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位匹配的火电厂烟气余热梯级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49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75569.3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品位匹配的火电厂烟气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其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烟道、空气管路、空预器、三级换热器和回热抽汽系统。烟道包括总烟道、主烟道、旁路烟道和汇聚烟道;空预器设置在主烟道和空气管路上;三级换热器的高温换热器、中温换热器依次设置在旁路烟道上,三级换热器的低温换热器设置在汇聚烟道的输出端与烟气除尘器之间;回热抽汽系统与三级换热器耦合,利用高温换热器中的高温烟气、中温换热器中的中温烟气、低温换热器中的低温烟气对应地对回热抽汽系统中的部分高温水、部分中温水和部分低温水加热。本发明能够对烟气余热深度利用,能有效大幅降低烟气最终排出温度,同时,能够调节回热抽汽系统的回热抽汽量。

    供热机组供热增容改造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579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84792.3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机组供热增容改造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传统供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供热机组对应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计算得到第二数据;对所述供热机组进行热增容改造处理,得到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并根据所述改造后的供热机组确定第三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数据,计算得到第四数据;根据所述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对应的运行时间、预先设定的供热参数、所述第三数据以及所述第四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对应的供热收益;根据所述供热收益确定所述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对应的目标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对供热机组供热增容改造后的供热效益变化作出准确评估。

    火力发电厂低温省煤器节能量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9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1214826.2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火力发电厂低温省煤器节能量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加、四组低压加热器和低温省煤器对应设有传感器;本发明增加了循环水流量的监测和循环水进出口温度的监测,相比现有的监测系统更加全面,而且输出值更具有实用价值,能够直观反映低温省煤器的节能效果。本发明将投入低温省煤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然后逆向计算假设低温省煤器未投入运行状态的汽轮机热耗率变化量,从而得出当前低温省煤器投入运行状态时的节能量,这对在线评价火力发电厂低温省煤器的经济性以及指导运行人员操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种基于能级匹配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04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710846658.8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级匹配的高中压联合供热系统,包括高压供热蒸汽系统、中压供热蒸汽系统和汽汽换热器系统。首先,本发明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汽汽换热器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能量再分配,既满足了中压供热蒸汽的减温,又实现了高压供热蒸汽的加热,一举两得地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其次,本发明供热方案,利用抽汽代替原主汽供热,将原高压供热蒸汽的热电分产变成了热电联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再次,本发明设计了高压供热旁路和中压供热旁路系统,通过供热主路和旁路的配合,灵活、方便的满足供热变工况的需求。因此,通过本发明,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又提高了供热的可靠性。

    火电机组冷再和热再供热方式的节能量对比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4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553199.5

    申请日:2022-05-20

    Inventor: 于强 杨文正 殷戈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冷再和热再供热方式的节能量对比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所需评价的负荷点的纯凝工况热力性能参数;步骤二:计算出蒸汽流经中压缸和低压缸时的做功量;步骤三:根据所需评价的供热蒸汽量,分别计算出热再、冷再抽汽量及其对应的减温水量;步骤四:根据热再、冷再抽汽量对所需评价的负荷点发电机功率进行修正;步骤五:分别计算热再抽汽工况时的系统输入热量和冷再抽汽工况时的系统输入热量;步骤六:分别计算热再、冷再抽汽工况机组的热耗率及与所需评价的负荷点的纯凝工况机组热耗率的差值;本申请通过对比冷再供热方式和热再供热方式的节能量数值,对两种供热方式的节能量进行定量对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