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振器及其调整方法及其弹簧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352204.8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器及其调整方法及其弹簧更换方法,隔振器包括:上盖板、下座板和至少两个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包括压簧、弹簧盖板、挤压部件、调整垫板、牵拉索和锁紧机构;压簧的一端连接在下座板上,另一端依次通过弹簧盖板和调整垫板抵接在上盖板上;在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下座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弹簧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挤压部件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并能够抵接在弹簧盖板上,牵拉索的一端与挤压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压簧和第二通孔,锁紧机构设置在下座板上,并能够将牵拉索固定在下座板上。其能够降低调高和调平的操作难度,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其中某个弹簧的单独更换。

    一种隔振器及其调整方法及其弹簧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352204.8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器及其调整方法及其弹簧更换方法,隔振器包括:上盖板、下座板和至少两个缓冲单元,缓冲单元包括压簧、弹簧盖板、挤压部件、调整垫板、牵拉索和锁紧机构;压簧的一端连接在下座板上,另一端依次通过弹簧盖板和调整垫板抵接在上盖板上;在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下座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弹簧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挤压部件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并能够抵接在弹簧盖板上,牵拉索的一端与挤压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压簧和第二通孔,锁紧机构设置在下座板上,并能够将牵拉索固定在下座板上。其能够降低调高和调平的操作难度,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其中某个弹簧的单独更换。

    一种减震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1422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251768.9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和布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中间阻尼部件。其中,中间阻尼部件能够沿所述顶板产生横向的水平移动和水平转动,并且,中间阻尼部件与底板连接并且能够沿底板产生横向水平移动。中间阻尼部件沿顶板和底板横向均匀布置,并且中间阻尼部件包括两段对称布置且互相连成整体的圆弧形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减震装置,在地震或飓风来临时,能够适应桥梁的横向地震位移并为桥梁提供附加阻尼耗散输入能和为桥梁提供横向屈服力从而起到防落梁作用。

    浮置板道床用隔振器失效指示组件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769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86661.1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浮置板道床用隔振器失效指示组件,包括设置在隔振器外的外套筒和失效指示组件,外套筒的顶部设有用于观察失效指示组件指示状态的观察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外套筒内且置于隔振器上的调高垫板,所述的调高垫板的顶面与外套筒内部的中间板相抵,失效指示组件装于调高垫板上方,且随调高垫板与中间板的脱离而改变指示状态。本发明检查人员通过观察口观察到失效指示组件改变了指示状态,则说明隔振器已经失效,指示作用明显,易于观察,且结构简单无需对指示装置本身进行日常维护,更换方便、经济性好,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减震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14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51768.9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和布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中间阻尼部件。其中,中间阻尼部件能够沿所述顶板产生横向的水平移动和水平转动,并且,中间阻尼部件与底板连接并且能够沿底板产生横向水平移动。中间阻尼部件沿顶板和底板横向均匀布置,并且中间阻尼部件包括两段对称布置且互相连成整体的圆弧形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减震装置,在地震或飓风来临时,能够适应桥梁的横向地震位移并为桥梁提供附加阻尼耗散输入能和为桥梁提供横向屈服力从而起到防落梁作用。

    一种道床动力吸振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9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46583.5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床动力吸振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弹性层和质量块,弹性层包括若干螺旋结构的弹性体、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弹性体自身合围成环状结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分别刚性连接于环状结构的轴向两端;质量块刚性连接于上固定件的顶部,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均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且保持减振效果的能力较强;本方法可以将弹性体的结构精度大幅提升,使得道床动力吸振器的减振能力分布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减振耗能和延长使用寿命,并可以通过热处理弹性体的弹性可以轻易调整,从而能够更加适配于设计需要;同时,能大大提高采用多个弹性体时的装配速度,也便于后期更换各组成部件。

    浮置板道床用隔振器失效指示组件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769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886661.1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浮置板道床用隔振器失效指示组件,包括设置在隔振器外的外套筒和失效指示组件,外套筒的顶部设有用于观察失效指示组件指示状态的观察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外套筒内且置于隔振器上的调高垫板,所述的调高垫板的顶面与外套筒内部的中间板相抵,失效指示组件装于调高垫板上方,且随调高垫板与中间板的脱离而改变指示状态。本发明检查人员通过观察口观察到失效指示组件改变了指示状态,则说明隔振器已经失效,指示作用明显,易于观察,且结构简单无需对指示装置本身进行日常维护,更换方便、经济性好,易于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