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0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682419.9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R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频段低频磁信号发生器,包括永磁体、驱动部及应变部;驱动部为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驱动部设置在两个永磁体之间且两端沿永磁体的极性方向延伸,驱动部能够在外部交变电场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机械变形或者机械压力;应变部为磁致伸缩材料制成,应变部设置在两个永磁体之间且两端沿永磁体的极性方向延伸,应变部随驱动部同步发生周期性的应变;通过将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驱动部与磁致伸缩材料的应变部以非对称模式进行结合,当对驱动部施加外部交变电场时会使应变部随驱动部同步发生机械形变,并通过两个永磁体之间的静态偏置磁场使磁致伸缩材料内的磁偶极子发生定向偏转,在同一装置上产生了多个频段频率的低频磁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36410.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PVDF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试验装置包括玻璃基底、附着于所述玻璃基底上表面且能够与PVDF基复合膜形成刚性结构的化学锚边层,所述化学锚边层中部具有供浇筑铸膜液的镂空区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填料按照设计比例投入到用于溶解PVDF的溶剂中,分散均匀;S2、将PVDF粉末按照设计比例投入分散液中,加热溶解;S3、向化学锚边层的镂空区域内倒入PVDF铸膜液,加热固化成膜;S4、沿化学锚边层的镂空区域边界进行切割,即可得到致密的PVDF基复合膜。本发明解决了在PVDF基复合膜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大内聚力造成的膜难以平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9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3709.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14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波复合介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氨水、去离子水、乙醇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均匀,将正硅酸四乙酯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离心、烘干得到固体产物;将上述固体产物经高温煅烧处理,得到微米级的微‑介孔二氧化硅球;将上述微米级的微‑介孔二氧化硅球与聚四氟乙烯乳液混合,得到有机‑无机共混物;将上述有机‑无机共混物采用压延混炼工艺压延成型,得到复合材料预压片;将上述复合材料预压片经真空热压烧结处理,得到微波复合介质基板。通过形成微‑介孔二氧化硅球,与聚四氟乙烯分子链形成“钉扎”物理相互作用,促使复合材料兼具较低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及热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4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62749.2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化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致伸缩材料磁化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连接架、驱动单元和磁力测试单元,第一连接座固定于固定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可分别固定被测工件的两端,连接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座,连接架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二连接座的方向延伸,驱动单元可通过对连接架的驱动,使第二连接座移动,并使第二连接座位移并拉伸被测工件,即可得知被测工件所受应力,进而再通过磁力测试单元测试被测工件的磁化强度,通过连接架的设置,使得驱动单元远离被测工件和磁力测试单元,避免驱动单元对磁力测试单元测试磁化强度造成干扰,进而提升磁化强度测试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4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698117.1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在乙醇/水介质体系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采用苯乙烯单体和少量阳离子型功能单体制备了表面带正电荷的改性聚苯乙烯(PS)微球,然后以氨水为催化剂,二氧化硅前驱体在改性PS微球表面水解缩聚,形成包覆改性PS微球表面的二氧化硅壳层,最后通过后续热处理去除模板,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二氧化硅微球,该制备方法通过调整原料组分的比例可以对中空二氧化硅球的尺寸、壁厚和形貌进行调控,所制备得到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可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7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64121.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频高速环境的微波复合介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路板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酸溶液解决因玻璃纤维其特殊性能而带来的尖端带电,利用聚氧化乙烯作为分散剂和增稠剂,提高制备的玻璃纤维的分散液以及后续共混物中玻璃纤维的分散均匀性,有利于后续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降低热膨胀系数,利用聚四氟乙烯使得所述微波复合介质基板也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并提高其热稳定性,利用真空热压烧结,以保证制备的基板的致密性促进聚四氟乙烯与玻璃纤维形成良好的结合作用,从而提高所述微波复合介质基板的介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得到用于高频高速环境的微波复合介质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0254.6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L41/083 , H01L41/09 , H01L4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结构的低频主动抑振系统,该系统包括抑振功能器件和主动抑振系统装置,其中,该抑振功能器件结构包括压电纤维复合层、两层分别覆盖在压电纤维复合层顶面和底面的金属电极层以及两层将压电纤维复合层和金属电极层封装成一体的封装层;本发明着眼于解决现有技术低频振动范围内抑振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结构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抑振功能器件部分的嵌入式设计,凭借压电纤维复合层的柔性特征,使用时可以将该抑振功能器件通过封装层共形嵌入到振动机构内部,显著降低了振动机构的振动能传导到抑振功能器件过程中的振动损耗,极大地提高了抑振功能器件与振动机构的机械耦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0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2435.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8L27/18 , C08K9/10 , C08K3/36 , C08K9/06 , C08K7/26 , C08J5/18 , B32B27/32 , B32B27/18 , B32B27/08 ,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37/06 , B3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频高速环境的微波复合介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波介电领域。本发明用纳米实心二氧化硅陶瓷粉和正硅酸四乙酯通过水热法构筑成多孔结构的二氧化硅陶瓷粉,相较于直接用正硅酸四乙酯作为单一硅源生成的介孔二氧化硅产率更高,且反应条件相对简易,有望批量生产;本发明将多孔二氧化硅陶瓷纳米球用偶联剂改性后与聚四氟乙烯混合,通过压延成型和真空热压法使改性后的二氧化硅陶瓷纳米球与聚合物基体混合均匀,使板材致密,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与机械强度,制备得到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的微波复合介质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16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353054.0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自整流压电俘能器及制备方法,包括量子点整流压电俘能板和固定装置,量子点整流压电俘能板与固定装置连接,量子点整流压电俘能板包括基板、压电元件层和p型量子点自整流层,压电元件层和p型量子点自整流层依次铺设于基板上。实现将压电元件层产生的交流电能直接转化为直流电能,无需再加装外部整流,极大降低了电能的损耗,便于器件的集成化与小型化,提高了压电俘能器件的能量采集转化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