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86530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053958.2

    申请日:2006-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式如(I)所示的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将化合物(II)经催化加氢反应制得化合物(III);将化合物(III)、醋酸锰、席夫碱配体和NaBH4加入至甲苯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室温常压下搅拌通入氧气进行加成反应,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式(I)、(III)中R为含1~9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方法步骤均为原子利用率均为100%的加成反应,大大的提高了原子的经济性,而且采用催化加氢替代了使用有毒、环境治理压力大的HgO,且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安全,反应周期短,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小,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4923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053958.2

    申请日:2006-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式如(I)所示的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将化合物(II)经催化加氢反应制得化合物(III);将化合物(III)、醋酸锰、席夫碱配体和NaBH4加入至甲苯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室温常压下搅拌通入氧气进行加成反应,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式(I)、(III)中R为含1~9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方法步骤均为原子利用率均为100%的加成反应,而且采用催化加氢替代了使用有毒、环境治理压力大的HgO。

    一种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317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4111.3

    申请日:201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将化合物(II)与水在装有GL-5固定酸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脱甲基化反应,反应液经后处理制得式(I)所示的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本发明采用了GL-5固体酸为催化剂,产物选择性高、收率较高、且催化剂与溶剂易分离回收,可多次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大量使用环境污染严重的AlCl3或BBr3,三废排放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7-羟基-3,4-二氢喹诺酮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219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62523.3

    申请日:2008-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羟基-3,4-二氢喹诺酮的新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如式(II)所示的N-(3-氯丙酰)-3-羟基苯胺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下,于132~200℃下进行分子内傅-克烃化反应,反应完毕加入溶剂洗脱,过滤回收催化剂,滤液冷却析晶得到如式(I)所示的7-羟基-3,4-二氢喹诺酮。本发明所述7-羟基-3,4-二氢喹诺酮的合成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三废排放量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7-羟基-3,4-二氢喹诺酮的新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219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62523.3

    申请日:2008-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羟基-3,4-二氢喹诺酮的新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如式(II)所示的N-(3-氯丙酰)-3-羟基苯胺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下,于132~200℃下进行分子内傅—克烃化反应,反应完毕加入溶剂洗脱,过滤回收催化剂,滤液冷却析晶得到如式(I)所示的7-羟基-3,4-二氢喹诺酮。本发明所述7-羟基-3,4-二氢喹诺酮的合成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三废排放量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喹诺酮主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8238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60812.4

    申请日:201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喹诺酮主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式(II)所示的α-取代芳酰基-β-二甲氨基丙烯酸酯与式(A)所示的胺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胺交换反应,并通入CO2与副产物二甲胺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蒸馏回收如式(B)所示的二甲胺络合物得到剩余母液,(2)剩余母液与缚酸剂1进行环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分离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喹诺酮主环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循环利用原料的方法,回收套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反应副产物二甲胺,使得该反应可以循环反复进行,并且胺交换反应时通入气体CO2,使副产物二甲胺形成沸点较低、易分离的二甲胺络合物,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使收率进一步提高。

    一种喹诺酮主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823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60812.4

    申请日:201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喹诺酮主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式(II)所示的α-取代芳酰基-β-二甲氨基丙烯酸酯与式(A)所示的胺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胺交换反应,并通入CO2与副产物二甲胺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蒸馏回收如式(B)所示的二甲胺络合物得到剩余母液,(2)剩余母液与缚酸剂1进行环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分离处理制得如式(I)所示的喹诺酮主环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循环利用原料的方法,回收套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反应副产物二甲胺,使得该反应可以循环反复进行,并且胺交换反应时通入气体CO2,使副产物二甲胺形成沸点较低、易分离的二甲胺络合物,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使收率进一步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