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68381.4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负极活性物质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所含的Si系颗粒的含量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52)的总量为6质量%~13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68182.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且包含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包含具有1层~5层的石墨烯片的碳纳米管0.01质量%~0.4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168381.4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负极活性物质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所含的Si系颗粒的含量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52)的总量为6质量%~13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09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378431.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44 ,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收纳有至少包含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组的壳体,将第1电解液浸渍入电极组中,将负极的电位降低至第1电位,将FEC注入至壳体中,将负极的电位降低至第2电位。负极至少包含石墨和硅氧化物。第1电解液不包含FEC。添加剂具有0.5V(vs.Li+/Li)以上且1.5V(vs.Li+/Li)以下的还原分解电位。第1电位高于0.2V(vs.Li+/Li),且为还原分解电位以下。第2电位为0.2V(vs.Li+/Li)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128600.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包含负极、正极和电解质。负极至少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和高分子粘合剂。负极活性材料至少包含石墨质材料和硅氧化物材料。石墨质材料的每单位表面积的酸性官能团量为0.017mmol/m2以上且0.086mmol/m2以下。高分子粘合剂具有羧基。且高分子粘合剂的主链长度为0.53μm以上且2.13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231511.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非水性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负极材料包含复合粒子。各个所述复合粒子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和膜。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包含硅氧化物相和锂硅酸盐相。所述膜覆盖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表面。所述膜包含阴离子交换树脂。氟化物离子结合到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基团上。所述负极材料中的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含量不高于33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168182.3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且包含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包含具有1层~5层的石墨烯片的碳纳米管0.01质量%~0.4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0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149069.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正极包含正极混合材料层。负极包含负极混合材料层。正极混合材料层的全部和负极混合材料层的一部分隔着插入在它们之间的隔膜彼此相对。负极混合材料层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不与正极混合材料层相对的区域,并且是从与正极混合材料层的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延伸到与该位置间隔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10mm的地点的区域。第二区域是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第一区域包含掺杂有锂的硅氧化物。第二区域包含硅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49069.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正极包含正极混合材料层。负极包含负极混合材料层。正极混合材料层的全部和负极混合材料层的一部分隔着插入在它们之间的隔膜彼此相对。负极混合材料层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不与正极混合材料层相对的区域,并且是从与正极混合材料层的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延伸到与该位置间隔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10mm的地点的区域。第二区域是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第一区域包含掺杂有锂的硅氧化物。第二区域包含硅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0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78431.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44 ,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5 , H01M4/0447 ,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4/587 , H01M10/049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2J7/007 , H01M10/058 , H01M4/485 , H01M10/4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收纳有至少包含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组的壳体,将第1电解液浸渍入电极组中,将负极的电位降低至第1电位,将FEC注入至壳体中,将负极的电位降低至第2电位。负极至少包含石墨和硅氧化物。第1电解液不包含FEC。添加剂具有0.5V(vs.Li+/Li)以上且1.5V(vs.Li+/Li)以下的还原分解电位。第1电位高于0.2V(vs.Li+/Li),且为还原分解电位以下。第2电位为0.2V(vs.Li+/Li)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