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织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215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35317.9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织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需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使用要求,分解确定零部件不同功能部位的性能要求;对各功能部位进行导向套、纤维选择和参数设计;设计过渡区域的导向套、纤维选择和参数设计,实现过渡区域的平滑过渡;在计算机中根据功能部位、过渡区域的导向套布局、纤维缠绕方式确定织造次序,生成层层织造的纤维迭代指令;按照功能部位和过渡区域的设计要求布置导向套,生成导向套阵列;驱动织造机构选择不同纤维进行分区域逐层编织,得到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本发明能够实现梯度结构的复合材料三维预制体的织造,特别适合于零件不同部位受载情况不同的预制体研制。

    一种层间增强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88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6114.6

    申请日:201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间增强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的交叉领域。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为:建立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CAD模型,获取所述制件的连续纤维和基体的配比数据、模型轮廓数据和扫描路径数据,丝材由引丝机构牵引导入打印喷头,通过CAD驱动控制打印喷头在工作台上进行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打印,通过层间辅助喷头进行层间短纤维的铺放,采用压实机构进行打印层的压实,实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增材制造。本发明提出的层间增强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方法提高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效率和纤维/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打印层间的短纤维铺放实现了复合材料制件的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性能,实现了增材制造复合材料的层间增强,提高了材料纤维体积分数,从而实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高效增材制造。

    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织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215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935317.9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织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需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使用要求,分解确定零部件不同功能部位的性能要求;对各功能部位进行导向套、纤维选择和参数设计;设计过渡区域的导向套、纤维选择和参数设计,实现过渡区域的平滑过渡;在计算机中根据功能部位、过渡区域的导向套布局、纤维缠绕方式确定织造次序,生成层层织造的纤维迭代指令;按照功能部位和过渡区域的设计要求布置导向套,生成导向套阵列;驱动织造机构选择不同纤维进行分区域逐层编织,得到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本发明能够实现梯度结构的复合材料三维预制体的织造,特别适合于零件不同部位受载情况不同的预制体研制。

    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09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707602.6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该多向织物由X-Y平面纱线、Z向纱线和热熔粘合丝组成,Z向纱线与X-Y平面纱线垂直且无交织,X-Y平面纱线可按设计要求任意角度取向;热熔粘合丝成网状分布于多向织物的上下表面,将织物上下表面的X-Y平面纱线和Z向纱线粘接在一起,从而将各层纱线约束成一个整体,构成多向织物。该多向织物的织造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并布置导纱杆阵列和绕纱杆阵列;(2)缠绕热熔粘合丝和X-Y平面纱线;(3)引入Z向纱线;(4)熔化热熔粘合丝;(5)剪断多余的Z向纱线、X-Y平面纱线和热熔粘合丝,完成多向织物的织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