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665876.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
Inventor: 吴攀 , 陆永军 , 曾华荣 , 陆彦 , 王淮 , 李寿千 , 王海鹏 , 黄廷杰 , 左利钦 , 谢亿秦 , 黄海鸥 , 彭广益 , 刘怀湘 , 王志力 , 朱明成 , 莫思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的方法,属于环保工程与水污染处理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相关参数开始向模型中加注标记物;S2、持续实时测量标记物余量值和模型水体中标记物浓度值C测,并依据这两个值确定是否要加注标记物;如要加注标记物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S3、根据C测实时调整标记物加注流量,并对加注的标记物进行三维导流和涡流旋转扩散,所述三维导流用于使标记物在模型水体中扩散均匀,所述涡流旋转扩散用于加快标记物的扩散速度;S4、判定C设与C测的差值是否为零,如果为零,终止标记物加注;否则补充标记物并返回步骤S2;本发明能高效、精准的向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5876.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
Inventor: 吴攀 , 陆永军 , 曾华荣 , 陆彦 , 王淮 , 李寿千 , 王海鹏 , 黄廷杰 , 左利钦 , 谢亿秦 , 黄海鸥 , 彭广益 , 刘怀湘 , 王志力 , 朱明成 , 莫思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的方法,属于环保工程与水污染处理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相关参数开始向模型中加注标记物;S2、持续实时测量标记物余量值和模型水体中标记物浓度值C测,并依据这两个值确定是否要加注标记物;如要加注标记物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S3、根据C测实时调整标记物加注流量,并对加注的标记物进行三维导流和涡流旋转扩散,所述三维导流用于使标记物在模型水体中扩散均匀,所述涡流旋转扩散用于加快标记物的扩散速度;S4、判定C设与C测的差值是否为零,如果为零,终止标记物加注;否则补充标记物并返回步骤S2;本发明能高效、精准的向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853524.X
申请日:2022-07-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限制性航道中可消浪集鱼的腔体‑植被护岸结构设计方法,在限制性航道的岸坡引入腔体‑植被于一体的生态断面结构形式;所述腔体迎水面为上设有若干贯通圆孔的插板,使迎水面通透。利用船舶航行模型试验,根据腔体内紊动能和鱼类的偏好紊动能范围,确定最佳腔体透空率;以及根据不同密度植被的消浪效果,确定最佳植被密度。采用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生态护岸结构兼具消浪和集鱼功能且适用于限制性航道,该结构可有效减小限制性航道船行波对护岸带来的冲刷,并具有集鱼效果,大幅度增加其生境效应,为类似限制性航道的生态护岸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2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53524.X
申请日:2022-07-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限制性航道中可消浪集鱼的腔体‑植被护岸结构设计方法,在限制性航道的岸坡引入腔体‑植被于一体的生态断面结构形式;所述腔体迎水面为上设有若干贯通圆孔的插板,使迎水面通透。利用船舶航行模型试验,根据腔体内紊动能和鱼类的偏好紊动能范围,确定最佳腔体透空率;以及根据不同密度植被的消浪效果,确定最佳植被密度。采用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生态护岸结构兼具消浪和集鱼功能且适用于限制性航道,该结构可有效减小限制性航道船行波对护岸带来的冲刷,并具有集鱼效果,大幅度增加其生境效应,为类似限制性航道的生态护岸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73133.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Inventor: 吴攀 , 陆永军 , 宋云涛 , 陈康 , 徐雪鸿 , 陆彦 , 黄廷杰 , 左利钦 , 秦一飞 , 王堂中 , 姜倩 , 周曹宇 , 杨涛 , 王睿 , 谢金超 , 胡啸宇 , 张高斌 , 房洪旭 , 史明洋 , 李寿千 , 刘怀湘 , 朱明成 , 莫思平 , 王志力 , 侯庆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岸坡防护组件、岸坡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其中,上模块呈倒“山”字形结构,下模块为可与上模块可插接的正“山”字形结构,且下模块配有一体式基座板。通过上、下模块组合快速构建岸坡,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力学稳定性高。拼装完成后,可形成稳固的整体式岸坡结构,达到良好的抗冲刷、护坡效果。上、下模块上开设的透水孔有利于保证水-土连通性,对生态友好,有利于岸坡生境的重建。上模块和下模块间的插接配合结构有利于出现岸坡崩退、突然坍塌等情况时,进行快速地护坡防护构建,于风险应急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9101.6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测量非生物颗粒态磷和生物颗粒态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取目标水体水样;步骤b:用分光光度法测量目标水体水样的总磷含量X;步骤c:测定总磷含量X之后将目标水体水样通过μm级滤纸过滤,再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过滤后初始溶解性总磷含量Y;步骤d:将测定总磷含量X之后的目标水体水样放在超声波破碎仪器中,超声一段时间,将目标水体水样通过μm级滤纸过滤,再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过滤后水的溶解性总磷含量Z;步骤e:计算非生物颗粒态磷含量P1和生物颗粒态磷含量P2:P1=X-Z;P2=Z-Y;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科学、准确定量测定非生物和生物磷组分的缺点,同时也解决现有藻类磷测量方法不能应用到野外水体磷含量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161378.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潮海岸潟湖弱流区流路多样性分时域提升方法。包括:建立湖区水质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导堤长度下污染物浓度数据;建立导堤长度与污染物浓度时域交换率的相关关系,确定适宜的导堤长度;基于选取的导堤长度建立湖区水动力物理模型,试验不同导堤高程下导堤下游固定断面的流量分布数据,构建不同流路时域多样性系数;建立导堤高程与不同流路时域多样性系数的相关关系,基于该相关关系确定适宜导堤高程。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分时域提升强潮海岸潟湖弱流区的流路多样性,解决湖区整体水动力和水质条件无法长效保障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6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19217.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航道局 ,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
Inventor: 魏祥龙 , 陆永军 , 徐伟 , 左利钦 , 刘菁 , 高杰 , 殷红 , 芦安平 , 王茂枚 , 袁聪 , 赵钢 , 朱昊 , 袁赛瑜 , 陆彦 , 黄廷杰 , 林立 , 杨涵苑 , 郑凡 , 卢鹏 , 孟繁强 , 丁跃 , 夏志康 , 李昶 , 李鑫 , 周云金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试验确定光纤传感监测软体排变形时的应变转换方法,包括:模型试验设计;求定点光纤测量得到的断面的伸长量ΔLR;推算测量断面伸长量与基准值的测量偏差ye;求应变传递系数C;分析不同定点间距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光纤弯曲变形εti与排体应变ε'ti的换算。本发明考虑了软体排的拉伸或者压缩变形,也考虑了结构的弯曲变形,可克服光纤固定方式、光纤量规长度以及不同定点间距对软体排变形应变测量精度的影响,可为软体排现场变形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的应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73878.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粉沙淤泥质海岸多分汊入海泓道保港减淤水量调控方法,包括建立粉沙淤泥质河口海岸沉积物输运数值模型,分区率定糙率参数、水动力、沉积物相关参数;根据入海河口外潮位和枢纽规划设计资料确定代表潮型,划定待比选泄流调控窗口期;根据外海大、中、小潮过程与不同强度的风浪掀沙过程,利用参数率定的模型计算窗口期中各泓道下泄不同流量时闸下泓道沉积物冲淤量,当冲淤量趋于零时,对应下泄水量即为入海泓道保港减淤的调控指标。本发明考虑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固结‑起动‑冲刷的全过程并分区计算潮滩糙率,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多分汊入海泓道闸下保港减淤所需水量,为粉沙淤泥质海岸多分汊建闸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提供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76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78406.9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0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颗粒泥沙除磷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泥沙净化、泥沙颗分处理、泥沙表面多孔活化、多孔泥沙负载钙基活化、活性泥沙检测和活性泥沙高效存储。本发明以河湖泥沙为基材,可来源于河湖底泥或黄沙等,获得的细颗粒泥沙经过净化、表面多孔活化后可提升比表面积、孔隙率、粘度等表征吸附性能的关键物理参数,并经过负载钙基活化后形成了负载高钙、低磷的多孔活性泥沙,极大地提升了细颗粒泥沙的磷吸附能力。本发明采用的泥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活化方法高效便捷、过程无二次污染风险,可广泛用于河湖磷污染水体的应急治理,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磷含量,实现了泥沙资源化高效利用和水质改善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