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油气自身热量化霜的油气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5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07284.9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回收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利用油气自身热量化霜的油气回收方法,布置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中分别设有制冷制热的换热器;布置第一连通道,第一气道、第一连通道以及第二气道依序连通,形成第一回收道;当第一气道在单独冷凝分离混合油气中的净化油气及水体过程中,第一气道出现结霜或结冰时,将第一气道的换热器关闭,并启动第二气道的换热器,让混合油气在第一回收道中流动,利用混合油气自身的温度对第一气道进行化霜或者化冰,为使用者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应用范围,使油气回收效率更高,同时也使管路布置更加简洁;解决了油气回收过程中存在换热器的表面结霜或结冰的问题。

    一种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的安保及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29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10810.X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的安保及监控系统,安保及监控系统包含:参数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及报警输出模块。本发明提高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具体包括:及时监测甲醇燃料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避免事故发生;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对参数数据的分析,提供预警信号,帮助船舶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或安全隐患的发展;报警输出模块不仅触发报警,还提供报警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故障预测结果,为救援和维修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决策依据;可以提升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保护船舶人员和环境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定量取样的密闭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66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387170.6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样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可定量取样的密闭取样装置,包括装有液体且密闭的产品罐,产品罐上设有回流管和取样管,取样管连接有取样泵,回流管和取样管均与产品罐之间连通,回流管和取样管的外端之间连接有旁通管、定量管和取样瓶,定量管的两端设有取样阀门且分别与回流管及取样管连通,定量管与取样瓶之间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导流阀门;旁通管的两端设有旁通阀门且分别与回流管及取样管连通;这样,当需要取样时,启动取样泵,取样泵对产品罐内的液体产生外吸力,将产品罐内的液体抽取出来,当定量管内充满液体后,通过导流管将定量管内的液体导流至取样瓶中,整个装置以及取样过程均为密闭形式,也达到了定量取样的效果。

    引流结构的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45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27222.9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引流结构的换热器,包括顶部换热器以及底部换热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连通管串联连通;顶部换热器上设有冷进管以及热出管;底部换热器上设有冷出管以及热进管;冷出管与冷进管之间通过冷流道连通,冷流道内设有引流板;底部换热器上设有回油管,回油管与冷流道连通;顶部换热器和底部换热器之间通过连通管串联连通,增加了热介质与冷介质分别在热流道和冷流道流动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热交换的换热时间,而冷介质中含有的润滑油受热形成液态的油液,通过引流板将冷流道中积累的油液引至回油管中排出,避免油液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积累,解决了管壳式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存在换热效率低且不能回油的问题。

    用于鹤管装卸插入槽车的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8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66439.4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鹤管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鹤管装卸插入槽车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垂管往槽车的罐口中下降移动;2)、垂管带动密封帽接触到槽车的罐口上时,垂管继续向下移动;3)、当密封帽接触到限位开关,垂管停止向下移动;4)、密封圈受到密封帽的倾斜挤压变形,垂管不会随槽车的倾斜而偏离出罐口;5)、装车结束,控制垂管脱离罐口,密封帽在弹簧机构伸展下复位;在保证密封帽密封槽车罐口的前提下,密封帽通过弹簧机构减小装车时垂管的下降过程中,密封帽与槽车罐口接触时的冲击力,避免两者之间产生上下串动的力相冲突导致鹤管或者槽车损坏,密封帽通过密封圈减小垂管在装车过程中受到的槽车倾斜的影响。

    利用低温带压吸收和PSA吸附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2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59933.4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利用低温带压吸收和PSA吸附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油气回收管道中的油气排放至预处理装置中;S2、将预处理后的油气输送至低温带压吸收单元中;S3、将吸收后的油气输送至PSA吸附单元中;S4、在上述S3中PSA吸附单元上设置有自动排放单元;利用预处理装置将油气中的杂质和水分去除,再通过低温带压吸收单元对吸收剂进行降温,使得吸收剂与油气进行充分接触,减少油气中的VOCs含量,利用PSA吸附单元对油气中的VOCs进行吸附,使得油气中剩余的VOCs达到达标排放气体,提高了对VOCs的回收处理,再通过自动排放单元对PSA吸附单元中的活性炭进行脱附,提高PSA吸附单元的吸附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20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129416.2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支撑架、两个换热器、散热管、进气主管、排气主管、冷媒进液管、冷媒排液管以及两组第一支管、控制阀、第二支管、管控阀、排气支管和排放阀,通过控制阀、管控阀、排放阀的启闭配合,可使两个换热器单独工作或并联工作。本发明可以降低换热器表面结霜或结冰的风险,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正产使用,进而提高油气回收系统的使用稳定性。

    一种多功能缓冲罐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84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2433.7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缓冲罐,包括缓冲罐本体和安装在缓冲罐本体底端表面的支撑座,所述缓冲罐本体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连接至蓝牙通讯模块,所述缓冲罐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气液分离机构,所述缓冲罐本体的内壁处安装有除雾机构,所述除雾机构和气液分离机构之间设置有翅片管管箱换热组件。本发明通过将气液混合物导入缓冲罐本体内部,缓冲罐本体内径尺寸远比热介质导入端口的内径直径尺寸大,气液混合物进入缓冲罐本体内部后流速骤然下降,气液混合物通过分离挡板的阻挡,混合在气体组分中的液体经换热和重力沉降后会下降至缓冲罐本体的底部,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一种利用丙酮吸收氨气的废气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89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1083802.8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一种利用丙酮吸收氨气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其中:吸收塔的底部与反应釜相连,以输入含有氨气的工业废气到吸收塔内;第一储罐用于存储新鲜的丙酮溶液,第一储罐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吸收塔的顶部相连,以将新鲜的丙酮溶液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降温处理后输送到吸收塔的塔顶进行喷淋;第二热交换器与吸收塔的塔顶排气孔相连,以将从反应釜排出的废气降温处理,并使废气中汽化的丙酮气体液化;第二储罐与吸收塔的底部相连,以收集吸收了氨气的丙酮溶液。本发明很好处理工业废气中的氨气,处理后的废气中氨气浓度能满足国家相关排放指标,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实现氨气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一种反应釜废液的可视化密闭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05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387202.2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一种反应釜废液的可视化密闭收集装置,属于反应釜废液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反应釜密闭收集装置不便于利用联动式的充气密封结构来加强废液灌装的密封环境,不符合当前的环保需求,会产生一定危险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联动结构进行作用,使得废液搬运柜门向收集箱体一侧移动的同时,往复组件推动打气外筒进行往复移动,从而使得充气封圈膨胀,通过将膨胀后的充气封圈与凹槽进行配合,来加强密封,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手套对收集内腔内部废液收集进行操作,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本发明实现了反应釜密闭收集装置利用联动式的充气密封结构来加强废液灌装密封环境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