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板除尘装置、太阳能除尘系统及太阳能板除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54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4612.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板除尘装置、太阳能除尘系统及太阳能板除尘方法。太阳能板除尘装置包括上电极和电源模组,上电极用于以预设距离设置于太阳能板的受光侧;电源模组用于提供直流高压电,电源模组的第一输出端与上电极连接,电源模组的第二输出端与太阳能板的金属边框或者金属支撑架连接,以形成下电极,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存在电势差,通过上电极、下电极及太阳能板内部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以在上电极和太阳能板之间形成电场。本申请中仅通过太阳能板金属边框或者金属支架与电源模组连接,实现了上电极与太阳能板之间形成电场,从而在水汽作用下,使得太阳能板上的灰尘荷电,并在电场作用下,使得荷电灰尘颗粒与太阳能板分离,以实现除尘。

    基于柔性触觉传感器的酒糟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1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3277.8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触觉传感器的酒糟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爪夹组件,用于模拟人体的手部动作以反复主动抓捏酒糟;设置于爪夹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柔性触觉传感器,用于在抓捏的过程中,采集抓捏酒糟产生的压力信号;检测组件,用于根据压力信号提取至少两个触觉信号特征,并由至少两个触觉信号特征获取酒糟的力学特性信息,并识别酒糟的实际所属级别。由此,解决了依赖个人经验进行酒糟检测,检测效果因人而异,且相关技术难以在酿酒现场使用进行实时检测,难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成本高昂等问题。

    漫反射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548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410799885.6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漫反射薄膜,所述薄膜由随机无序堆积的,对光无吸收或者吸收率较低的单分散微球组成,所述微球的直径范围在300~3000纳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漫反射薄膜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单分散的微球悬浮液,所述微球的直径范围在300~3000纳米;向微球悬浮液中加入使微球聚集的电解质溶液;在基底上沉积微球聚集后的微球悬浮液;通过完全挥发微球悬浮液中的溶剂以及加热使微球粘连得到漫反射薄膜。采用本发明能够以极小厚度的薄膜材料实现高反射率的漫反射。

    驻极体直线静电发电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4999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3392.8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极体直线静电发电机,所述驻极体直线静电发电机包括:框架;两个定子,上下平行地布置且均固定到所述框架,并在所述两个定子中的至少一个定子的面对所述动子的表面上布置有多个驻极体栅条;动子,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两个定子之间,并在所述动子的面对所述布置有驻极体栅条的定子的表面上布置有多个电极条;所述动子在动子移动方向上的宽度与动子可移动行程之和大约等于所述定子在所述动子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当所述动子的所述宽度大约等于所述动子可移动行程时输出功率最大。本发明所提供的发电机在发电机尺寸、行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把发电机电极布置于尺寸小的动子上,减小了发电机电容,从而提高了输出功率。

    一种细胞裂解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04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75299.8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细胞裂解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微流控芯片包括基片层和柔性聚合物膜层,柔性聚合物膜层与基片层键合连接,基片层上设置有沟道,沟道上设置有样品入口和裂解细胞出口,样品入口和裂解细胞出口之间设置有细胞裂解区;柔性聚合物膜层上设置有与样品入口和裂解细胞出口对应通孔;驱动模块包括入口控制阀、出口控制阀和带有挤压装置的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带动挤压装置在柔性聚合物膜层上细胞裂解区对应的位置处进行运动和挤压;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方法为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细胞裂解系统的小型化。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团聚检测方法、芯片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1452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73649.0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团聚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微流控芯片,通过控制磁场在所述芯片微沟道的特定区域动态富集免疫磁珠,形成磁珠塞;控制样品液循环流过所述磁珠塞,使所述样品液中抗原被所述免疫磁珠捕获;被所述磁珠捕获的抗原与另一磁珠免疫结合,形成两个或以上的磁珠的团聚;通过检测所述磁珠的散射光信号,统计单个磁珠和团聚磁珠的数量,获得样品中抗原的浓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团聚检测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微泵驱动装置、微阀驱动装置、磁珠塞控制装置及光学检测模块。本发明有利于实现微小型免疫检测仪器,降低检测限,实现低浓度抗原的检测。

    漫反射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54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799885.6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漫反射薄膜,所述薄膜由随机无序堆积的,对光无吸收或者吸收率较低的单分散微球组成,所述微球的直径范围在300~3000纳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漫反射薄膜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单分散的微球悬浮液,所述微球的直径范围在300~3000纳米;向微球悬浮液中加入使微球聚集的电解质溶液;在基底上沉积微球聚集后的微球悬浮液;通过完全挥发微球悬浮液中的溶剂以及加热使微球粘连得到漫反射薄膜。采用本发明能够以极小厚度的薄膜材料实现高反射率的漫反射。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阵列式柔性力敏传感器及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74910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60505.3

    申请日:2010-08-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阵列式柔性力敏传感器及制法,其包括:分别图形化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上、下表面的平行金属行电极和平行金属列电极;行电极上附着上绝缘保护层;列电极上附着下绝缘保护层;行电极与平行列电极呈空间相交状分布,其空间相交部分与该相交部分内包含的碳纳米管/聚合物膜构成阵列式柔性力敏传感器的力敏单元;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薄膜为聚合物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有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制成的膜;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质量比为(0.1-15)∶100;该阵列式柔性力敏传感器中的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膜具有柔韧性优良、重复性好,性能稳定,一致性好等特点。

    吸附式碳纳米管湿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04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39185.6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湿度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其包括:一基底;通过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于基底表面上的绝缘层;通过光刻/刻蚀法或光刻/剥离法或丝网印刷法制备于绝缘层表面上的由金属或多晶硅构成的电极对;电极对为平行对电极或梳齿式对电极;梳齿式对电极的梳齿相对放置或梳齿交叉放置;电极对之间和电极对上/下面组装有碳纳米管材料层;组装方法为电泳组装方法或流体排布组装方法或浸泡蒸发法;有益效果:电极对制作属于标准微加工工艺或丝网印刷工艺,方法简单;碳纳米管结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且电泳组装、流体组装方法或浸泡蒸发法可实现批量生产;该湿度传感器尺寸小,灵敏度高,线性度好,能用于环境湿度检测。

    集成光栅干涉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87486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10169643.4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光栅干涉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第一玻璃片表面上设置金属光栅和电极;硅片上设置质量块,和质量块上设置N个凸台,并淀积一层反射面;及梁或膜上支撑质量块,该质量块另一端与硅片形成的键合台面连接;第一玻璃片带有金属光栅和电极的面与硅片上设置质量块的反射面相对布置,且光栅的位置与硅岛的位置相对,通过键合工艺形成一体,并且该硅片上的质量块与玻璃间形成微小间隙,组成传感器的敏感单元,光电检测电路与敏感单元的电极连接。利用光栅衍射光斑的光强随光栅面与反射面的距离的敏感变化特性,实现高灵敏度的加速度测量。利用MEMS技术和成熟的激光二级管、光电探测器,可以大规模生产,易于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