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21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45068.8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包括: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时,获取驾驶员生理状态信息和/或自车状态信息;根据驾驶员生理状态信息和/或自车状态信息确定驾驶员的疲劳等级;在疲劳等级为第一疲劳等级时,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控制;在疲劳等级为第二疲劳等级时,控制车辆沿当前行驶车道减速行驶直至车速为零。本发明针对不同疲劳等级,采用与实际驾驶工况相符的车辆控制策略,保证了行车过程中的连续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2300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69799.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W4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40/08 , B60W2040/0809 , B60W2040/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目识别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涉及车辆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目识别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配置成检测驾驶员的图像信息和深度信息。控制器配置成将图像信息和深度信息进行3D建模,得到驾驶员的状态信息。整车控制装置根据驾驶员的状态信息控制车辆动作。本发明中的双目识别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中双目摄像头获取的数据增加了一个维度,不仅增大摄像头布置位置的可能区域,而且集成身份识别、手势识别、眼球追踪和疲劳驾驶与一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1860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62099.7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5/0866 , B60R1/00 , B60R2300/102 , B60R2300/105 , B60R2300/802 , G07C5/008 , H04N5/76 ,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行车记录仪及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视摄像头和人机交互装置,在所述行车记录仪中,所述前视摄像头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电连接,所述前视摄像头将获得的视频图像传输至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以使得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能够播放所述前视摄像头获取的视频图像。本发明使用的作为行车记录仪传感器的部件以及作为行车记录仪显示器的部件均为中高级车辆固有部件,仅仅通过改变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通过优化系统的连接网络即能够为用户提供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在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成本和空间成本的前提下得到了内置于车辆的行车记录仪。
-
公开(公告)号:CN221747451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275950.4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利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50/636 , H01M50/14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及与盖板连接的密封总成;盖板上设有注液孔;密封总成包括密封件及连接密封件与盖板的弹性件;密封件包括基部及自基部的边缘延伸的呈环形的侧部,基部、侧部及盖板围成空间,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密封件能够保持于密封状态;在密封状态时,侧部与盖板贴合密封,注液孔位于空间的上方且与空间连通。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通过在注液孔周围额外设置环形密封结构,当注液完成后,在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及在内部电解液产生的正压的共同作用下密封件与盖板贴合完成密封,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及内部材料的浸润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电池注液嘴在注液后没有及时密封而导致的冒液,提升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1727377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20251429.7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利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1 , H01M50/502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转接片,电芯具有极耳;转接片包括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呈上下堆叠设置并沿第一方向夹持极耳,极耳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卷绕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通过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沿第一方向翻折夹持极耳,极耳沿第二方向卷绕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实现转接片和极耳的连接,不需要焊接,连接方式简单且成本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