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钝齿棒杆菌中合成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21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468484.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钝齿棒杆菌中合成L‑鸟氨酸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表达质粒pDXW10质粒,将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进行表达并且对其RBS进行优化同时对起始密码子进行替代。5‑L发酵罐发酵培养重组钝齿棒杆菌SYPO/pDXW10‑EcargAHY‑SmargEb 72h,L‑鸟氨酸的产量达到46.2g/L,比出发菌株钝齿棒杆菌,L‑鸟氨酸的产量提高了62.2%,生产强度达到0.642g/L/h,并且糖酸转化率为0.414g/g。

    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7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479829.9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实现了敲除氮转录调控因子AmtR,过量表达铵转运蛋白AmtB的重组钝齿棒杆菌的构建。采用5‑L发酵罐分批发酵策略,优化发酵条件,最终重组钝齿棒杆菌Cc5‑5/pXMJ19‑amtB发酵至96h,重组菌的L‑精氨酸产量达到60.9±1.31g/L,较出发菌株钝齿棒杆菌SYPA5‑5提高了30.56%,生产强度达到0.634g/L·h,并且糖酸转化率为0.36±0.018g/g,实现了L‑精氨酸的高产。同时,该重组钝齿棒杆菌增加了NH4+的利用,说明敲除氮转录调控因子和过量表达铵转运蛋白对L‑精氨酸的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3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810661242.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表达质粒pDXW10质粒,将来源于S.marcescens Y213的编码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的基因argE进行克隆表达并测定酶学性质。所得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的比酶活最高为798.89U/mg,最适pH为7.0,pH稳定性为7.0‑9.0,最适温度为37℃,温度稳定性为20‑30℃,添加0.1mM Mn2+,Li+,Mg2+金属离子使比酶活提高50%以上。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酶活最高。5‑L发酵罐发酵重组菌株SYPO/pDXW10‑SmargE 96h,L‑鸟氨酸的产量达到38.5g/L,比出发菌株,L‑鸟氨酸的产量提高了33.2%,产率达0.401g/L/h。实现了异源表达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实现L‑鸟氨酸的高效合成。

    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79829.9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实现了敲除氮转录调控因子AmtR,过量表达铵转运蛋白AmtB的重组钝齿棒杆菌的构建。采用5-L发酵罐分批发酵策略,优化发酵条件,最终重组钝齿棒杆菌Cc5-5/pXMJ19-amtB发酵至96h,重组菌的L-精氨酸产量达到60.9±1.31g/L,较出发菌株钝齿棒杆菌SYPA5-5提高了30.56%,生产强度达到0.634g/L·h,并且糖酸转化率为0.36±0.018g/g,实现了L-精氨酸的高产。同时,该重组钝齿棒杆菌增加了NH4+的利用,说明敲除氮转录调控因子和过量表达铵转运蛋白对L-精氨酸的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343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61242.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表达质粒pDXW10质粒,将来源于S.marcescens Y213的编码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的基因argE进行克隆表达并测定酶学性质。所得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的比酶活最高为798.89U/mg,最适pH为7.0,pH稳定性为7.0-9.0,最适温度为37℃,温度稳定性为20-30℃,添加0.1mM Mn2+,Li+,Mg2+金属离子使比酶活提高50%以上。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酶活最高。5-L发酵罐发酵重组菌株SYPO/pDXW10-SmargE 96h,L-鸟氨酸的产量达到38.5g/L,比出发菌株,L-鸟氨酸的产量提高了33.2%,产率达0.401g/L/h。实现了异源表达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实现L-鸟氨酸的高效合成。

    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54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5104.8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整合突变改造双功能尿苷酰转移/去除酶GlnD,修饰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尿苷酰化,提高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成功实现了对双功能尿苷酰转移/去除酶GlnD的整合突变改造,在此基础上过量表达pII信号转导蛋白GlnK,增强GlnK的尿苷酰化。采用5-L发酵罐分批发酵策略,优化发酵条件,最终重组钝齿棒杆菌Cc-HDAA/pXMJ19-glnK发酵至96h,重组菌的L-精氨酸产量达到52.2g/L,生产强度达到0.544g/L·h,实现了L-精氨酸的高产。

    一种在钝齿棒杆菌中合成L-鸟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210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68484.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钝齿棒杆菌中合成L-鸟氨酸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表达质粒pDXW10质粒,将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进行表达并且对其RBS进行优化同时对起始密码子进行替代。5-L发酵罐发酵培养重组钝齿棒杆菌SYPO/pDXW10-EcargAHY-SmargE b72h,L-鸟氨酸的产量达到46.2g/L,比出发菌株钝齿棒杆菌,L-鸟氨酸的产量提高了62.2%,生产强度达到0.642g/L/h,并且糖酸转化率为0.414g/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