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86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610814228.3
申请日:2013-09-09
申请人: 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 长野县
IPC分类号: H01J9/02 , H01J61/073
摘要: 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放电灯。本发明的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固相接合来制造放电灯用电极的方法,在本方法中,使柱状的前端固体部件与柱状的主体固体部件经由彼此的接合面进行固相接合,其中,所述前端固体部件构成电极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发射体,所述主体固体部件至少构成电极主体部,且具有直径比前端固体部件的接合面大的接合面,针对通过固相接合而生成的电极材料,以形成锥状的电极前端部的方式实施切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44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380048037.5
申请日:2013-09-09
申请人: 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 长野县
IPC分类号: H01J9/02 , H01J61/06 , H01J61/073
CPC分类号: H01J61/86 , G03F7/70016 , H01J9/04 , H01J61/0732 , H01J61/0735
摘要: 本发明的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固相接合来制造放电灯用电极的方法,在本方法中,使柱状的前端固体部件与柱状的主体固体部件经由彼此的接合面进行固相接合,其中,所述前端固体部件构成电极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发射体,所述主体固体部件至少构成电极主体部,且具有直径比前端固体部件的接合面大的接合面,针对通过固相接合而生成的电极材料,以形成锥状的电极前端部的方式实施切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4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80048037.5
申请日:2013-09-09
申请人: 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 长野县
IPC分类号: H01J9/02 , H01J61/06 , H01J61/073
CPC分类号: H01J61/86 , G03F7/70016 , H01J9/04 , H01J61/0732 , H01J61/0735
摘要: 本发明的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固相接合来制造放电灯用电极的方法,在本方法中,使柱状的前端固体部件与柱状的主体固体部件经由彼此的接合面进行固相接合,其中,所述前端固体部件构成电极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发射体,所述主体固体部件至少构成电极主体部,且具有直径比前端固体部件的接合面大的接合面,针对通过固相接合而生成的电极材料,以形成锥状的电极前端部的方式实施切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816130.1
申请日:2013-09-09
申请人: 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 长野县
IPC分类号: H01J9/04 , H01J61/073 , H01J61/86 , G03F7/20
CPC分类号: H01J61/86 , G03F7/70016 , H01J9/04 , H01J61/0732 , H01J61/0735
摘要: 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放电灯。本发明的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固相接合来制造放电灯用电极的方法,在本方法中,使柱状的前端固体部件与柱状的主体固体部件经由彼此的接合面进行固相接合,其中,所述前端固体部件构成电极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发射体,所述主体固体部件至少构成电极主体部,且具有直径比前端固体部件的接合面大的接合面,针对通过固相接合而生成的电极材料,以形成锥状的电极前端部的方式实施切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36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816130.1
申请日:2013-09-09
申请人: 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 长野县
IPC分类号: H01J9/04 , H01J61/073 , H01J61/86 , G03F7/20
摘要: 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放电灯。本发明的放电灯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固相接合来制造放电灯用电极的方法,在本方法中,使柱状的前端固体部件与柱状的主体固体部件经由彼此的接合面进行固相接合,其中,所述前端固体部件构成电极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发射体,所述主体固体部件至少构成电极主体部,且具有直径比前端固体部件的接合面大的接合面,针对通过固相接合而生成的电极材料,以形成锥状的电极前端部的方式实施切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615278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10425119.X
申请日:2011-12-16
申请人: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长野县
CPC分类号: C09K5/14 , B22F3/10 , B22F7/08 , B22F9/04 , C01B32/158 , C01B32/182 , C01B2202/00 , C22C1/0425 , C22C1/1084 , C22C26/00 , F28D15/046 , F28F21/02 , F28F21/08 , F28F2245/02 , F28F2255/18 , H01L2924/0002 , Y02P20/124 , Y10T428/25 , Y10T428/256 , Y10T428/30 , H01L2924/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能够将碳材料粉碎的强度向所述碳材料和金属粉末施加机械冲击力,从而使所述碳材料附着至金属粉末表面。本发明还提供金属复合材料、制造散热部件的方法、以及散热部件。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金属复合材料、所述制造散热部件的方法以及所述散热部件,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1527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425119.X
申请日:2011-12-16
申请人: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长野县
CPC分类号: C09K5/14 , B22F3/10 , B22F7/08 , B22F9/04 , C01B32/158 , C01B32/182 , C01B2202/00 , C22C1/0425 , C22C1/1084 , C22C26/00 , F28D15/046 , F28F21/02 , F28F21/08 , F28F2245/02 , F28F2255/18 , H01L2924/0002 , Y02P20/124 , Y10T428/25 , Y10T428/256 , Y10T428/30 , H01L2924/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能够将碳材料粉碎的强度向所述碳材料和金属粉末施加机械冲击力,从而使所述碳材料附着至金属粉末表面。本发明还提供金属复合材料、制造散热部件的方法、以及散热部件。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金属复合材料、所述制造散热部件的方法以及所述散热部件,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716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680000565.3
申请日:2006-08-22
IPC分类号: C22C49/14 , C22C49/11 , B21B3/00 , C22F1/18 , B22F1/02 , C22C101/10 , B22F3/14 , C22C121/02 , C22F1/00 , B22F3/24 , C22C47/14
CPC分类号: B21B3/02 , B21B3/00 , C22C47/04 , C22C47/14 , C22C49/11 , Y10T428/12063 , Y10T428/12139 , Y10T428/1234 , Y10T428/12806 , Y10T428/12812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钛合金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碳纤维在钛合金的晶粒中分散,所述碳纤维由这样一种层所包覆,所述层包含与碳反应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以及由此形成的碳化物。所述与碳反应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优选为选自硅(Si)、铬(Cr)、钛(Ti)、钒(V)、钽(Ta)、钼(Mo)、锆(Zr)、硼(B)和钙(C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所述碳纤维优选为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根据本发明的钛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例如抗拉强度、杨氏模量、韧性和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52737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80000565.3
申请日:2006-08-22
IPC分类号: C22C49/14 , C22C49/11 , B21B3/00 , C22F1/18 , B22F1/02 , C22C101/10 , B22F3/14 , C22C121/02 , C22F1/00 , B22F3/24 , C22C47/14
CPC分类号: B21B3/02 , B21B3/00 , C22C47/04 , C22C47/14 , C22C49/11 , Y10T428/12063 , Y10T428/12139 , Y10T428/1234 , Y10T428/12806 , Y10T428/12812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钛合金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碳纤维在钛合金的晶粒中分散,所述碳纤维由这样一种层所包覆,所述层包含与碳反应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以及由此形成的碳化物。所述与碳反应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优选为选自硅(Si)、铬(Cr)、钛(Ti)、钒(V)、钽(Ta)、钼(Mo)、锆(Zr)、硼(B)和钙(Ca)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所述碳纤维优选为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根据本发明的钛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例如抗拉强度、杨氏模量、韧性和硬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