平面纱线和Z向纱线粘接在一起,从而将各层纱线约束成一个整体,构成多向织物。该多向织物的织造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并布置导纱杆阵列和绕纱杆阵列;(2)缠绕热熔粘合丝和X-Y平面纱线;(3)引入Z向纱线;(4)熔化热熔粘合丝;(5)剪断多余的Z向纱线、X-Y平面纱线和热熔粘合丝,完成多向织物的织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