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14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14259.0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检修用接地装置,包括导流管和保护壳。该特高压线路新型检修用接地装置,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直流电机启停以及转动方向,直流电机通电转动时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螺纹套在螺纹杆的带动下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这个过程中螺纹套带动连接板运动,从而使得夹头以转动轴为圆心转动,进而实现了夹头之间的闭合和张开动作,从而很方便的与导流管进行夹取连接,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原本需要人工进行接和拆接地线转变为远程控制,相对于人工进行安装装拆而言效果更好的同时更加的快速,在特高压线路上施工时更加快速的作业,同时能够间接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4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114259.0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检修用接地装置,包括导流管和保护壳。该特高压线路新型检修用接地装置,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直流电机启停以及转动方向,直流电机通电转动时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螺纹套在螺纹杆的带动下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这个过程中螺纹套带动连接板运动,从而使得夹头以转动轴为圆心转动,进而实现了夹头之间的闭合和张开动作,从而很方便的与导流管进行夹取连接,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原本需要人工进行接和拆接地线转变为远程控制,相对于人工进行安装装拆而言效果更好的同时更加的快速,在特高压线路上施工时更加快速的作业,同时能够间接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4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114258.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路检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接地夹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模块,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无线控制模块左侧的电池,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支架内部的轴承座,所述联轴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轴承座的第一螺纹杆。该电动接地夹头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进行夹持,同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螺纹压紧结构,能够在电动夹头停止工作时,保持原有的加持力,不易被风吹动,且保持夹头通流效果,可有效避免接触不良和烧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14258.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路检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接地夹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模块,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无线控制模块左侧的电池,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支架内部的轴承座,所述联轴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轴承座的第一螺纹杆。该电动接地夹头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进行夹持,同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螺纹压紧结构,能够在电动夹头停止工作时,保持原有的加持力,不易被风吹动,且保持夹头通流效果,可有效避免接触不良和烧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458930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2316173.8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检修用接地装置,包括导流管和保护壳。该特高压线路新型检修用接地装置,通过无线控制模块控制直流电机启停以及转动方向,直流电机通电转动时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螺纹套在螺纹杆的带动下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这个过程中螺纹套带动连接板运动,从而使得夹头以转动轴为圆心转动,进而实现了夹头之间的闭合和张开动作,从而很方便的与导流管进行夹取连接,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原本需要人工进行接和拆接地线转变为远程控制,相对于人工进行安装装拆而言效果更好的同时更加的快速,在特高压线路上施工时更加快速的作业,同时能够间接的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8930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2316172.3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路检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接地夹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控制模块,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无线控制模块左侧的电池,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电机支架内部的轴承座,所述联轴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轴承座的第一螺纹杆。该电动接地夹头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进行夹持,同时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螺纹压紧结构,能够在电动夹头停止工作时,保持原有的加持力,不易被风吹动,且保持夹头通流效果,可有效避免接触不良和烧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2647974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029367.3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括绝缘子盘,绝缘子盘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柱的下部,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水平方向插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间隙棒,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安装板上套设有卡具本体,卡具本体的正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对应的卡口,卡具本体的反面开设有用于螺纹杆穿过的放置孔,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卡具本体和固定块的紧固螺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线绝缘子放电间隙棒用防转卡具,具备安装方便、防转效果好、结构简单等优点,能够解决安装麻烦、没有防转效果、结构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375886.8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湿污复合绝缘子温升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包括,建立二维轴对称温度场仿真模型,引入风速、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复合绝缘子温度变化规律;基于湿污复合绝缘子温度与温升风险等级的对应关系,生成图像标签库训练神经网络;根据实际湿污复合绝缘子红外图像获取温升分布,将环境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温升分布输入至训练好的湿污复合绝缘子异常温升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得到湿污复合绝缘子异常温升风险等级。本发明基于神经网络结合湿污复合绝缘子温升分布规律,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实际运行中温升异常的湿污复合绝缘子,并对异常温升风险等级进行有效判断,为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维护提供可靠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375858.6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SSD的复合绝缘子鸟啄缺陷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拍摄复合绝缘子鸟啄缺陷图像,建立三维电场仿真模型,分析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缺陷下,复合绝缘子电场强度变化规律;其次,采用图像增强技术结合生成对抗式网络扩充数据库样本;然后,使用图像数据标签工具,建立复合绝缘子电场强度和图像数据库对应关系,生成图像标签库;然后,在SSD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中引入多感受野模块,形成改进的SSD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基于标签数据库训练复合绝缘子鸟啄缺陷风险等级评估模型。本发明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并引入多感受野模块,提高复合绝缘子鸟啄缺损风险等级评估准确性、适用性,更符合工程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2316.6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IPC: H02J50/10 , H02J50/00 , H02J7/00 , H02J7/02 , H02J7/04 , B60L53/12 , B60L53/37 , B60L53/38 , B60L53/60 , B64U5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感应取能系统,属于感应取能技术和输电线路巡检技术领域,包括耦合线圈、充电管理模块、定位导航模块、视觉对接模块、蓝牙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为无人机的主要控制单元,且各个所述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是在利用线路涡旋感应无线取能传输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耦合线圈耦合强度较弱、传输功率较低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的线圈结构,从而在保持机身安全稳定的情况下达到高效补能的目的。同时,基于无人机真实户外巡检电量状况,设计无人机自主巡航无线充电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电力巡线无人机自主无线充电系统,实现无人机的动态电能补给,增加其巡检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