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生成对抗网络的半导体封装过程预警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8171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1226178.X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生成对抗网络的半导体封装过程预警方法和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训练数据;从训练数据中获取正常样本集合,计算正常样本集合的密度函数,根据密度函数估计异常阈值;获取已训练的生成器网络,利用已训练好的生成器网络生成预定数量的异常样本;将预定数量的异常样和训练数据混合后输入神经网络训练,以使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将关键工艺参数输入已训练的神经网络获取异常预测值,以及根据异常预测值和异常阈值进行预警处理。由此,通过生成异常样本混合到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并确定异常阈值实现提前对生产异常进行预警,提高产品良率与生产线效率。

    基于时序生成对抗网络的半导体封装过程预警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81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26178.X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生成对抗网络的半导体封装过程预警方法和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训练数据;从训练数据中获取正常样本集合,计算正常样本集合的密度函数,根据密度函数估计异常阈值;获取已训练的生成器网络,利用已训练好的生成器网络生成预定数量的异常样本;将预定数量的异常样和训练数据混合后输入神经网络训练,以使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将关键工艺参数输入已训练的神经网络获取异常预测值,以及根据异常预测值和异常阈值进行预警处理。由此,通过生成异常样本混合到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并确定异常阈值实现提前对生产异常进行预警,提高产品良率与生产线效率。

    一种考虑控制模式转换的配电网柔性软开关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29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71940.9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控制模式转换的配电网柔性软开关优化配置方法。本方法考虑REG随机性的影响,基于SOP控制模式转换建立SOP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包括年配电网运行成本和年SOP投资维护成本的综合规划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对SOP的位置容量进行规划;下层对SOP传输功率和DG削减进行优化调度,针对正常、风险两种运行场景转换SOP控制模式,在正常场景下优化运行成本,在风险场景下优化电压偏差。本方法能有效应对REG随机出力引起的电压安全问题,增强配电网对于REG的消纳能力,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保证更低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基于频域模式法的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溯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95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89949.7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模式法的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溯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目标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并形成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和回路阻抗矩阵,根据矩阵的行列式零点,求得系统的振荡模式,得到次同步振荡模式;基于频域模式分析,计算节点和支路对次同步振荡模式的参与因子,通过比较各节点和支路的参与因子,定位振荡的影响区域;根据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区域建立灵敏度矩阵,计算各元件的灵敏度,通过比较各元件的灵敏度,定位影响振荡的关键元件。最后,根据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区域和关键元件进行振荡溯源。该方法可以定位振荡的主要影响区域和影响振荡的关键元件,从而实现对次同步振荡的振荡源进行辨识。

    基于振荡模式可观性的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27382.7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振荡模式可观性的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目标电力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并形成阻抗网络模型的s域节点导纳矩阵和回路阻抗矩阵,获取各节点和各支路对各振荡模式的节点可观性矩阵和支路可观性矩阵,基于节点可观性矩阵和支路可观性矩阵,建立可聚合的节点集合和可聚合的支路集合,并计算出各节点的聚合指标和各支路的聚合指标,在可聚合的节点和可聚合的支路中选择聚合指标值最大的节点和支路,作为最佳聚合节点和最佳聚合支路,并获取最佳聚合节点的聚合阻抗和最佳聚合支路的聚合导纳,避免了从某些节点或支路进行聚合时丢失部分电力系统信息的情况,保证了聚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