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41926.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目地黄的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天目地黄PDS基因克隆;(2)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并载入根癌农杆菌;(3)天目地黄遗传转化;(4)、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天目地黄的叶片愈伤褐化率显著降低,再生芽分化率高,再生芽的生长状态较好;2.遗传转化效率的鉴定方法有改进;3.近缘物种地黄的分化培养基中生长素NAA的浓度为0.1~0.5mg/L,同样的NAA浓度用于天目地黄遗传转化,再生芽分化率很低,改进NAA的浓度为0.05mg/L时,天目地黄的再生分化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57682.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条天目地黄RcMYB3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中的应用。RcMYB3转录因子来源地黄近缘物种天目地黄,与拟南芥PAP2基因cDNA相似性51.09%,序列长度963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区长度795bp,推测编码264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对RcMYB3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征和进化特征进行分析,与已知花青素调控MYB转录因子的同源性均低于50%。RcMYB3基因可参与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利用转基因技术将RcMYB3转录因子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地黄,可以有效提高地黄叶和块根的花青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397674.X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 焦作市玖道种苗繁育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制地黄杂合突变体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CRISPR/Cas9系统靶向地黄RgPDS1基因,RgPDS1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靶位点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根据靶序列合成一对互补的上下游引物;引物退火形成双链后通过酶切连接法插入CRISPR/Cas9植物表达载体pKSE401,进一步筛选出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采用叶盘法遗传转化技术侵染地黄外植体并获得杂合突变体植株。首次实现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在地黄中创制杂合突变体,为加速地黄分子育种进程,品种改良及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新的研究手段,还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一些关键调控基因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4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54590.1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黄毛状根生产毛蕊花糖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将地黄毛状根置于含水杨酸的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即可。方法原理为:经水杨酸处理的地黄毛状根能够在短时间(12~24h)内提高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酸羟化酶(C4H)、香豆酸羟化酶(C3H)、铜胺氧化酶(CuAO)和酪氨酸脱羧酶(TyDC),从而完成毛蕊花糖苷的积累,并进一步提高其产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培养周期短,便于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实施,对推进毛蕊花糖苷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3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13103.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染色体加倍和远缘杂交技术培育地黄新品系的方法,属于植物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裂叶地黄进行染色体加倍,获得四倍体裂叶地黄,以四倍体裂叶地黄和地黄栽培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远缘杂交种,再以远缘杂交种为亲本,与地黄栽培品种连续两次杂交,获得地黄新种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了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地黄品系,操作简单,非常适合育种单位选育地黄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3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397674.X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 焦作市玖道种苗繁育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制地黄杂合突变体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CRISPR/Cas9系统靶向地黄RgPDS1基因,RgPDS1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靶位点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根据靶序列合成一对互补的上下游引物;引物退火形成双链后通过酶切连接法插入CRISPR/Cas9植物表达载体pKSE401,进一步筛选出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采用叶盘法遗传转化技术侵染地黄外植体并获得杂合突变体植株。首次实现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在地黄中创制杂合突变体,为加速地黄分子育种进程,品种改良及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新的研究手段,还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一些关键调控基因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778447.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6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黄WRKY转录因子RgWRKY37基因及其应用,具体包括基因RgWRKY37的克隆、含有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该基因对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催化酶基因的调控作用,上述地黄RgWRKY37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地黄RgWRKY37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地黄显著提高毛状根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本发明获得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提高的转RgWRKY37基因的地黄毛状根,本发明中RgWRKY37基因可应用于地黄品质改良,提高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对于毛蕊花糖苷的规模化生产提供高产、新型的优质原料,对于毛蕊花糖苷药源紧缺性问题的缓解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28503.9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得到沼液;将沼液灌溉农田;将灌溉后的农田用薄膜覆盖并培育;揭开薄膜,进行晾晒;晾晒后,向农田中施入微生物菌剂;采用常规方法种植地黄。本发明提供的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地黄的成活率、地黄上部和下部的生物量以及产量,可有效消减地黄连作障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74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68601.7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减地黄连作障碍的基质栽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前用0.5%的乙醇对土壤灭菌处理;二、以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的混合物为基质,使用前喷施含杀菌剂的水,使其含水量达到60%,保持一周即可;三、将营养钵或营养袋底部去除,将处理后的基质加入营养钵或营养袋,然后放入地黄种栽,在做好的畦上,按25cm的行距,20cm的株距开播种穴,穴深8-10cm,将放好地黄种栽的营养钵或营养袋放入,浇透水,覆土约0.5~1cm,以利保湿;四、生长期间按照正常栽种进行田间管理即可。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地黄种植一年后,栽种重茬地黄时,病害严重,植株大量死亡,产量急剧下降,必须换生地进行种植的连作障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053585.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目地黄的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天目地黄PDS基因克隆;(2)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并载入根癌农杆菌;(3)天目地黄遗传转化;(4)、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天目地黄的叶片愈伤褐化率显著降低,再生芽分化率高,再生芽的生长状态较好;2.遗传转化效率的鉴定方法有改进;3.近缘物种地黄的分化培养基中生长素NAA的浓度为0.1~0.5mg/L,同样的NAA浓度用于天目地黄遗传转化,再生芽分化率很低,改进NAA的浓度为0.05mg/L时,天目地黄的再生分化率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