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型盾构机刀盘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39186.0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冲击型盾构机刀盘,涉及盾构机刀盘技术领域,包括刀盘,所述刀盘的内腔通过连接板固定有多个切刀,所述切刀用于随着刀盘的转动而转动,对地质土壤进行切割,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固定机构、防护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为连接板、切刀的固定提供限位;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对切刀的两侧进行防护;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增加防护机构与切刀之间的连接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限位机构、防护机构,对切刀的上下两侧进行防护,避免碎块在进入连接板的内侧时与切刀的侧面直接接触,降低切刀受到的冲击力,且可随着切刀的取出而取出,便于安装拆卸,进一步的提高了切刀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超声波探测的盾尾注浆缺陷探测及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4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1555486.0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壁后注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探测的盾尾注浆缺陷探测及修复系统,包括,注浆修复装置、电脑终端、若干个超声波探测装置和若干个超声波探杆;超声波探测装置分别设置在盾尾和超声波探杆上,超声波探测装置用于向泥浆中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超声回波信号;电脑终端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泥浆缺陷位置的图像并输出注浆压力调整指令;注浆修复装置用于根据注浆压力调整指令调整注浆压力。本发明为壁后注浆的质量检测和注浆缺陷的探测与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系统,填补了壁后注浆缺陷检测的空缺,方便准确,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一种基于超声波探测的盾尾注浆缺陷探测及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4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55486.0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壁后注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探测的盾尾注浆缺陷探测及修复系统,包括,注浆修复装置、电脑终端、若干个超声波探测装置和若干个超声波探杆;超声波探测装置分别设置在盾尾和超声波探杆上,超声波探测装置用于向泥浆中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超声回波信号;电脑终端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泥浆缺陷位置的图像并输出注浆压力调整指令;注浆修复装置用于根据注浆压力调整指令调整注浆压力。本发明为壁后注浆的质量检测和注浆缺陷的探测与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系统,填补了壁后注浆缺陷检测的空缺,方便准确,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一种检测盾构管片的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68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02167.7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检测盾构管片的方法,属于盾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如下步骤:依次测量管片的标准块、邻接块和封顶块的圆心点的三维坐标;将测量的标准块、邻接块和封顶块的圆心点的三维坐标作比较,判断管片的各部分的圆心点是否重合;根据管片的各部分的圆心点的三维坐标,确定管片的圆心点的三维坐标,将管片的圆心点的三维坐标与隧道的中心点的三维坐标作比较,判断管片的圆心点与隧道的中心点是否重合。解决了安全问题,无需人员到轨道区域作业,避免渣土车溜车而发生安全事故,分别对标准块、邻接块和封顶块的圆心点的三维坐标进行测量、作比较,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一种类滚动杆式移动机器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2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72691.3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该机器人是基于空间单闭链6R机构构造类滚动空间多闭链移动机构的类滚动杆式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由第一上端连杆(1)、第二上端连杆(14)、第三上端连杆(7)、第四上端连杆(9)、第五上端连杆(5)、第六上端连杆(11)、第七上端连杆(17)、第八上端连杆(16)、电机(12)、冗余电机(3)、第一小环支撑杆件(15)、第二小环支撑杆件(8)、第三小环支撑杆件(4)、第四小环支撑杆件(13)、第一十字杆件(10)、第二十字杆件(6)、大环支撑杆件(2)组成。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直行移动、反向移动、转向移动、越障、连续下台阶和定向目标点移动,在教育、娱乐、军事等领域将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种手持式采血管开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72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16386.1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手持式采血管开盖装置。该装置包括手持机构、支撑架、采血管开盖机构。手持机构中上手持架连接件与后夹持板连接件分别固定在上手持架与下手持架上,当夹紧力作用在上、下手持架上时,上、下手持架便会发生相对转动,上、下手持架也会在弹簧力作用下恢复原状;支撑架用于固定手持机构与采血管开盖机构;采血管开盖机构通过前夹持板与后夹持板相对转动并夹紧前采血管帽夹和后采血管帽夹,当在手持机构继续施加夹紧力,上手持架会带动前采血管帽夹与后采血管帽夹向上运动,采血管帽便会脱离采血管,完成开盖动作。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完成采血管开盖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成本。

    区块链中的加密及签章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75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91183.1

    申请日:2019-07-02

    Inventor: 牟钦宇 王海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中的加密及签章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信息所有者设定加密策略,将加密策略和公钥输入到加密算法中生成相应密文,通过ECDSA生成自己的签章,将签章、密文、加密策略以及交易数据经哈希变换得到的哈希数组一起展示在区块链中的区块中;用户根据自己的属性及私钥生成专属私钥,用专属私钥去解密某个区块上的密文,若所述用户的属性符合所述某个区块上的加密策略要求,则解密成功并获取交易数据;用户用某个区块中的签章以及哈希数组去验证交易数据的真实性,根据验证结果判断交易数据为真或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控制访问权限的基础上对交易数据进行双重加密,可以在不暴露交易数据的前提下使解密数据的真实性得到验证。

    OFDM蜂窝网络中进行能量收集的D2D协作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497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10349264.2

    申请日:2015-06-23

    Inventor: 王海波 徐晓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0 Y02D7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OFDM蜂窝网络中进行能量收集的D2D协作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基站和与基站不能正常通信的蜂窝用户之间选择空闲D2D用户作为中继节点;S2、基站将待发送给蜂窝用户的下行信号发送至中继节点,蜂窝用户将已知信号发送至中继节点,两个发送过程均使用基站原本欲分配给蜂窝用户的信道;同时,中继节点采用功率分割的方式接收信号,分别对分出的一部分信号进行能量收集,对另一部分信号进行信息解码;S3、中继节点利用收集的能量将下行信号中的信息转发至蜂窝用户,转发过程复用小区中其他D2D对的信道。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的中继节点同时从基站和蜂窝用户两处收集能量,提高能量收集的效率。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D2D共享奖励的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96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283368.3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D2D共享奖励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内容请求模块、基站、奖励支付模块和区块链模块;所述内容请求模块用于请求用户所需要获得的具体内容;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内容请求模块请求的具体内容寻找内容提供者;所述奖励支付模块采用数字货币的方式对所述区块链模块和对内容提供者进行奖励支付;所述区块链模块用于记录内容提供者在所述系统中共享过程的行为情况。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了D2D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又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用户的历史行为得到记录且不被篡改,从而解决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而数字货币技术则可以让用户之间的交易得以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