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300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680075569.1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铃木贵之

    Abstract: 装接于15°锥度的规定轮辋的充气轮胎具备胎圈部、胎圈芯、胎体、钢帘线增强层以及胎圈橡胶层。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的距离为4mm以上8mm以下,胎圈基部的胎趾处的轮胎半径R2与胎踵处的轮胎半径R1之比R2/R1为0.935以上0.975以下。

    充气轮胎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279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10205159.6

    申请日:2009-10-16

    Inventor: 铃木贵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改善的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这种充气轮胎(1)在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上看,从轮胎赤道平面(CL)到外周向主槽(52)的距离(t)和从轮胎赤道平面(CL)到带边缘垫(35)的胎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距离(b)之间满足0.85≤t/b≤0.90的关系。另外,具有最大宽度的带束层(33)的半宽(d)和从轮胎赤道平面到上述细槽的距离(u)之间满足0.97≤d/u≤1.03的关系,并且位于最外层中的上述带束层的半宽(a)和上述外周向主槽的距离(t)之间满足1.15≤a/t≤1.25的关系。

    充气轮胎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80082829.2

    申请日:2017-10-03

    Abstract: 为了提高湿地性能而不降低耐不均匀磨耗性,在充气轮胎1中具备:一对周向主槽20,隔着轮胎赤道面CL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中央横纹槽31,两端与一对周向主槽20连接;以及中央花纹块11,由中央横纹槽31和一对周向主槽20划分出来,中央横纹槽31具有两处以上弯折部32,在中央花纹块11形成有两端与一对周向主槽20连接,并具有两处以上弯折部62的中央细槽61。

    充气轮胎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2402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980146371.8

    申请日:2009-11-24

    Abstract: 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具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多条周向主槽(21)、(22)以及由这些周向主槽(21)、(22)分隔形成的多个条状花纹(31)~(33)。此外,在轮胎子午线方向剖面图上,中央条状花纹(31)、(32)的触地面由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平滑曲线Rc形成,此外,胎肩条状花纹(33)的触地面由向轮胎径向内侧凸出的平滑曲线Rs形成。此外,中央条状花纹(31)、(32)的曲线Rc与胎肩条状花纹(33)的曲线Rs相交于交点P。此时,中央条状花纹(31)、(32)的曲线Rc的延长线与胎肩条状花纹(33)的曲线Rs之间的距离d随着从交点P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移动而增大。

    充气轮胎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3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4376.4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铃木贵之

    Abstract: 为了确保再充气性并且抑制胎趾的变形,装接于15°锥形的规定轮辋充的气轮胎1具备:一对胎圈部20,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的两侧;以及胎圈芯21,设置于一对胎圈部20的每一个,胎圈部20的位于胎圈芯21的内周面22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A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位于穿过延长线A与轮胎内表面40的交点P,以与延长线A垂直的角度从延长线A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虚拟线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穿过胎圈底部25和轮胎内表面40的交点Q以及延长线A和轮胎内表面40的交点P的线段C与虚拟线B形成的角度α为0°以上且25°以下。

    充气轮胎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780082829.2

    申请日:2017-10-03

    Abstract: 为了提高湿地性能而不降低耐不均匀磨耗性,在充气轮胎(1)中具备:一对周向主槽(20),隔着轮胎赤道面CL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中央横纹槽(31),两端与一对周向主槽(20)连接;以及中央花纹块(11),由中央横纹槽(31)和一对周向主槽(20)划分出来,中央横纹槽(31)具有两处以上弯折部(32),在中央花纹块(11)形成有两端与一对周向主槽(20)连接,并具有两处以上弯折部(62)的中央细槽(61)。

    充气轮胎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4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80021875.1

    申请日:2017-08-30

    Inventor: 铃木贵之

    Abstract: 为了兼顾冰雪上性能的提高和低噪声化,充气轮胎(1)具备:多个周向主槽(10),形成于胎面表面(3),在轮胎周向延伸;多个横纹槽(15),形成于胎面表面(3),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多个花纹块(20),由横纹槽(15)划分出轮胎周向的两侧,由周向主槽(10)划分出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以及细槽(30),形成于花纹块(20),细槽(30)具有多个弯曲部(35),并且,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细槽(32)和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细槽(31),宽度方向细槽(31)和周向细槽(32)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多个,并通过与另一方交叉而具有多个交点(37)。

    充气轮胎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3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80074376.4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铃木贵之

    Abstract: 为了确保再充气性并且抑制胎趾的变形,装接于15°锥形的规定轮辋充的气轮胎1具备:一对胎圈部20,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的两侧;以及胎圈芯21,设置于一对胎圈部20的每一个,胎圈部20的位于胎圈芯21的内周面22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A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位于穿过延长线A与轮胎内表面40的交点P,以与延长线A垂直的角度从延长线A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虚拟线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穿过胎圈底部25和轮胎内表面40的交点Q以及延长线A和轮胎内表面40的交点P的线段C与虚拟线B形成的角度α为0°以上且25°以下。

    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30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80075569.1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铃木贵之

    Abstract: 装接于15°锥度的规定轮辋的充气轮胎具备胎圈部、胎圈芯、胎体、钢帘线增强层以及胎圈橡胶层。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的距离为4mm以上8mm以下,胎圈基部的胎趾处的轮胎半径R2与胎踵处的轮胎半径R1之比R2/R1为0.935以上0.975以下。

    充气轮胎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8916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780004199.3

    申请日:2007-10-05

    Inventor: 铃木贵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1/042 B60C11/047 B60C2011/1361 Y10S152/01

    Abstract: 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2)、和由这些周向主槽(2)所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3)。在至少一个周向主槽(2)的槽底部(23)上形成突起部(21)。该突起部(21)沿周向主槽(2)的槽长方向连续地延伸且高度h1沿着槽长方向呈波状地变化。另外,在周向主槽(2)的槽底部(23)上形成连接部(22),该连接部连接突起部(21)和周向主槽(2)的至少一方槽壁部(2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