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66388.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植被空间变化的天然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模型从网格尺度区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空间变化,在此基础上,分解下垫面参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贡献率,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对天然径流变化进行准确归因。可更科学地得出在任意空间尺度上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本发明提高了天然径流变化归因的准确性,同时完善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归因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3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73037.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耦合干湿状态辨识与多源信息融合的降水估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如下:获取包括地面站点观测、遥感反演及再分析在内的不同来源、相互独立的多种降水观测信息;基于地面观测降水提取站点有雨/无雨状态值,选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计各站点与栅格的降水概率;优选降水概率阈值,辨识各栅格有雨/无雨状态;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融合地理与多源降水信息,获取栅格融合降水量;利用各栅格有雨/无雨状态辨识结果修正融合降水量,获得降水量估计结果。本发明针对降水干湿状态与降水量分别建模并耦合,有效提升有雨和无雨区辨识的准确性,所得降水空间分布与实际更加吻合,大幅压缩误报率与误报误差,也使其它精度指标有所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373037.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耦合干湿状态辨识与多源信息融合的降水估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如下:获取包括地面站点观测、遥感反演及再分析在内的不同来源、相互独立的多种降水观测信息;基于地面观测降水提取站点有雨/无雨状态值,选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计各站点与栅格的降水概率;优选降水概率阈值,辨识各栅格有雨/无雨状态;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融合地理与多源降水信息,获取栅格融合降水量;利用各栅格有雨/无雨状态辨识结果修正融合降水量,获得降水量估计结果。本发明针对降水干湿状态与降水量分别建模并耦合,有效提升有雨和无雨区辨识的准确性,所得降水空间分布与实际更加吻合,大幅压缩误报率与误报误差,也使其它精度指标有所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375074.3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估算无资料地区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估算流域月尺度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与遥感降水产品数据,并将两类数据进行融合获得面平均降水资料;根据流域内气象站点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流域月尺度面平均潜在蒸散发资料;获取遥感产品中流域月尺度面实际蒸散发资料和陆地水储量变化资料;建立WBM‑DP两参数水文模型,并确定目标函数,优化目标函数,对参数进行率定,随后返回最优值至WBM‑DP两参数水文模型中;根据两参数水文模型的输出参数,计算待估算流域的逐月径流量。本发明解决了数据采集过程的冗余,增加了结果的确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克服了传统参数移植不同方法结果差异较大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8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66388.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植被空间变化的天然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模型从网格尺度区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空间变化,在此基础上,分解下垫面参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贡献率,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对天然径流变化进行准确归因。可更科学地得出在任意空间尺度上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本发明提高了天然径流变化归因的准确性,同时完善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归因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63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75074.3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估算无资料地区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估算流域月尺度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与遥感降水产品数据,并将两类数据进行融合获得面平均降水资料;根据流域内气象站点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流域月尺度面平均潜在蒸散发资料;获取遥感产品中流域月尺度面实际蒸散发资料和陆地水储量变化资料;建立WBM‑DP两参数水文模型,并确定目标函数,优化目标函数,对参数进行率定,随后返回最优值至WBM‑DP两参数水文模型中;根据两参数水文模型的输出参数,计算待估算流域的逐月径流量。本发明解决了数据采集过程的冗余,增加了结果的确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克服了传统参数移植不同方法结果差异较大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20664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786316.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淹没机构的水文信息自动化监控装置,涉及水文信息监控领域,包括监控装置主体、支撑固定部件、一对防撞调节部件和多组浮升防淹部件;支撑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支撑监控装置主体,支撑固定部件包括支撑外杆,以及滑动设于支撑外杆上用于固定监控装置主体的支撑内杆,支撑外杆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一对安装槽,支撑内杆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淹滑槽;一对防撞调节部件,对应安装于一对安装槽内,用于调节支撑内杆的升降。通过设置浮升防淹部件配合可升降的支撑固定部件,可以在水位上升时带动支撑固定部件升高,从而带动监控装置主体升高远离水面,降低监控装置主体被淹没的几率,保护其后续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0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62318.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8/24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20/2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填补方法和系统,涉及降水定量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流域近实时多源雨量、气象、地理空间信息,确定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滞时;构建训练、测试、验证样本;对训练样本进行增广以提高样本数量;构建多个填补模型模拟得到预定流域所述降水时空格局;构建随机森林星地降水融合模型,对降水时空格局进行综合修正,获得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本发明针对当前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存在滞时的问题,构建了滞时内降水时空格局填补和随机森系星地融合模型,模拟修正实现了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的填补,将卫星反演降水由近实时提升至实时水准,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52605.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协同方法和系统,构建耦合区域和城市的水文水动力模型;获得每一洪涝场景下的洪涝模拟数据;调取基础数据中的经济数据并展布至预定分辨率,获得区域和城市的社会经济网格数据;计算每一洪涝场景下的区域和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网格数据;针对研究区域,构建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协同博弈模型,其中主导者为城市排涝、从属者为区域防洪;调用预配置的算法,求解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协同博弈模型,分析博弈过程,并获得Nash均衡策略,输出求解结果。可以为区域与城市防洪排涝博弈提供精细化的决策提供参考,为实现区域与城市防洪排涝风险和效益整体最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17166.4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S13/89 ,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5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类三元搭配的流域洪涝淹没范围集成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洪涝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流域多时相雷达卫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空间配准;通过目视解译标注水体和非水体样本集,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随机分割建模和检验样本集;提取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和纹理特征,构建基于双极化水体指数、基于随机森林和面向对象的三套水体识别模型;基于三套水体识别模型的水体识别结果,计算各套结果的平衡精度指标和集成权重,加权得到多模型水体识别集成结果,最后输出流域洪涝淹没范围矢量边界。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单一方法识别洪涝淹没精度不高、不同方法错位优势集成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洪涝淹没范围的识别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