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54612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3157008.9
申请日:2003-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40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固相A和固相B,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围固相A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被固相B覆盖。固相A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硅、锡和锌的元素,并且固相B包括:固相A中含有的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第IIA族元素、过渡元素、第IIB族元素、第IIIB族元素和第IVB族元素的元素。对选自固相A和固相B的至少一种固相的原子排列和结构(例如晶体结构或非晶形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抑制了由于充电/放电周期所致的品质降低。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负极材料,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具有优异充电/放电周期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454650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410097336.0
申请日:2004-1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 , C23C14/0068 , C23C14/0078 , C23C14/0084 , C23C14/042 , C23C14/16 , C23C14/165 , C23C14/226 , C23C14/352 , C23C14/562 , C23C16/4585 , C23C26/00 , C23C30/00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66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直接或通过一个底层在一个集电体层上提供的一种负极活性材料薄膜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含有硅作为主要成分的硅薄膜。由此,即使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薄膜的厚度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硅薄膜的数目而防止一层硅薄膜厚度的增加。因此,在所述硅薄膜中,基本上为倒截锥状的硅颗粒的直径不会增大。因此,在具有主要含有硅来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薄膜的能量装置中,即使增加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以获得大的容量,循环特性也不会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431153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84362.5
申请日:2003-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40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固相A和固相B,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围固相A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被固相B覆盖。固相A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硅、锡和锌的元素,并且固相B包括:固相A中含有的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第IIA族元素、过渡元素、第IIB族元素、第IIIB族元素和第IVB族元素的元素。对选自固相A和固相B的至少一种固相的原子排列和结构(例如晶体结构或非晶形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抑制了由于充电/放电周期所致的品质降低。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负极材料,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具有优异充电/放电周期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643713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3806506.1
申请日:2003-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含有固相B中分散了固相A的复合粒子,前述复合粒子的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获得的衍射线中,归属于固相A的衍射X射线的最大衍射X射线强度IA和归属于固相B的衍射X射线的最大衍射X射线强度IB之比IA/IB满足0.001≤IA/IB≤0.1。该负极材料能够抑制随着循环出现的微细化。此外,通过使用该负极材料,能够获得高容量且循环寿命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622380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97336.0
申请日:2004-1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 , C23C14/0068 , C23C14/0078 , C23C14/0084 , C23C14/042 , C23C14/16 , C23C14/165 , C23C14/226 , C23C14/352 , C23C14/562 , C23C16/4585 , C23C26/00 , C23C30/00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66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直接或通过一个底层在一个集流片层上提供的一种负极活性材料薄膜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含有硅作为主要成分的硅薄膜。由此,即使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薄膜的厚度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硅薄膜的数目而防止一层硅薄膜厚度的增加。因此,在所述硅薄膜中,基本上为倒截锥状的硅颗粒的直径不会增大。因此,在具有主要含有硅来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薄膜的能量装置中,即使增加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以获得大的容量,循环特性也不会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431153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184362.5
申请日:2003-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40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固相A和固相B,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围固相A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被固相B覆盖。固相A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硅、锡和锌的元素,并且固相B包括:固相A中含有的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第IIA族元素、过渡元素、第IIB族元素、第IIIB族元素和第IVB族元素的元素。对选自固相A和固相B的至少一种固相的原子排列和结构(例如晶体结构或非晶形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抑制了由于充电/放电周期所致的品质降低。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负极材料,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具有优异充电/放电周期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19194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03806506.1
申请日:2003-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含有固相B中分散了固相A的复合粒子,前述复合粒子的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获得的衍射线中,归属于固相A的衍射X射线的最大衍射X射线强度IA和归属于固相B的衍射X射线的最大衍射X射线强度IB之比IA/IB满足0.001≤IA/IB≤0.1。该负极材料能够抑制随着循环出现的微细化。此外,通过使用该负极材料,能够获得高容量且循环寿命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495938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7008.9
申请日:2003-09-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40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2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阴极材料,其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固相A和固相B,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围固相A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被固相B覆盖。固相A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硅、锡和锌的元素,并且固相B包括:固相A中含有的上述至少一种元素,以及至少一种选自第IIA族元素、过渡元素、第IIB族元素、第IIIB族元素和第IVB族元素的元素。对选自固相A和固相B的至少一种固相的原子排列和结构(例如晶体结构或非晶形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将上述材料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阴极材料,抑制了由于充电/放电周期所致的品质降低。另外,通过使用上述阴极材料,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具有优异充电/放电周期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