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19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65878.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浙江省气象台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Y4B和FY3G融合的海上台风雨强估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FY4B红外通道数据和FY3G降雨估测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FY4B红外通道格点数据和FY3G降雨估测格点数据;利用台风暖雨Z‑R关系将FY3G降雨估测格点数据转换为雷达回波数据,以所述雷达回波数据为基准对FY4B红外通道数据的反演台风雷达回波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利用参数调整后的反演台风雷达回波模型将FY4B红外通道数据转换为雷达回波数据,利用台风暖雨Z‑R关系反演计算台风雨强。本发明提升了台风雨强估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9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65878.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浙江省气象台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Y4B和FY3G融合的海上台风雨强估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FY4B红外通道数据和FY3G降雨估测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FY4B红外通道格点数据和FY3G降雨估测格点数据;利用台风暖雨Z‑R关系将FY3G降雨估测格点数据转换为雷达回波数据,以所述雷达回波数据为基准对FY4B红外通道数据的反演台风雷达回波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利用参数调整后的反演台风雷达回波模型将FY4B红外通道数据转换为雷达回波数据,利用台风暖雨Z‑R关系反演计算台风雨强。本发明提升了台风雨强估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27870.7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天气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空间磁层和极光可视化观测领域,包括:当接收到磁层和极光的可视化监测请求,交互气象观测站,接收空间天气数据插值于预设空间网格,获得空间天气数据分布信息,通过空间磁场分布模型进行处理,生成蓝色磁力线空间分布信息,构建蓝色磁力线空间分布可视化模型;配置极光观测属性采集极光观测数据,进行极光分布仿真,对预设区域进行极光观测线分布,生成极光观测线空间分布信息,构建极光观测线空间分布可视化和实时监测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磁层和极光数据可视化和监测存在的效率低,导致实时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94045.X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IPC: G06T3/4053 , G01W1/10 , G01W1/00 , G06T3/4046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天气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空间天气探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空间天气数值模拟数据;基于空间天气数值模拟数据构建数值模拟模型;按照同等空间天气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模型输出第一精度数据集、第二精度数据集;基于第一精度数据集与第二精度数据集进行数据训练,构建超分模型;采用空间天气数值模拟数据,通过超分模型获得目标高精度模拟数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拟数据分辨率不足,计算复杂度高,导致空间天气数值模拟模型无法满足现有的空间天气业务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1351.5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南海夏季风双指标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极轨气象卫星FY‑3D垂直探测仪器组VASS获取850hPa大气温度及比湿,计算得到850hPa的假相当位温指标;通过极轨气象卫星FY‑3E的风场测量雷达WindRAD反演的洋面风场数据,得到洋面风速和风向,计算平均纬向风指标;通过评估FY‑3D/VASS温度及比湿相对于ERA5的精度、以及FY‑3E/WindRAD洋面风相对于MetOp‑C/ASCAT的精度评估指标,由此评估结果来验证用双指标监测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的精度。本发明利用FY‑3D计算假相当位温和FY‑3E洋面风双指标监测南海夏季风显示,双指标很好地监测202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温湿度场和风场转化,以此验证了两类卫星数据在南海夏季风气候监测中的应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99405.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水汽和冰晶吸收特征的密实高冰云探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气象卫星针对目标区域的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水汽吸收谱段探测数据、冰晶吸收谱段探测数据和大气窗区谱段探测数据;根据水汽吸收谱段探测数据和冰晶吸收谱段探测数据,计算冰汽指数;根据水汽吸收谱段探测数据和大气窗区谱段探测数据,计算云汽指数;根据冰汽指数和云汽指数,计算密实高冰云指数以识别目标区域是否存在密实高冰云。本发明利用水汽吸收谱段探测数据、冰晶吸收谱段探测数据和大气窗区谱段探测数据,实现密实高冰云的探测和增强,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误判和干扰,提高了密实高冰云的识别准确度,从而使得天气预报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89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594042.6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IPC: G06T3/4053 , G01W1/10 , G01W1/00 , G06T3/4046 , G06N3/086 , G06N3/0985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LIPF的空间天气关键参数超分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基于目标区域获取空间天气关键参数,并利用电离层‑热层数值模拟模型分别输出双版本数据,基于LIIF算法进行超分模型搭建,并用双版本数据对模型执行监督训练和交叉验证,获得收敛超分模型;最后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检索和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图像超分辨率算法在应用于热层大气参数的重建时模型泛化能力不足、计算复杂度较高、实用性和效率低、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供一种高效、准确、适应性强的热层大气参数重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热层大气参数的分辨率和准确性,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算法的实用性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60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7159.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华为昇思框架的三维卷积算子的智能转换方法,涉及图像处理相关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括D、W、H维度的三维数据,将其转化为含H个二维数据的集合。构造H个第一和第二二维卷积核,用H个第一二维卷积核对集合中每个二维数据进行卷积运算得到H个结果组成集合,再用第二二维卷积核对该集合进行卷积运算得到最终结果。引入损失缩放技术,通过调整损失函数的规模来避免梯度消失和损失溢出,从而增强训练的稳定性。需要同时考虑混合精度,充分利用计算资源,加速训练,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率。达到了提升对三维数据卷积运算的处理效率和精度,增强在不同硬件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模型的泛化能力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972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3253.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IPC: G06T9/00 , G06T7/10 , G06T3/4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分辨率云图的加密方法及系统,涉及云图时间加密技术领域,包括:挑选预设连续时序下的一组高分辨率云图,该云图是通过高频观测的历史数据中挑选的典型天气现象,进行网格分切,得到多个高分辨率分块云图,进行收缩预处理,输出低分辨率云图,进行网格分切,得到多个低分辨率分块云图,输入云图加密区块中,并按照预设连续时序的时间参数进行中间帧插值加密,得到加密后的多个高分辨率分块云图,进行拼接还原,获取还原后的加密高分辨率云图。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云图数据加密方法存在相邻云图之间间隔时间太长,云系变化过快,以及相邻云图之间的观测时间间隔不等,云系变化速度不均,存着跳变,导致云图动画质量不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6834.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IPC: G16C20/70 , G16C20/80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三维热层和电离层参数反演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生成预处理后数据集;基于所述预处理后数据集,构建多通道参数反演模型;基于所述多通道参数反演模型进行推演,生成推演结果。借此,本发明的基于电子密度的三维热层和电离层参数反演方法,充分利用易测得的全球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数据,实现了对热层和电离层参数的高质量推演,且用同步输出各通道代替顺序输出,推理速度明显加快,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并能快速更新和迭代模型以保持时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