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9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26556.7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江苏华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15/08 , B32B15/04 , B32B15/10 , B32B17/00 , B32B17/10 , B32B21/14 , B32B21/08 , B32B13/00 , B32B13/06 , B32B13/12 , B32B27/00 , B32B3/08 , B32B37/00 , G10K11/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的新型点阵夹芯板及制备方法,所述点阵夹芯板由多个单胞结构沿X,Y方向阵列组成,所述单胞结构的上部设置有上面板,所述单胞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与上面板相连接的周期点阵结构,所述单胞结构的下部设置有与周期点阵结构相连接的声学黑洞板,所述声学黑洞板的中部设置有黑洞区域,所述黑洞区域上粘贴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粘贴设置在声学黑洞板与周期点阵结构相向的板面上。本发明的点阵夹芯板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利用声学黑洞结构的能量聚集效应,将能量聚集于声学黑洞的中心区域,通过在黑洞区域布置阻尼层,使得点阵结构能够实现对聚集声能的耗散,从而减小了点阵结构的振动,有效地提升了减振降噪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197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226556.7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江苏华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15/08 , B32B15/04 , B32B15/10 , B32B17/00 , B32B17/10 , B32B21/14 , B32B21/08 , B32B13/00 , B32B13/06 , B32B13/12 , B32B27/00 , B32B3/08 , B32B37/00 , G10K11/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的新型点阵夹芯板及制备方法,所述点阵夹芯板由多个单胞结构沿X,Y方向阵列组成,所述单胞结构的上部设置有上面板,所述单胞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与上面板相连接的周期点阵结构,所述单胞结构的下部设置有与周期点阵结构相连接的声学黑洞板,所述声学黑洞板的中部设置有黑洞区域,所述黑洞区域上粘贴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粘贴设置在声学黑洞板与周期点阵结构相向的板面上。本发明的点阵夹芯板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利用声学黑洞结构的能量聚集效应,将能量聚集于声学黑洞的中心区域,通过在黑洞区域布置阻尼层,使得点阵结构能够实现对聚集声能的耗散,从而减小了点阵结构的振动,有效地提升了减振降噪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0332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0737.9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IPC: B63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翼桥、船舶的上层建筑和翼桥支撑组件,所述翼桥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翼桥,所述翼桥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船舶的上层建筑,所述翼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翼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船舶的上层建筑;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翼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船舶的上层建筑;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沿所述翼桥的宽度方向位于一条直线上。通过在翼桥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一个支撑点来支撑翼桥,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575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87421.7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04D29/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663 , F04D29/6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噪装置及具有该减噪装置的减噪风机舱室。减噪装置包括第一隔声部和第二隔声部,所述第一隔声部连接所述第二隔声部,所述第一隔声部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第二隔声部封住所述第一隔声部的一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正对所述第一隔声部,所述第二开口正对所述第二隔声部。减噪风机舱室包括舱室本体,所述舱室本体包括进出风口和声音传递部,所述舱室本体中设置减噪装置,所述减噪装置安装于所述进出风口且位于所述进出风口和所述声音传递部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减噪装置及具有其的减噪风机舱室既保证通风又能降低风机舱室的噪声,成本较低、装配工序简单、可行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7575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810587421.7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04D2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噪装置及具有该减噪装置的减噪风机舱室。减噪装置包括第一隔声部和第二隔声部,所述第一隔声部连接所述第二隔声部,所述第一隔声部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第二隔声部封住所述第一隔声部的一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正对所述第一隔声部,所述第二开口正对所述第二隔声部。减噪风机舱室包括舱室本体,所述舱室本体包括进出风口和声音传递部,所述舱室本体中设置减噪装置,所述减噪装置安装于所述进出风口且位于所述进出风口和所述声音传递部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减噪装置及具有其的减噪风机舱室既保证通风又能降低风机舱室的噪声,成本较低、装配工序简单、可行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20332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490737.9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IPC: B63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翼桥、船舶的上层建筑和翼桥支撑组件,所述翼桥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翼桥,所述翼桥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船舶的上层建筑,所述翼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翼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船舶的上层建筑;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翼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船舶的上层建筑;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沿所述翼桥的宽度方向位于一条直线上。通过在翼桥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一个支撑点来支撑翼桥,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86293.9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水密槽型舱壁及散货船重压载舱。该非对称水密槽型舱壁包括:腹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面向船舱内部,所述第二面板面向船舱外部;所述第一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宽度,所述腹板的宽度等于第二面板的宽度。散货船重压载舱包括如上所述的非对称水密槽型舱壁。该水密槽型舱壁的面板设置成非对称型,在保证其弯曲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屈服强度要求,增强抗屈曲能力,从而达到减轻结构重量的目的。该散货船重压载舱可以减轻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208935030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0886813.9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04D29/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噪装置及具有该减噪装置的减噪风机舱室。减噪装置包括第一隔声部和第二隔声部,所述第一隔声部连接所述第二隔声部,所述第一隔声部为半包围结构,所述第二隔声部封住所述第一隔声部的一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正对所述第一隔声部,所述第二开口正对所述第二隔声部。减噪风机舱室包括舱室本体,所述舱室本体包括进出风口和声音传递部,所述舱室本体中设置减噪装置,所述减噪装置安装于所述进出风口且位于所述进出风口和所述声音传递部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噪装置及具有其的减噪风机舱室既保证通风又能降低风机舱室的噪声,成本较低、装配工序简单、可行性较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4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000093.8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太阳能水下机器人,包括主体、浮力调节装置以及左右对称安装于主舱体两侧的一对伸缩驱动装置、一对上伸缩套筒、一对下伸缩套筒和主体两侧的一对侧舱体,主体包括导流罩、主舱体、固定尾翼、纵向推进器、垂向推进器、横向推进器、水下摄像机、主电子舱、电池舱、副电子舱、水声通讯装置和GPS与无线通讯装置。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下沉,2)进行浮游作业并爬壁,3)爬壁结束后关闭各推进器,主舱体与侧舱体收纳成鱼雷型,4)上浮至水面,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充电。本发明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具备浮游、吸附、爬行、水下监察、水面太阳能充电多种功能,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0093.8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太阳能水下机器人,包括主体、浮力调节装置以及左右对称安装于主舱体两侧的一对伸缩驱动装置、一对上伸缩套筒、一对下伸缩套筒和主体两侧的一对侧舱体,主体包括导流罩、主舱体、固定尾翼、纵向推进器、垂向推进器、横向推进器、水下摄像机、主电子舱、电池舱、副电子舱、水声通讯装置和GPS与无线通讯装置。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下沉,2)进行浮游作业并爬壁,3)爬壁结束后关闭各推进器,主舱体与侧舱体收纳成鱼雷型,4)上浮至水面,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充电。本发明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具备浮游、吸附、爬行、水下监察、水面太阳能充电多种功能,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