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495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95957.9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B60K15/01 , B60K15/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1 , B60K15/035 , B60K2015/03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总成及含有该油箱总成的汽车,油箱总成包括油箱、加油管总成和碳罐总成,油箱上设有FLVV阀,加油管总成包括加油硬管、加油软管及循环管,加油硬管的出油端与加油软管的进油端连接,加油软管的出油端与油箱连接,循环管的一端与FLVV阀连接,另一端与加油硬管的进油端连接,加油硬管的进油端到加油软管的出油端的垂直落差位于500mm至508mm之间,碳罐总成包括碳罐及碳罐吸附管,碳罐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碳罐和FLVV阀连接,且两端的垂直落差位于360mm至370mm之间,加油管总成和碳罐总成位于油箱的相对两侧,且均朝油箱的后侧方布置。本发明中的油箱总成,满足了FLVV阀关闭高度的要求,达到国六要求,此外还充分利用了整车钣金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528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47091.7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B60K15/035 , B60K15/03 , F02M37/10 , F02M37/14 , F02M3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箱装置及汽车,该油箱装置包括一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一油泵装置以及设于油泵装置上的燃油输出装置,燃油输出装置通过一卡接盘组件固定安装在箱体上,卡接盘组件包括相互插接的第一卡接盘以及第二卡接盘,油泵装置包括一油杯,在油杯的底部设有一油泵,油泵通过一出油管与燃油输出装置连接,燃油输出装置包括一安装主板,在安装主板的上表面设有一出油口,出油管与出油口相通,在安装主板的下部设有一用于与油泵装置相插接的撑杆组件,在箱体的一侧还开设有一加油口。本发明提出的油箱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密封性较好,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515377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20623113.0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B60K15/01 , B60K15/0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箱总成及含有该油箱总成的汽车,油箱总成包括油箱、加油管总成和碳罐总成,油箱上设有FLVV阀,加油管总成包括加油硬管、加油软管及循环管,加油硬管的出油端与加油软管的进油端连接,加油软管的出油端与油箱连接,循环管的一端与FLVV阀连接,另一端与加油硬管的进油端连接,加油硬管的进油端到加油软管的出油端的垂直落差位于500mm至508mm之间,碳罐总成包括碳罐及碳罐吸附管,碳罐吸附管的两端分别与碳罐和FLVV阀连接,且两端的垂直落差位于360mm至370mm之间,加油管总成和碳罐总成位于油箱的相对两侧,且均朝油箱的后侧方布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油箱总成,满足了FLVV阀关闭高度的要求,达到国六要求,此外还充分利用了整车钣金的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841064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557434.6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F02M3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泵总成的远端吸油结构,包括船型油箱箱体,在船型油箱箱体右端的1/3处设有燃油泵,在燃油泵内的油杯中设有虹吸器,远端油管铺设在船型油箱箱体内的底部,远端油管的进油嘴设在船型油箱箱体左端的2/3处,远端油管的出油口与虹吸器的进油口相联,虹吸器将船型油箱箱体远端的油液吸至油杯内。在远端油管的进油嘴处设有粗滤网。在船型油箱箱体内的底部设有固定杆,扎带将远端油管绑在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根据虹吸原理在燃油泵处引出远端油管、使船型油箱内的燃油得到充分使用、充分利用设计空间、满足整车续航里程的优点,它解决了油箱为船型时,而燃油泵未布置在油箱中间时的供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74418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20848158.5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泵精滤器,安装在燃油泵内,包括中心开设有装配孔的精滤器外壳、设置于精滤器外壳上部的出油口与第一安装座、以及设置于精滤器外壳下部一侧的第二安装座,在装配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结构,多个限位结构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支撑部包括装配孔的内壁朝内侧延伸出的凸出条,限位部包括支撑部顶部的弧形槽。该燃油泵精滤器通过在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结构,当泵芯进行装配时,泵芯的外壳与装配孔内壁上的限位结构过盈配合,从而消除了泵芯与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当燃油泵工作时,设置于精滤器内壁上的限位结构能够阻挡燃油泵泵芯的横向运动,避免了燃油泵泵芯与精滤器的内壁产生碰撞,消除了产生震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20229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681449.X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F02M2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碳罐脱附管路总成包括脱附管以及串联设置在脱附管上的消音器,消音器内部构成消音腔,消音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脱附管的横截面面积;脱附管分节设置,脱附管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碳罐端口与碳罐相连,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消音器的第一接头相连;第二管体的一端通过控制阀端口与控制阀相连,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消音器的第二接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脱附管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消音器,消音器能够有效降低脉冲噪音,提升了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689333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603468.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泵主泵射流的结构,它在油杯的上面分别设有第一虹吸器和第二虹吸器,在法兰的底部设有分流三通管,第一虹吸器负责从主油箱到油杯内的吸油,第二虹吸器负责从副油箱到油杯内的吸油,从泵芯出来的第一出油管经分流三通管后一分为二,第一出油支路驱动第一虹吸器,将主油箱油液吸到油杯内,第二出油支路的油液供给发动机;第二出油管的油液负责驱动第二虹吸器,将副油箱的油液吸入到油杯中。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泵芯的两个出油管,充分利用油泵内的装配空间设置分流三通管,并同时满足异型油箱的远端供油,具有使异型油箱内的燃油得到充分利用、满足整车续航里程的优点,它解决了发动机回油不产生背压、回油路不接虹吸器的油泵供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534735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260410.8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B60K15/0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油箱底垫装置、汽车油箱及汽车,该汽车油箱底垫装置包括一基板,在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一缓冲软垫,在缓冲软垫的上表面均匀设有多个条状的缓冲凸块,多个缓冲凸块依次排列组合成线性波浪形,在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一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块以及第二卡接块,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分别相对设于基板下表面相对的两端,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的形状均为“L”形,第一卡接块以及第二卡接块用于与汽车油箱底部的固定块卡接连接,以将汽车油箱底垫装置进行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油箱底垫装置,可有效减小汽车油箱与车身钣金之间的振动,提高了整车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5841063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02045.0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鞍型油箱的结构,包括由主油箱和副油箱构成的马鞍型油箱,在主油箱内设有带电动泵芯的主油泵,在主油泵中设有主油泵油杯、虹吸器和主油泵油位传感器;在副油箱内设有不带电动泵芯的副油泵,在副油泵中设有副油泵油杯和副油泵油位传感器,设在马鞍型油箱上表面的油箱连接管将主油泵和副油泵连接在一起。重力阀布置在马鞍型油箱上表面中间的较高位置,蒸发管路与发动机进油管和发动机回油管设在同一侧。在马鞍型油箱的马鞍型处设有隔热板。本实用新型具有使马鞍型油箱内的燃油得到充分利用、油量显示准确、隔热性能好等优点,解决了副油箱中的油液的利用问题、马鞍型油箱的油位显示问题和热辐射损害马鞍型油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836523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79049.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IPC: B60K1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油管的布置结构,包括加油管和加油排气管,加油管由相互串联的第一加油硬管、第一加油软管、第二加油硬管、第二加油软管组成,第一加油软管的两端用环箍分别与第一加油硬管和第二加油硬管连接,第二加油软管的两端用环箍分别与第二加油硬管和油箱的进油口连接;加油排气管的进气口与油箱采用快插接头连接面。第一加油硬管从加油口下来竖直布置,沿Z轴下降479mm,后副车架处的第二加油硬管沿Z轴下降57mm,以保证加油顺畅性。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车身空间、后副车架的结构,以及整体在Z轴的高度关系,解决了整车布置时后副车架布置靠前、车身纵梁Z轴较低、油箱靠近车身纵梁的总体布置时加油管路的功能难以保证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