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29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7550.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变稠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剪切变稠流体包括纳米颗粒和分散溶剂,其中,所述分散溶剂至少包括丙烯酸嵌段低分子量共聚物。所述纳米颗粒包括无机纳米颗粒和有机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剪切变稠流体的响应速度更快,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能;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新型分散介质不仅克服了传统STF的保养困难、封装难、STF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更有着抗冲击性能高、响应速率快、智能化程度高、整体复合材料性能更均一的优势,“液态‑固态”响应速度、黏度峰值均提升一个数量级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65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221072.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粘连的方法,包括,将萃取后的纤维丝束经过高压热风吹扫后,通入带有超声功能的水浴恒温槽,高压热风温度40~100℃,超声功率≥4000W,水浴温度50~99℃,纤维丝束在水浴中的有效距离≥4米,纤维丝束在水浴槽中牵伸比为1.2~5.0;纤维丝束通过水浴恒温槽快速脱除萃取剂并进行热牵伸后,经过压缩空气吹扫,除去表面的水分,再经过热箱进行超倍热牵伸,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发明通过在萃取后设置具有大功率超声功能的恒温水浴箱,把萃取后的纤维迅速通入恒温水浴箱中,使纤维表面的萃取剂快速挥发,相邻纤维中小分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未能迁移至纤维表面产生缠结,大幅降低了纤维的粘连。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69639.1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固化收缩率、高热导率的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将改性纳米粒子、催化剂和阻聚剂分别分散形成预聚物,再将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均匀混合成胶液,在膜上涂胶液后用紫外光固化,制得所述低固化收缩率、高热导率的光学胶。本发明方法简便,减小了UV胶固化时的氧阻聚情况,降低了固化收缩率,提高了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26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97919.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再生的纳米碳材料涂覆纤维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包括聚多巴胺类表面接枝的纤维基层和纳米碳材料层,其中纳米碳材料层为氧化石墨烯或酸化碳纳米管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纳米碳材料涂覆纤维在经过10次的吸附-解吸附处理后,吸附量仍达到原来的80%。本发明在纤维表面形成多巴胺类物质表面接枝层,该表面接枝层使得纤维表面含有氨基,利用氨基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这一原理实现其与含有负电荷的纳米碳材料的电荷吸附,最终得到纳米碳材料涂覆纤维,该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染料废水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643541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10063498.0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3/688 , C08G63/78
Abstract: 一种具有良好亲水性的改性聚乳酸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一种改性共聚酯,其中聚乳酸选自右旋聚乳酸(PDLA)、左旋聚乳酸(PLLA)与消旋聚乳酸(PDLLA)中的任何一种,共聚单体为一种端羟基共聚酯,且改性聚乳酸中共聚单体的质量比在2-30%,其采用共聚法或者偶联法合成,她不但制备了一种亲水性PLA,而且PLA热性能也有所提高,抗静电效果也好,而且由于磺酸盐基团的引入,其染色能力也大大增强,本法制备工艺简单,亲水能力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100977.5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0/06 , G01N30/12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46 , G01N30/74 , B01J20/285 , B01J20/2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聚羟基脂肪酸酯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用六氟异丙醇在25‑110℃溶解样品聚羟基脂肪酸酯,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在60‑100℃蒸发成膜,得到膜状样品;将膜状样品溶于三氯甲烷(30‑60℃)或二甲基甲酰胺(60‑110℃)后,降至室温配制得到待测溶液;对待测溶液进行凝胶色谱测定。本发明将难溶的高结晶度聚羟基脂肪酸酯利用六氟异丙醇溶解,然后溶液干燥成膜,该步骤可大幅降低样品的结晶度,使其可溶解在常规的色谱试剂中,用最常用的以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为填料的GPC柱进行测试,建立一套聚羟基脂肪酸酯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检测方法,从而指导样品生产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21072.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粘连的方法,包括,将萃取后的纤维丝束经过高压热风吹扫后,通入带有超声功能的水浴恒温槽,高压热风温度40~100℃,超声功率≥4000W,水浴温度50~99℃,纤维丝束在水浴中的有效距离≥4米,纤维丝束在水浴槽中牵伸比为1.2~5.0;纤维丝束通过水浴恒温槽快速脱除萃取剂并进行热牵伸后,经过压缩空气吹扫,除去表面的水分,再经过热箱进行超倍热牵伸,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发明通过在萃取后设置具有大功率超声功能的恒温水浴箱,把萃取后的纤维迅速通入恒温水浴箱中,使纤维表面的萃取剂快速挥发,相邻纤维中小分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未能迁移至纤维表面产生缠结,大幅降低了纤维的粘连。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811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22513.6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方法难以制备高熔点聚酯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本发明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为三嵌段共聚物,表示为B-b-A-b-B,其中b表示嵌段、A为双端羟基芳香族聚酯嵌段、B为聚乳酸嵌段。本发明采用的是溶液聚合的方法,即先将双端羟基芳香族聚酯和丙交酯溶于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再加入催化剂,以双端羟基芳香族聚酯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制得芳香族聚酯和聚乳酸的嵌段共聚物。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把聚合温度控制在聚乳酸和丙交酯不会降解,甚至可以达到不会消旋的范围以内,有效抑制了酯交换反应的发生,保证了链段的规整性,成功制得了包括高熔点的芳香族聚酯在内的聚酯和聚乳酸的嵌段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810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22512.1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现有方法难以制备高熔点聚酯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本发明的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为两嵌段共聚物,表示为A-b-B,A为单端羟基芳香族聚酯嵌段、B为聚乳酸嵌段。本发明采用的是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能溶反应物单端羟基芳香族聚酯和丙交酯的有机溶剂为反应媒介,以锡盐为催化剂,单端羟基芳香族聚酯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入聚乳酸嵌段。本发明方法能够把聚合温度控制在聚乳酸和丙交酯不会降解,甚至可以达到不会消旋的范围以内,有效抑制了酯交换反应的发生,保证了链段的规整性,成功制得了包括高熔点的芳香族聚酯在内的聚酯和聚乳酸的嵌段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00651.2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D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防护材料包括:相结合的剪切变稠流体涂层和织物,该剪切变稠流体涂层包括纳米颗粒和分散溶剂,其中,所述分散溶剂至少包括丙烯酸嵌段低分子量共聚物。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防护材料通过一次简单成型,剪切变稠流体与织物结合强度高,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与抗冲击性能,有更宽的温度适用范围,该织物由分散在剪切变稠流体中的纳米颗粒浸渍或涂敷与表面形成涂层,用该方法可制造防弹织物,以及作为防弹织物的产品;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更易保养,封装简单,STF分布更均匀,整体复合材料性能更均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