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2427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30032.4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33 , B60R16/04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 B60L11/02 , B60R16/03 , B60R16/033 , H02J7/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车辆用电源系统。混合动力电源(112)是二次电池(126)与EDLC(128)并联连接而构成。第一开关(L1)将混合动力电源(112)与铅蓄电池(110)并联连接。电源控制部(114)控制混合动力电源(112)和铅蓄电池(110)的电力供给。混合动力电源(112)与用于使车辆的发动机启动的启动器(116)连接,并且经由第一开关(L1)连接于除启动器(116)以外的电气组件(122)。铅蓄电池(110)连接于电气组件(122),并且经由第一开关(L1)连接于启动器(116)。
-
公开(公告)号:CN1210734C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0103834.6
申请日:2000-03-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包括:将一对平板状的电极在其间夹装有隔片且使各电极的端面相互向相反方向凸出的情况下卷绕成的中空状电容器元件;在所述向相反方向凸出的电极各端面上,用金属喷涂、焊接、钎焊、使用导电性粘合剂进行粘接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连接的电极部;与所述电极部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端子;安放所述电容器元件和驱动用电解液的筒状金属壳体;封闭所述金属壳体的开口部的封口板。能降低电极的电阻,且能实现电容器的小型化和减少构件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2C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98800844.0
申请日:1998-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G11/58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电气设备及电动汽车的再生、蓄电用的大电容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低软化点树脂及四氟乙烯、胶乳树脂等添加至集电体用树脂中,由此改善集电体的柔软性、厚膜涂敷性、卷绕性能等;再使用高压分散机分散电极液,制得集电体,可进一步大幅提高集电体的电容密度。由此,可以制得更加大型化、具有更大电容、低成本的双电层电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324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80030032.4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33 , B60R16/04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 B60L11/02 , B60R16/03 , B60R16/033 , H02J7/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车辆用电源系统。混合动力电源(112)是二次电池(126)与EDLC(128)并联连接而构成。第一开关(L1)将混合动力电源(112)与铅蓄电池(110)并联连接。电源控制部(114)控制混合动力电源(112)和铅蓄电池(110)的电力供给。混合动力电源(112)与用于使车辆的发动机启动的启动器(116)连接,并且经由第一开关(L1)连接于除启动器(116)以外的电气组件(122)。铅蓄电池(110)连接于电气组件(122),并且经由第一开关(L1)连接于启动器(116)。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46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175686.7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0 , H01G9/08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元件,其具有第1与第2电极;电解液;第1与第2集电板,它们分别与电容器元件的第1与第2电极接合,由金属构成;壳体,其收纳电容器元件、电解液、第1集电板与第2集电板;端子板,其设置在壳体的开口部,与第2电极接合;和封口橡胶,其密封端子板与壳体的开口部。壳体具有侧面筒状部和封闭侧面筒状部的底板。壳体的底板的内表面具有与第1集电板抵接的抵接部和与第1集电板相对的接合部。接合部具有从抵接部离开并且与第1集电板接合的接合点和在接合点的周围从第1集电板起隔着间隙地与第1集电板相对的分离部。该电容器具有电极的连接可靠性高,防止产生不需要的阻力、产生壳体上的针孔。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85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780019925.9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其通过降低可极化电极层的电阻以及抑制壳体内的气体产生来提高可靠性。为此,在由金属箔形成的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将安装有引线的电极作为正负一对,在所述电极间夹着隔膜并以可极化电极层相对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成电容器元件,将所述电容器元件与驱动用电解液一同收纳于壳体而成双电层电容器。并且,引线安装在电极上的可极化电极层已被去除的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在将引线的与集电体连接的部分的投影面积作为1时,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的面积为1以上2.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67896A
公开(公告)日:2000-09-27
申请号:CN00103834.6
申请日:2000-03-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包括:将一对平板状的电极在其间夹装有隔片且使各电极的端面相互向相反方向凸出的情况下卷绕成的中空状电容器元件;在所述向相反方向凸出的电极各端面上,用金属喷涂、焊接、钎焊、使用导电性粘合剂进行粘接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连接的电极部;与所述电极部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端子;安放所述电容器元件和驱动用电解液的筒状金属壳体;封闭所述金属壳体的开口部的封口板。能降低电极的电阻,且能实现电容器的小型化和减少构件数。
-
公开(公告)号:CN1229517A
公开(公告)日:1999-09-22
申请号:CN98800844.0
申请日:1998-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G11/58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电气设备及电动汽车的再生、蓄电用的大电容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低软化点树脂及四氟乙烯、胶乳树脂等添加至集电体用树脂中,由此改善集电体的柔软性、厚膜涂敷性、卷绕性能等;再使用高压分散机分散电极液,制得集电体,可进一步大幅提高集电体的电容密度。由此,可以制得更加大型化、具有更大电容、低成本的双电层电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465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75686.7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0 , H01G9/08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元件,其具有第1与第2电极;电解液;第1与第2集电板,它们分别与电容器元件的第1与第2电极接合,由金属构成;壳体,其收纳电容器元件、电解液、第1集电板与第2集电板;端子板,其设置在壳体的开口部,与第2电极接合;和封口橡胶,其密封端子板与壳体的开口部。壳体具有侧面筒状部和封闭侧面筒状部的底板。壳体的底板的内表面具有与第1集电板抵接的抵接部和与第1集电板相对的接合部。接合部具有从抵接部离开并且与第1集电板接合的接合点和在接合点的周围从第1集电板起隔着间隙地与第1集电板相对的分离部。该电容器具有电极的连接可靠性高,防止产生不需要的阻力、产生壳体上的针孔。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853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80019925.9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其通过降低可极化电极层的电阻以及抑制壳体内的气体产生来提高可靠性。为此,在由金属箔形成的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将安装有引线的电极作为正负一对,在所述电极间夹着隔膜并以可极化电极层相对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成电容器元件,将所述电容器元件与驱动用电解液一同收纳于壳体而成双电层电容器。并且,引线安装在电极上的可极化电极层已被去除的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在将引线的与集电体连接的部分的投影面积作为1时,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的面积为1以上2.0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