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714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836767.8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堆石图像数据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在施工现场进行堆石检测或为科学研究中堆石混凝土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公开包括:在施工现场中实时采集堆石的图像信息;根据堆石的图像信息标注堆石图像训练集;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提取块石轮廓;提取块石几何信息和提取堆石体特征参数。本公开可在堆石过程中进行堆石检测,创新了施工现场堆石检测方法,减少了工地现场由于堆石粒径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时间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6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412983.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及多孔介质固液运动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透明球床的最优折射率测量方法。首先摆放并调整好多个透明球、匹配液及容器、线激光光源、光线接收板、相机等组件。测试中先配置折射率较高的匹配液,然后逐级调低其折射率,在每个匹配液折射率条件下用相机记录线激光经过固液体系后在光线接收板上的光斑图像。对光斑图像中未经过球体激光形成的光斑选取参考范围,计算平均光斑宽度,并与匹配液折射率建立关系,关系曲线的明显拐点即代表多层球床达到最优折射率匹配状态。本发明适用于在不改变或破坏透明球形态下直接精确确定多层透明球床达到最优折射率匹配状态时的匹配液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1043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586644.8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沼蛤灭杀池装置及灭杀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贯通相连的进水池段、附着-沉降灭杀池段、沉降灭杀池段和供水池段,所述附着-沉降灭杀池段包括上部的附着区和下部的沉降区,所述附着区为水流通道,包括至少一个附着网,所述附着网的网面为细径单丝结构的纱网,网丝直径为0.1-0.5mm,网孔的孔径为1-10mm,所述沉降区为净水环境。所述细丝的直径和孔径的限定使得其可以为沼蛤幼虫提供足够的附着面积,但不足以支撑沼蛤成虫的身体,成虫会自然脱落。从而省去了将附着排从池中取出后灭杀沼蛤成虫的工序,使得具有沼蛤附着-沉降灭杀池段的灭杀池装置能够不间断的连续运行,同时降低了装置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1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79106.6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15/02 , H04N7/18 , H04N13/239 , H04N13/243 , G06T7/80 , G06T7/70 , G06T7/60 , G06T7/55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像机组三维重建的堆石粒径识别与监控装置及法,装置包括:摄像机组,摄像机组至少包括两个摄像头,用于在不同角度采集待识别堆石在堆石过程中不同高度的堆石多角度图像;标定模块,用于在摄像机组的采集视野内放置标志物,对摄像机组的参数进行标定;识别监控模块,与摄像机组相连,用于对堆石多角度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根据堆石多角度图像确定待识别堆石中每块堆石粒径的分类结果,并根据分类结果建立待识别堆石的级配曲线,根据级配曲线对待识别堆石进行识别和监测;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将待识别堆石的识别和检测结果发送至预设终端。该装置可以利用双目或多目摄像头结合图像识别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堆石粒径的识别与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1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779146.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堆石模拟分析方法及系统,获取实际堆石孔隙率;关闭控水阀,给量杯中注入液体到堆石体模型箱中的模拟仓面高度,根据实际堆石孔隙率计算等比的孔隙体积,在量杯中再注入与孔隙体积等体积的液体;开启控水阀,使量杯内的液体流入堆石体模型箱;在堆石体模型箱中按照现场的堆石过程分层堆放模拟材料颗粒,实时采集堆石体模型箱中的仓面堆石图像,并记录堆石体模型箱中的堆石高度位置以及每个位置对应量杯中的水位高度,直至堆石体模型箱中的模拟材料颗粒和量杯中的液体同时达到模拟仓面高度;对仓面堆石图像进行颗粒图像分析。由此,为堆石混凝土工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1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119607.1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明固体的光学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凸弧面的透明固体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本装置由匹配液及容器、线激光光源、光线接收板、相机等组成。测试过程中,先将匹配液折射率调至最高,然后逐级降低,在每个匹配液折射率条件下分别用相机记录线激光仅经过匹配液和经过固液体系后在光线接收板上的光斑图像。将两个光斑图像序列在相同匹配液折射率条件下的图像作灰度相减并取绝对值,计算相对影响面积,建立相对影响面积与匹配液的折射率的关系曲线,取相对影响面积达到最小值时的匹配液的折射率作为待测透明固体折射率。本发明适用于在不改变或破坏待测固体形态前提下直接精确测量边壁为凸弧形面透明固体的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12983.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及多孔介质固液运动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透明球床的最优折射率测量方法。首先摆放并调整好多个透明球、匹配液及容器、线激光光源、光线接收板、相机等组件。测试中先配置折射率较高的匹配液,然后逐级调低其折射率,在每个匹配液折射率条件下用相机记录线激光经过固液体系后在光线接收板上的光斑图像。对光斑图像中未经过球体激光形成的光斑选取参考范围,计算平均光斑宽度,并与匹配液折射率建立关系,关系曲线的明显拐点即代表多层球床达到最优折射率匹配状态。本发明适用于在不改变或破坏透明球形态下直接精确确定多层透明球床达到最优折射率匹配状态时的匹配液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10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119174.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石块构成型多级阶梯‑深潭消能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目标河道的地形数据或现场勘查结果确定控制性断面作为人工阶梯的摆放位置,并根据计算的人工阶梯平均间距确定各级阶梯位置,再通过计算得到设计洪水流量条件下的冲刷深度和深潭中的冲刷坑长度,使用阶梯‑深潭破坏的临界冲刷深度作为结构单元稳定性要求的量化指标,当超过临界冲刷深度时,通过缩小人工阶梯平均间距来增加人工阶梯数量以提高整体稳定性,最后经逐级迭代计算得到各级阶梯处的水流流速和水深,完成水流能量分布计算,本发明提供了兼顾结构自身稳定要求和消耗水流能量需求的综合设计方法,适用于实际山区河流生态修复和山洪防治工程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7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08310.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堆石图像粒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工程堆石粒径大小难以直接检测的问题。本公开包括:获取堆石标注图像、识别堆石区域、分割堆石区域、提取堆石边缘轮廓、拟合堆石区域和计算堆石粒径。本公开利用不同的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实现目标识别堆石区域和提取堆石边缘的功能。通过几何拟合参数化规范堆石粒径,并结合抽样调查的方法,提高堆石粒径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大规模工程堆石的粒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工程检测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14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79146.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堆石模拟分析方法及系统,获取实际堆石孔隙率;关闭控水阀,给量杯中注入液体到堆石体模型箱中的模拟仓面高度,根据实际堆石孔隙率计算等比的孔隙体积,在量杯中再注入与孔隙体积等体积的液体;开启控水阀,使量杯内的液体流入堆石体模型箱;在堆石体模型箱中按照现场的堆石过程分层堆放模拟材料颗粒,实时采集堆石体模型箱中的仓面堆石图像,并记录堆石体模型箱中的堆石高度位置以及每个位置对应量杯中的水位高度,直至堆石体模型箱中的模拟材料颗粒和量杯中的液体同时达到模拟仓面高度;对仓面堆石图像进行颗粒图像分析。由此,为堆石混凝土工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