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3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60242.2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冻胶法制备UHMWPE冻胶成型,涉及大量溶剂的使用和回收,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易污染环境。该方法是首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物质纳米晶、抗氧化剂加入溶剂中,先经过溶胀过程,再经过溶解过程,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填充冻胶;然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填充冻胶注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计量泵后经口模或喷丝孔挤出,经萃取、干燥和热牵伸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大幅降低UHMWPE复合材料制品的成本,进而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品性能,进一步拓展UHMWPE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983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10568899.9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3/183 , C08G63/85 , C08G6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状聚酯低聚物的制备方法。现有方法由于存在卤素和副产物铵盐难于回收利用等问题,难于用于生产。本发明首先将线形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溶于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的透明溶液;然后将有机锡催化剂加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的透明溶液中,经过裂解、成环,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的溶液;将溶液冷却、过滤、干燥,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再将产物溶液通过柱层析方法去除残留的有机锡催化剂,干燥后得到不含有机锡催化剂的环状聚酯低聚物。本发明方法所得产物在常温保存期间和加工升温过程中不发生自聚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14659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102011.7
申请日:2011-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PHBV的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目前PHBV纤维的制备技术存在各种不足。本发明的生物基化学纤维为PHBV与第二组分高分子的混合物,质量份数为100份的生物基化学纤维中含1~89份PHBV和11~99份第二组分高分子。其中第二组分高分子为P(3HB-co-4HB)、PBS、PBAT、PP、PE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具体制备方法是首先将PHBV和第二组分高分子分别进行真空干燥,然后按比例进行物理混合,熔融纺丝,最后进行后处理。本发明所公开的生物基化学纤维在较低的纺丝温度和较高的纺丝速度下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持续稳定的较柔软的手感,其制备方法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88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101268.3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含31螺旋结构的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熔融纺丝过程中左旋或右旋聚乳酸分子链单独形成31螺旋结构,在热牵伸和热处理后转变为β晶。本发明还提出了这种含31螺旋结构的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在熔纺过程中改进纺丝动力学,使用适中的纺丝速度在聚乳酸纤维中产生31螺旋结构,然后在热牵伸和热处理过程中使用较低的温度和牵伸比在聚乳酸纤维中产生β晶。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686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10288714.9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现有方法要求螺杆温度很高,影响最后生成纤维的性能。本发明首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与溶解溶剂在溶解釜内搅拌溶解得到聚乙烯溶液,然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与溶胀溶剂在溶胀釜内搅拌溶胀得到溶胀液,将冷却后的聚乙烯溶液与溶胀液混合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通过管路输送至储料釜,悬浮液在储料釜内冷却,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溶解得到均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液。本发明采用部分原料在溶解釜内充分溶解、其余原料在溶胀釜内溶胀,然后在双螺杆内溶解的工艺路线,降低了双螺杆设置温度。本发明减轻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溶解阶段的降解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345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101269.8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D01D5/10 , D01D10/00 , D01D10/02 , D01D11/00 , D02J1/22 , D01F6/84 , D01F6/62 , D01F6/92 , D01F8/14
Abstract: 一种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类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使用液相恒温浴,改进纺丝动力学的方法,如液相恒温浴的位置、温度、深度、纺丝速度、牵伸比等条件,使制备的聚乳酸类纤维在性能上优于常规熔纺纤维。本发明提出的纤维熔纺工艺使用较高的纺丝速度和较低的牵伸比,生产效率高,工艺条件温和,对卷绕和牵伸设备要求低,不使用挥发、有毒溶剂,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404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160242.2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冻胶法制备UHMWPE冻胶成型,涉及大量溶剂的使用和回收,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易污染环境。该方法是首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物质纳米晶、抗氧化剂加入溶剂中,先经过溶胀过程,再经过溶解过程,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填充冻胶;然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填充冻胶注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计量泵后经口模或喷丝孔挤出,经萃取、干燥和热牵伸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大幅降低UHMWPE复合材料制品的成本,进而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品性能,进一步拓展UHMWPE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96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02008.5
申请日:2011-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PHBV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目前PHBV纤维的制备技术存在各种不足。本发明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为PHBV与聚乳酸的混合物,质量份数为100份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中含1~89份PHBV和11~99份聚乳酸。具体制备方法是首先将PHBV和聚乳酸分别进行真空干燥,然后按比例进行物理混合,熔融纺丝,最后进行后处理。本发明所公开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在较低的纺丝温度和较高的纺丝速度下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持续稳定的较柔软的手感,其制备方法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69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88700.7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丝的热牵伸方法。现有工艺全部使用冷辊或全部使用热辊,存在各种问题。本发明的热牵伸方法通过2~5级牵伸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丝进行总倍数为10~60倍的牵伸;每一级牵伸的方法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丝首先经过热辊进入热箱,从热箱出来后,再经过冷辊进入下一级牵伸,各级牵伸中热辊和热箱的温度逐级升高,各级牵伸的牵伸倍率逐级降低。其中热辊温度为60~150℃,热箱温度为80~150℃,冷辊温度为10~30℃。本发明采用进入热箱前使用热辊、从热箱出来后使用冷辊的多级热牵伸方法,更有利于热牵伸的稳定和高取向结构的固定,提高了产品质量,得到高强度高模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686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88714.9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现有方法要求螺杆温度很高,影响最后生成纤维的性能。本发明首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与溶解溶剂在溶解釜内搅拌溶解得到聚乙烯溶液,然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与溶胀溶剂在溶胀釜内搅拌溶胀得到溶胀液,将冷却后的聚乙烯溶液与溶胀液混合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通过管路输送至储料釜,悬浮液在储料釜内冷却,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溶解得到均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液。本发明采用部分原料在溶解釜内充分溶解、其余原料在溶胀釜内溶胀,然后在双螺杆内溶解的工艺路线,降低了双螺杆设置温度。本发明减轻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溶解阶段的降解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