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关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577826.3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关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还原电路进行还原除杂处理;步骤2:开启清洗电路进行清洗处理;步骤3: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阴极腔室,将电解液注入阳极腔室,密封保存;还原电路采用了三段电压处理,一段电压处理能够将阴极的电极催化剂上的金属杂质氧化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二段电压处理将盐结晶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盐离子转移至阳极电解液中,三段电压处理将阴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全部还原为单质金属实现电极更新;清洗电路采用了易挥发性物质作为清洗液,能够快速去除产生的难溶性杂质;该方法能够显著抑制的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劣化作用的技术效果。

    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2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577801.3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清洗流路,直至清洗流路到达清洗完成预定值关闭清洗流路;步骤2:开启除湿流路,直至除湿流路到达除湿完成预定值关闭除湿流路;步骤3:开启除杂流路,将螯合剂与电解液混合并注入阳极腔室,对阴极电极施加直流电流,直至除杂流路达到除杂完成预定值,将阴极腔室与废物处理装置连通,并开启二氧化碳气源完成二氧化碳电催化反应器的启动;该方法能够对阴极电极催化层表面形成的难挥发性液体和析出盐进行清洗溶解,清洗效率高,同时能够还原阴极电极上的金属氧化物,在不更换电极的情况下完成电极材料的更新。

    一种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及应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3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53680.3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及应用,所述土壤重金属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强碱与粉煤灰混合均匀后,焙烧以使粉煤灰中的二氧化硅转化成可溶性硅酸盐,得到碱熔粉煤灰;将所述碱熔粉煤灰与水混合搅拌,以使可溶性硅酸盐溶出,得到包括碱熔粉煤灰不溶物与可溶性硅酸盐溶液的固液混合物;在所述固液混合物中加入酸调节pH值至4.5~5.5,以使可溶性硅酸盐转化为硅酸,搅拌反应以使硅酸发生缩聚形成二氧化硅凝胶沉积在碱熔粉煤灰不溶物表面,得到固体复合物;将所述固体复合物烘干,即得。形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复合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制备方法简单,适用的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广,可以在土壤污染控制中推广应用。

    一种多层粉末干式磁选机

    公开(公告)号:CN1162734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216372.7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粉末干式磁选机,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方案包括磁选主要工作部分、磁选辅助工作部分以及机械运动传动部分;磁选主要工作部分包括:在上层磁性内管中能水平移动的磁系;上层磁系外部的非导磁套管;在下层转动轴中具有固定位置的磁系;跟随电机转动的转动轴及其叶片;嵌套在转动轴外部的物料导流滚筒。磁选辅助工作部分包括:设置于进料仓上方的进料口;设置于进料仓下方的纵向余灰出料口;设置于出料仓底部的磁性物质收集口。本发明引入抽拉磁选后与旋转磁选结合,含有磁性物质的粉体物料进入磁选装置后,磁性粉末被磁系吸引,经过一系列的分选后得到含铁率较高的磁性产物,具有分选效率高、连续作业的特点。

    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81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96207.3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脱碳塔、氨水循环箱、冲洗水循环箱、稠厚器、离心分离机和反应结晶循环泵;脱碳塔从下至上包括反应结晶段、喷淋吸收段和水洗除雾段;喷淋吸收段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氨水循环箱,氨水循环箱的出口管路分成两管路,分别连接反应结晶段上方和喷淋吸收段上方,冲洗水循环箱与水洗除雾段通过管路循环连接,反应结晶段底部通过管路连接稠厚器,稠厚器上方管路连接反应结晶段,稠厚器底部管路通过离心分离机后与反应结晶段连通,反应结晶循环泵与反应结晶段循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碳捕集和降低氨逃逸的多级协同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