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2/N2响应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4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0555.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蒋建中 张婉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N2响应的智能Bola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清洗带正电土壤清洗的新方法,属于表面活性剂科学与应用技术领域。清洗过程包括步骤: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污染土壤混合后鼓入CO2反应后;将油层分离后,再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水相中鼓入N2反应后,得到可循环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本发明中的表面活性剂,通过通入CO2/N2,使表面活性剂结构中的叔胺基团在“非极性”和“强极性”即“有活性”和“无活性”之间智能转换。本发明的方法可将土壤油相残留率降低至0.3%以下,表面活性剂失活后完全进入水相,不影响油相的品质,且表面活性剂用量少。实现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重复利用和回收,有利于实现化学物资的减排和节水等环境友好目标。

    一种含硼酸基表面活性剂的开关型复合乳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1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26562.7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硼酸基表面活性剂的开关型复合乳化剂,该复合乳化剂由无机纳米颗粒分散在硼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形成,将复合乳化剂加至油相或油、水两相中可制备得到超稳定的乳状液,同时该乳状液可通过控制pH值、CO2/N2浓度来改变硼酸基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以及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润湿性,实现在“乳化”与“破乳”之间的快速转换,从而可应用于需保持乳状液暂时稳定的场合,在非均相催化、乳液聚合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含硼酸基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杀菌、防腐、无毒无公害、易生物降解等特点,结合制备的乳状液的转变特性,极大地减少了表面活性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降低了回收的难度,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理念。

    一种水相回收含硒阴离子型乳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91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96346.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蒋建中 余诗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回收含硒阴离子型乳化剂的方法,所述乳化剂为含硒Bola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能够乳化重油、汽油、柴油、动植物油脂、烷烃等油品,形成稳定的O/W或W/O型乳状液。需要破乳时,通过添加氧化剂,乳状液能够快速破乳,油相中没有乳化剂的残留,油品品质未受到影响,表面活性剂完全进入水相;水相加入还原剂后重新获得表面活性剂,实现表面活性剂和水相的同时回收和循环再利用。本发明的水相回收含硒阴离子型乳化剂的方法,可用于油品乳化输送、两相催化,乳液聚合等领域。

    一种可快速破乳的柴油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2963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271050.6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破乳的柴油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对市售普通柴油,仅用商品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分散于水相,即可制成O/W(水包油)型柴油乳状液,乳状液中柴油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70%以上,油珠大小为50~100μm,所需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质量浓度需仅为0.1%~0.5%。本发明所得乳状液不同于Pickering乳状液,其中纳米二氧化颗粒并不吸附于油/水界面,而是分布于连续相水膜中。所得乳状液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较低的闪点,能稳定半个月以上;向乳状液中加入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低浓度的高价电解质即能实现快速破乳,适用于柴油的乳化运输和储存。

    一种二茂铁基双重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

    公开(公告)号:CN10658900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1110368.9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茂铁双重刺激响应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在通入CO2时形成碳酸氢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入N2或空气时表面活性剂分解生成烷基胺,失去表面活性;加入氧化剂,如双氧水等,该表面活性剂被氧化;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钠、硼氢化钠、维他命C等,该表面活性剂能被还原为初始状态,即该表面活性剂具有二氧化碳‑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响应性,该表面活性剂能够形成二氧化碳‑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响应型泡沫、乳状液等。

    一种超低浓度型高效复合乳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8479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0393.7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浓度型高效复合乳化剂,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本发明的高效复合乳化剂由无机纳米颗粒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组成,它们在水介质中带相同电荷。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是高效的O/W型乳化剂,其中纳米颗粒的有效浓度最低可达0.0001wt.%,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浓度最低可达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千分之一。使用这种高效复合乳化剂可以将烷烃、芳烃以及甘油三酯类油性物质乳化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液珠直径在150μm和1μm之间,随乳化剂浓度增加而减小。本发明的高效复合乳化剂,可大幅度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排放,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具有双重刺激响应性能的复合乳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553664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952415.3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重刺激响应性能的复合乳化剂,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这种乳化剂由未经任何改性的商品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和双重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所组成,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原生粒径为20‑200nm,使用浓度为0.1%~3.0%(以水相为基准),由该乳化剂稳定的乳状液属于Pickering乳状液,在50~70℃下向乳状液中通入N2或空气后导致乳化剂失活和乳状液破乳,但在室温下向该体系中通入CO2,则可使乳化剂恢复活性,体系均质后可重新得到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乳状液在300nm以上紫外光照射下后乳液的液滴粒径变大,即该复合乳化剂具有双重刺激响应性。

    CO2/N2-H2O2双重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174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831798.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N2和H2O2双重刺激响应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活性剂在通入CO2时形成碳酸氢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入N2时表面活性剂分解,失去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加入H2O2时被氧化成硒氧化合物,加入维他命C时该硒氧化合物能被还原为表面活性剂初始状态,即该表面活性剂具有CO2/N2-H2O2双重刺激响应性。

    一类双长链非离子型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150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45284.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类双长链非离子型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和应用,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本发明用脂肪醇通过与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乙烷反应,制取了一类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长链烷基甘油醚乙氧基化物。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和无机电解质,其亲水亲油平衡可以通过控制原料脂肪醇的烷基链长以及每个分子加成的环氧乙烷数来调节。该表面活性剂在水/空气界面和油/水界面具有较大的饱和吸附量,因而能高效地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用该类表面活性剂配以其它表面活性剂,其中该类表面活性剂的摩尔分数为0.1~0.5,能在表面活性剂总质量分数0.05%~0.5%范围内,在油藏温度(45℃)下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的界面张力降到10?3mN/m数量级,无需添加任何碱、碱性盐、中性电解质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该类表面活性剂因此适合用作无碱驱油剂。

    一种以温度为触发机制的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

    公开(公告)号:CN1055366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7641.X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7/0085 B01F17/0007 B01F17/0028

    Abstract: 一种以温度为触发机制的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这种开关性表面活性颗粒由未经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和含短聚氧乙烯链的非离子双亲化合物所组成,其中颗粒的原生粒径为10-200nm,使用浓度为质量分数0.1%~2.0%(以水相为基准),非离子双亲化合物的聚氧乙烯单元数为2-6,使用浓度为其临界胶束浓度的0.01到1.0倍(以水相为基准)。在水介质中室温下非离子双亲化合物通过其醚氧原子与颗粒表面硅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使颗粒表面原位疏水化而具有表面活性,而当温度升高到非离子的浊点以上温度时,氢键断裂,非离子自颗粒表面脱附,颗粒失去表面活性。而返回到室温后氢键作用恢复,颗粒又变得具有表面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