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55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010122752.0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双燃料掺混与油耗测量的装置,包括掺混系统、油耗测量系统以及电控系统,掺混系统通过两个独立可调的流量泵实现两种燃料特定比例的供给,使用超声波震荡混合器实现两者充分混合。测量系统则使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测量油耗,通过压力反馈控制燃料泵实现主测量油路对发动机单向稳压供油,通过初始充油与排气设计来消除质量流量计测量精度的干扰因素。本发明可以实现按照设定掺混比例自动配制混合燃料,同时实时、精确地测量发动机的油耗值,为双燃料发动机性能测试提供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04207.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2F7/00 , F02F1/00 , C22C37/06 , C22C37/10 , C22C32/00 , C22C1/08 , C22C21/00 , B22D1/00 , B22C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壳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碳燃烧发动机轻量化高强度机体,包括机体,机体包括气缸套壁和壳体侧壁,气缸套壁通过若干连接筋与壳体侧壁固接;壳体侧壁包括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为一体成型结构,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高强轻质填充体。本发明可以达到降低机体质量,提高机体强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9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664034.0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差电堆驱动的耦合热泵,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其中,第一热泵与第二热泵之间共享同一冷却散热组件,第二热泵将热势能转化为电势能驱动第一热泵,且第一热泵与第二热泵之间耦合。本发明利用发动机排气和车辆来流冷空气的巨大热势,可在单个热电回路内产生可观热电势;本发明的耦合热泵,将大量低温节点并联,与高温节点组成等效热电回路可显著增加热电回路带负载能力;本发明的耦合热泵,将发动机冷却管路和散热鳍片纳入热电回路中,节省了金属材料,提高了可行性,本发明在尽可能不对发动机做过多改动的同时,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发电,以驱动部分附件工作的耦合热泵,整体提高了发动机综合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64034.0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差电堆驱动的耦合热泵,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其中,第一热泵与第二热泵之间共享同一冷却散热组件,第二热泵将热势能转化为电势能驱动第一热泵,且第一热泵与第二热泵之间耦合。本发明利用发动机排气和车辆来流冷空气的巨大热势,可在单个热电回路内产生可观热电势;本发明的耦合热泵,将大量低温节点并联,与高温节点组成等效热电回路可显著增加热电回路带负载能力;本发明的耦合热泵,将发动机冷却管路和散热鳍片纳入热电回路中,节省了金属材料,提高了可行性,本发明在尽可能不对发动机做过多改动的同时,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发电,以驱动部分附件工作的耦合热泵,整体提高了发动机综合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28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96545.8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可变组合控制系统及尾气采集装置,包括:排气管路组,包括若干路并联的排气管路,若干路排气管路之间为并联关系,其中一路排气管路为原排气管路,其余路排气管路为后处理管路,后处理管路上均设有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电动阀,每一路排气管路上靠近入口的一端均设有电动阀;调压装置,包括调压阀和压力传感器,调压阀设置于第二发动机排气导管上,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一发动机排气导管上;及采样孔,设置于第二发动机排气导管上,本发明实现不同后处理管路的实时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7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86031.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2B69/02 , F02M37/00 , F02B31/08 , F01L3/06 , F02D19/08 , F02D41/00 , F02D41/40 , F02D13/02 , F02M6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涉及双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可变进气滚流装置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甲醇和柴油燃料缸内直喷,形成甲醇空气混合气并直喷柴油引燃,然后通过电子单元ECU控制气门升程大小来改变进气滚流强度,配合双燃料喷油器位置的合理布置来改善燃烧过程。本发明给出的一种双燃料喷油器的可变进气滚流的装置,可很好的实现缸内甲醇空气混合气流场特性的控制,能够使双燃料发动机在各工况高效清洁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55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17686.2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16F15/28 , F16H57/023 , F16H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缸发动机同心轴平衡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从动齿轮、传动箱以及内轴和外轴组成的同心轴结构。所述从动齿轮驱动内轴同向旋转。所述内轴与外轴之间则以轴承连接,内轴通过传动箱内的锥齿轮组传动驱动外轴做等速反向旋转。内轴和外轴上的平衡块则通过调整初始相位关系使其质心位置关于竖直轴线左右对称,使内外轴上平衡块离心力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消,竖直分力产生的力矩则充分平衡发动机的一阶往复惯性力矩。本发明同心轴平衡装置,既可解决传统单平衡轴结构的平衡块离心力水平分力不能自平衡,引起发动机水平晃动问题;同时,其占用空间小,能克服紧凑型发动机双平衡轴结构布置难题,并改善三缸发动机NVH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304207.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2F7/00 , F02F1/00 , C22C37/06 , C22C37/10 , C22C32/00 , C22C1/08 , C22C21/00 , B22D1/00 , B22C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壳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碳燃烧发动机轻量化高强度机体,包括机体,机体包括气缸套壁和壳体侧壁,气缸套壁通过若干连接筋与壳体侧壁固接;壳体侧壁包括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为一体成型结构,壳体外壁和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高强轻质填充体。本发明可以达到降低机体质量,提高机体强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36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0853.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氢融合动力装置氨燃料智能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燃烧领域,包括加热控制系统、冷却控制系统、电加热控制系统、氨气供给系统、氢气供给系统、燃烧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水浴加热和冷却控制装置,通过对氨气储罐的加热和冷却,维持了氨气储罐的压力稳定,确保了氨气流量和氨燃料的温度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内燃机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高效清洁燃烧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217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911157932.6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醇二元燃烧发动机进气充量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进气总管、进气歧管、上进气充量加热器、下进气充量加热器、醇轨、醇燃料喷嘴、柴油喷油器、进气充量加热器下游温度传感器、中冷后温度传感器、ECU。所述进气加热器开启数量的控制是根据发动机工作模式确定;进气充量加热器发热功率控制是依据发动机工况、进气充量加热器下游温度和醇燃料比例由ECU调节PWM波的占空比而实现。解决由于进气温度太低导致醇燃料无法在进气道内完全雾化,导致醇燃料缸内分布不均、燃烧进展缓慢,燃烧效率降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