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03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57277.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干燥后的煅烧高岭土与铝粉进行混合,将混合粉料在球磨罐内的氩气保护下进行球磨。向球磨后的混合粉末中加入镁粉,压制成预制块后进行烧结,然后将经烧结的预制块加入到A356铝合金熔体中,并进行机械搅拌,施加超声处理,静置除渣后浇铸获得原位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方法所使用的反应粉末为煅烧高岭土,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采用预制块的方法使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好,制备出的铝基复合材料增强颗粒分布均匀,增强颗粒与基体界面干净,性能优异,适合大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01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470692.1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热合金,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利用热力学稳定性高的析出相提高铁铬铝电热合金使用寿命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向铁铬铝合金熔体中加入反应物与合金中的铝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高温下稳定的细小Al2O3颗粒,反应生成的Ti、B溶解进合金熔体中并在凝固时形成热稳定高的细小硼化物,这些Al2O3、硼化物颗粒在铁铬铝合金高温使用时可以阻止铁素体晶粒长大,同时又由于这些颗粒尺寸小、分布均匀,将不会明显影响铁铬铝合金的加工性能和电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19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10287163.9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Al-Si合金熔化,按复合材料中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加入10~25wt%的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850oC,保温5~10min后进行精炼,随后进行超声作用,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2wt%的钛粉和0.3~0.5wt%稀土,静置5~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微米颗粒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整体反应温度较低,铝烧损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736956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10836.6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22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特指一种镁合金半固态堆积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镁合金加入到螺旋流变挤压装置,形成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再通过挤出模具将半固态浆料铺展到基底材料上,边加热边压合连接,完成一个压接点后采用同样方法继续实施下一个压接点,完成一排后接着进行下一排,点与点之间、排与排之间紧密结合,整个面堆积完成后在其上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层的堆积成型,直到达到需要的厚度。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避免镁的氧化和挥发,同时可减少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
公开(公告)号:CN102398005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368037.6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搅拌方法及装置,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置于结晶器内熔体中的内置式电磁搅拌装置及其方法。采用水冷铜线圈制作水平旋转磁场电磁搅拌器,并用耐热陶瓷保护套保护,电磁搅拌器和耐热陶瓷保护套均固定在多流铸锭模铸锭孔上方的导杆上,导杆则与铸锭模上方可水平移动的支架连接,通过安装在支架上的电动机控制导杆的上下移动,并控制电磁搅拌的频率、强度,浇注开始后,将采用耐热陶瓷保护套保护的电磁搅拌器放置在多流铸锭模内铝合金熔体中,开始电磁搅拌,边搅拌边浇注铸锭,当铸锭浇注到指定长度后,将电磁搅拌器从多流铸锭模中取出,冷却后待用。该装置适应性强,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电磁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32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58652.9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燃煤烟气脱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径0.2~2.0mm的钢丝表面热浸镀一层Zn-Al合金,并采用喷丸处理方法形成粗糙的表面,以丝束或者网状与含汞燃煤烟气接触,并对形成的液态合金进行收集,采用蒸发方法分离汞,并将剩余的Zn-Al合金重新用于钢丝的热浸镀。该方法不仅工艺简便、脱汞效率高、有效避免镀锌层氧化、成型与布置方便,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燃油及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含汞烟气脱汞。
-
公开(公告)号:CN102304647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42556.8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利用铝或铝合金切屑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机械粉碎方法将铝或铝合金切屑破碎至0.5~10.0μm,然后在250~350℃干燥20~30min,以达到脱水、去油的目的,干燥后的铝或铝合金切屑经磁选除铁后按设定比例投入到温度为750~800℃的铝熔体中,通过机械搅拌使铝屑分散均匀均匀,并同时超声处理10~20min,使铝或铝合金切屑表面的氧化膜由γ-Al2O3转变成α-Al2O3颗粒,熔体超声处理后静置5~10分钟,扒渣并调整熔体温度,浇注冷却即获得α-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发明能充分利用铝屑中的有效成分,大大提高铝屑的利用率,操作简单,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19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87163.9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跨尺度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Al-Si合金熔化,按复合材料中不同尺度增强颗粒体积分数的配比要求,加入10~25wt%的SiO2进行熔化,升温到800-850oC,保温5~10min后进行精炼,随后进行超声作用,边超声处理边加入1~2wt%的钛粉和0.3~0.5wt%稀土,静置5~10min,然后扒渣,调整温度浇注,最终形成(Si+Al3Ti)微米颗粒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整体反应温度较低,铝烧损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2254.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指纳米颗粒分散装置及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将纯煅烧高岭土进行高温预热加入到铝合金熔体中,煅烧高岭土和铝原位反应生成的纳米氧化铝颗粒与基体界面结合性好,原位生成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基体的增强效果好,颗粒尺寸更加可控;铝合金熔体经过纳米颗粒分散装置分散后,纳米颗粒分散均匀,采用精炼剂对铝合金熔体进行精炼除气,精炼时熔体中分散的纳米颗粒不会从铝合金熔体精炼出去,有效地克服了机械搅拌铸造法容易卷气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1748.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碾压分散装置及其制备纳米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碾压分散装置包括花形坩埚、步进电动机支架、装置外罩、行星轮系和多个辊体。本发明利用半固态浆料的黏性,通过碾压分散装置对团聚体进行初步剪切分散,辊体对浆料施加压力使团聚体在有限空间内进一步压溃破碎,同时利用稀土元素的活性,使其富集在铝与纳米颗粒之间的界面上,阻止纳米颗粒重新团聚,使得反应物颗粒可以均匀分散于基体中,制备出分散均匀和尺寸细小的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发明利用碾压分散装置和稀土元素的活性作用,显著提高纳米颗粒的分散效率和有效解决反应物颗粒在基体易于团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