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4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57700.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目地黄花青素相关基因RcMYB1及其应用,首次从天目地黄花冠中克隆得到一条正调控花青素的MYB转录因子RcMYB1的cDNA序列,推测获得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在地黄中异源表达RgMYB1可明显地提高地黄叶、块根和花中的花青素含量,从而确定其参与正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45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554590.1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黄毛状根生产毛蕊花糖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将地黄毛状根置于含水杨酸的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即可。方法原理为:经水杨酸处理的地黄毛状根能够在短时间(12~24h)内提高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酸羟化酶(C4H)、香豆酸羟化酶(C3H)、铜胺氧化酶(CuAO)和酪氨酸脱羧酶(TyDC),从而完成毛蕊花糖苷的积累,并进一步提高其产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培养周期短,便于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实施,对推进毛蕊花糖苷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53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57682.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条天目地黄RcMYB3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中的应用。RcMYB3转录因子来源地黄近缘物种天目地黄,与拟南芥PAP2基因cDNA相似性51.09%,序列长度963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区长度795bp,推测编码264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对RcMYB3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征和进化特征进行分析,与已知花青素调控MYB转录因子的同源性均低于50%。RcMYB3基因可参与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利用转基因技术将RcMYB3转录因子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地黄,可以有效提高地黄叶和块根的花青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57700.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目地黄花青素相关基因RcMYB1及其应用,首次从天目地黄花冠中克隆得到一条正调控花青素的MYB转录因子RcMYB1的cDNA序列,推测获得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在地黄中异源表达RgMYB1可明显地提高地黄叶、块根和花中的花青素含量,从而确定其参与正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57682.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条天目地黄RcMYB3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中的应用。RcMYB3转录因子来源地黄近缘物种天目地黄,与拟南芥PAP2基因cDNA相似性51.09%,序列长度963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区长度795bp,推测编码264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对RcMYB3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征和进化特征进行分析,与已知花青素调控MYB转录因子的同源性均低于50%。RcMYB3基因可参与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利用转基因技术将RcMYB3转录因子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地黄,可以有效提高地黄叶和块根的花青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4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54590.1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黄毛状根生产毛蕊花糖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将地黄毛状根置于含水杨酸的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即可。方法原理为:经水杨酸处理的地黄毛状根能够在短时间(12~24h)内提高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酸羟化酶(C4H)、香豆酸羟化酶(C3H)、铜胺氧化酶(CuAO)和酪氨酸脱羧酶(TyDC),从而完成毛蕊花糖苷的积累,并进一步提高其产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培养周期短,便于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实施,对推进毛蕊花糖苷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